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孔子一生中都有哪些故事这些故事又有何启示


  故事一:孔子误会了颜回
  有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七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
  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
  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
  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
  孔子叹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时候。
  【启示】
  常言道:眼见为凭,但眼睛所见未必是事情的真相,在平日我们可能经常以自己所见而下了判断,判断的根据可能依就以往的经验,而经验的形成却是依每个人不同的背景与各种因素而累积的,或多或少夹带着个人的主观意识。
  如果只凭所见与经验,同样的事件却因不同人而得到不同的结果。对"人"无形中造成了不必要的伤害;对"事"可能因目标错误而功亏一篑。
  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事情的真相须根据事实性、科学化作判断,经验、眼见往往是主观的,不轻易的论断才可避免许多的误会。
  故事二:颜回输冠
  颜回爱学习,德性又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
  一天,颜回去街上办事,见一家布店前围满了人。他上前一问,才知道是买布的跟卖布的发生了纠纷。
  只听买布的大嚷大叫:三八就是二十三,你为啥要我二十四个钱?
  颜回走到买布的跟前,施一礼说:这位大哥,三八是二十四,怎么会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错了,不要吵啦。
  买布的仍不服气,指着颜回的鼻子说:谁请你出来评理的?你算老几?要评理只有找孔夫子,错与不错只有他说了算!走,咱找他评理去!
  颜回说:好。孔夫子若评你错了怎么办?
  买布的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头。你错了呢?
  颜回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冠。
  二人打着赌,找到了孔子。
  孔子问明了情况,对颜回笑笑说:三八就是二十三哪! 颜回,你输啦,把冠取下来给人家吧!
  颜回从来不跟老师斗嘴。他听孔子评他错了,就老老实实摘下帽子,交给了买布的。那人接过帽子,得意地走了。
  对孔子的评判,颜回表面上绝对服从,心里却想不通。他认为孔子已老糊涂,便不想再跟孔子学习了。
  第二天,颜回就借故说家中有事,要请假回去。孔子明白颜回的心事,也不挑破,点头准了他的假。
  故事三:树德与树怨
  孔子的弟子子羔,名叫高柴,他在卫国从政期间,曾经对一个人用个砍断脚的刖(yue)刑。
  卫国君臣发生动乱的时候,子羔要逃走,来到城门,发现城门已经关闭了。守门的人就是那个曾经被子羔砍断脚的那个人。
  那人说:"在那边城墙上有个缺口,可以逃走。"
  子羔说:"君子不能从缺口过去。"
  那人说:"另外那一边有个洞口,可以逃走。"
  子羔说:"君子不能钻洞逃走。"
  那人说:"这里有一间房子可以躲避。"
  于是,子羔进入了那座房子。追兵过去之后,子羔要离开,对那个受刑的人说:"我不能损害国君制订的法令,因而用刑砍断了您的脚。我现在逃难,这是您报仇报怨的好时候,您为什么还会帮助我逃避灾难呢?"
  那人说:"砍断我的脚,本来就是因为我犯了罪,那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当初您审判臣的时候,一开始先根据法律寻找减轻臣刑罚的方法,是想要让臣免于法律的惩罚,这是臣很明白的;在审判完了定罪的时候,要确定刑罚了,您很庄重伤感,都可以从表情上显现出来,这个也是臣很明白的。您不是因为私情而要对臣徇私舞弊,只是因为有天生的仁人之心,才会自然而然地这样做。这是臣要使您逃避灾难的原因。"
  孔子听说之后说:"善于做官吏的人,尽力树立起自己的品德;不善于做官的人,总是会多构成怨敌。用公正之心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大概可以说子羔做到了。"
网站目录投稿: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