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孜别克族的节日主要有肉孜节和库尔班节两个宗教节日。大致和维吾尔族相似。 "肉孜节"又叫开斋节,因在封斋一月后开斋的那一天举行而得名。节期一般为三天。过"肉孜节"时,家家要备好十分丰盛的节日食品,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的盛装,成群结队地到亲友、邻居家拜节祝贺。 肉孜节是乌孜别克族又一个隆重的民族佳节,庆典活动非常热闹。"肉孜"一词来源于波斯语,阿拉伯语叫"热玛赞",按词意翻译就是"开斋节"。这个节日来源于伊斯兰教,按宗教传统,每个成年男女穆斯林(男满12岁,女满9岁)每年必须封一个月的斋,也是教徒们所要履行的一项重要功修。斋月期间,人们要做到清心寡欲,除小孩、老弱病人和孕妇可以不封斋外,穆斯林只能在日出以前和日落以后用餐,白天是不能饮食的。斋戒日期在伊斯兰历的9月,这一月称为"斋月"。"斋月"可以出现在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原因是伊斯兰历是纯阴历,以月亮出现的那一天为月首,单月30天,双月29天,全年12个月,不过闰月,计354天或355天,这样就比阳历少10天或11天。它的月份和季节没有固定关系,所以"肉孜节"便会在一年四季轮流出现。9月份封斋满一个月,到了10月1日改为正常生活。开斋以后,人们按传统习惯要欢度3~5天,穆斯林们进行种种准备,把房屋院落整修打扫一新,并赶制节日盛装。妇女们还要炸馓子、做点心、熬果酱,准备招待贺节的客人。节日的清晨,穆斯林们聚集在清真寺做礼拜,然后开始庆祝活动。这天人们将不计过去的"疙瘩"和"磨擦",而会握手言和,重归于好,兴高采烈地相互问候,相互拜访。 "库尔班节"在"肉孜节"后七十天举行。节期一般亦为三天。节日时,每家要宰杀一只羊或牛,有的还要宰杀骆驼。节日的第一天上午,男人们都要到清真寺作聚礼。随后,人们唱歌跳舞,互相登门贺节,热闹的程度要超过"肉孜"节。 茹孜节是乌孜别克族又一个隆重的民族佳节,庆典活动非常热闹。"茹孜"一词来源于波斯语,阿拉伯语叫"热玛赞",按词意翻译就是"开斋节"。这个节日来源于伊斯兰教,按宗教传统,每个成年男女穆斯林(男满12岁,女满9岁)每年必须封一个月的斋,也是教徒们所要履行的一项重要功修。斋月期间,人们要做到清心寡欲,除小孩、老弱病人和孕妇可以不封斋外,穆斯林只能在日出以前和日落以后用餐,白天是不能饮食的。斋戒日期在伊斯兰历的9月,这一月称为"斋月"。"斋月"可以出现在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原因是伊斯兰历是纯阴历,以月亮出现的那一天为月首,单月30天,双月29天,全年12个月,不过闰月,计354天或355天,这样就比阳历少10天或11天。它的月份和季节没有固定关系,所以"茹孜节"便会在一年四季轮流出现。9月份封斋满一个月,到了10月1日改为正常生活。开斋以后,人们按传统习惯要欢度3~5天,穆斯林们进行种种准备,把房屋院落整修打扫一新,并赶制节日盛装。妇女们还要炸馓子、做点心、熬果酱,准备招待贺节的客人。节日的清晨,穆斯林们聚集在清真寺做礼拜,然后开始庆祝活动。这天人们将不计过去的"疙瘩"和"磨擦",而会握手言和,重归于好,兴高采烈地相互问候,相互拜访。 肉孜节是乌孜别克族又一个隆重的民族佳节,庆典活动非常热闹。肉孜节就是开斋节,是庆祝斋月期满的日子,包括乌孜别克族在内的新疆一些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习惯叫作肉孜节。"肉孜"一词来源于波斯语,是"斋戒"的意思,阿拉伯语叫"拉玛赞",按词意翻译就是"开斋节"。这个节日来源于伊斯兰教,按宗教传统,伊斯兰教历每年9月为斋月,斋月期间,人们要做到清心寡欲,除小孩、老弱病人和孕妇可以不封斋外,已满十二岁的穆斯林只能在日出以前和日落以后进食,白天是不能饮食的。乌孜别克族在吃斋饭时,亲友、邻里之间,都热情相邀,亲情、友情滋满房屋。过路的陌生人,在吃斋时,到任何一个不相识的人家做客,都会受到主人的盛情款待。到斋月最后一天,看到新月以后,第2天就是开斋节。 开斋以后,人们按传统习惯要欢度三天。肉孜节是乌孜别克族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这一天,每个乌孜别克族家庭都准备了十分丰盛的食品,人人身着节日盛装,男女老幼熙熙攘攘,亲戚、邻里之间相互拜访,欢聚一堂。虔诚的信徒日出以后还要到清真寺,举行集体礼拜。由于现在人们每天都从事着繁忙的工作和学习,政府也不提倡人人都要封斋一个月,所以,有些人已经不封斋了,但肉孜节是一定要欢庆的。由于伊斯兰教历和公历有差别,现在斋月和肉孜节的日期都由全国伊斯兰教协会统一下发通知,国家规定乌孜别克等民族肉孜节放假一天,欢度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