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麻会是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的一个传统节日。丹麻会会期是每年农历六月十一日至十五日,一般为五天。这时节是丹麻地区的小麦、青棵已出穗,碗豆、洋芋正在开花的时候,油菜花金光闪闪,开遍了整个山川。丹麻会的会址就在川道里靠河的平滩上,河里架起一座"青石头栏杆,白石头桥",滩里有两棵古老的杨树。从这里向四面山上眺望,弯弯山道像条条丝带挂在那里。 节日早晨,当太阳刚爬上山顶时,参加丹麻花儿会的男女老少,像潮水般从四面八方的山道涌来。进人会场之前,他们在溪边、林间的草地上暂歇,擦洗脸上的风尘,整装打扮,然后撑起雨伞,阳伞双双对对或成群结队进人会场。没过多长时间,这里就集中了四、五万人之多,可以说人山人海,一片沸腾。 节会上最热闹的是唱山歌(即"花儿")。男女歌手兴高采烈,打起阳伞,坐在绿茵茵的草滩上,围成大小不等的许多圆圈,纵情对歌。 由于歌者的心情不同,因而他们所唱的歌也各有差异。如唱道: 凉伞草帽一个价, 你想戴啥就买啥; 少年本是心里话, 你想说啥就唱啥。 歌中所说的"少年",也是指民歌。歌者绝大多数都是运用蓝天、彩霞、鸳鸯、鸿雁、牡丹、玫瑰、牛郎与织女、白娘子与许仙等作为比喻来歌唱爱情,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丹麻花儿会由于时值盛夏,这里的大片麦田已出穗,豌豆、洋芋正在开花,油菜花金光闪闪开遍了整个山川,山上松柏林郁郁葱葱,蓝、白色的杜鹃花在灌木林中争艳。这迷人的大自然吸引着人们到这里游玩。丹麻会的会址在山川之间靠河边的平滩上。清澈见底的河面上架起一座"青石头栏杆、白石头桥",平滩正中有两棵古老的杨树。从这里眺望四面群山,弯弯山道像条条丝带,从山顶飘落到山脚。 节日的早晨,当骄阳刚爬上山顶,赶会的男女老少便像潮水一样,从四面八方的山道蜂拥而来。进人会场之前,他们在溪边、林间的草坪上小憩,擦洗脸上的灰尘,整理打扮,然后撑上阳伞,一对对、一群群地进人会场。片刻间这里就集中了四、五万人,真是人山人海,一片沸腾。会上最热闹、最有特色的就是唱"花儿"。 男女歌手兴高采烈地席地坐在草滩上,围成一个个大小不等的圆圈,围观的人站在圈外,歌手们每唱完一首歌,观众立刻欢呼喝采。由于歌手们的心情各异,所唱的内容和曲调各不相同。 民间花儿都是在山野中演唱,被称为"漫少年",声调高亢燎亮又委婉动听,起源于男女情歌,内容有叙事,也有抒情,可以独唱对唱,也可以合唱。每年农历五六月间,民间自发地组织"花儿会",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乐都瞿昙寺(农历六月十五)、民和县峡门(农历六月十五)、互助县五峰山(农历六月初六)、丹麻(农历六月十五)、大通老爷山(农历六月初六)等花儿会。与会者少则几千人,多则十几万人,对歌赛歌,人山人海。 青海是花儿的发源地,生活在河徨地区的汉族、土族、藏族、回族、撒拉族儿女都非常喜爱花儿,他们是"花儿"的创造者、演唱者、继承者和传播者。 关于花儿会的来源,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这里本是一片森林。后来,一个土司霸占了这里,弄得民不聊生,连续干旱了3年不下雨,几乎旱死了所有的生物。后来,有一男一女两个人来到这里唱歌,他们不断的歌声唱来了雨,但两人也随即变成了两棵树。以后,大家为纪念这一男一女,每年在一定的时间里,就到这地儿来唱花儿,慢慢地形成了现在的花儿会。如今,这两棵传说中由两个生命化成的树仍然枝叶繁茂,成为了当地民众心目中的圣物。 这一天,男女老少穿上艳丽的民族服装来到这里。从各地赶来的"唱家"、"歌把式"即兴编唱,歌声此起彼伏,震撼山川,扣人心弦,昼夜不息。 土族花儿与河徨地区其他民族的花儿旋律有明显区别,具有特殊的韵味。土族的花儿也能同时用汉语和土语两种语言演唱,并且据说以汉语演唱的花儿为数更多。以土语唱的花儿,由于是方言,又加上了许多衬词,因此有时甚至连本地人也听不太明白,需要唱者加以解释。有时候,谁想到了什么好歌词,自己又不想唱,还可以与同伴商量,让同伴唱,或是一人主唱,另一人随后跟上。 男女对唱的花儿,主要是讲感情上的事。他们所选用的曲调大都比较平直,没有过高或过低的音,音程高低起伏变化不大,听起来特别顺耳、婉转动听。 花儿是民歌,是艺术。它凝结着西北人民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的生命体验历程和风土人情习俗,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民俗价值。有人把"花儿"叫做"高原人民的精神百科全书",你要是赶得上,一定会有不错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