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世界钟王永乐大钟


  北京海淀区魏公村东,北三环路北侧的"大钟寺",原本称为"觉生寺"后来因为寺里悬挂了一口非常大非常大的铜钟,所以,人们就称这座寺院为"大钟寺"。大钟寺是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修建的。它的规模可以用"宏大"两个字来形容。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正殿、后殿、藏经楼、大钟殿、配殿等。名为"华严钟"的大钟,便悬挂在大钟殿内。
  大钟殿从外面看颇像天坛的祈年殿,下方上圆,高五丈,四面皆窗。大钟便悬挂在8根立柱支起来的钟架上。这8根立柱每根都有一合抱粗,上面绘着五彩金龙。这些金龙栩栩如生,把大钟更衬托得气势非凡。大钟通高6.75米,钟唇厚22厘米,钟口最大直径3.67米,总重量约为46.5吨。这口足有两层楼高的大钟,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铸满了文字,每个字1~1.5厘米见方,字体恭楷端正,古朴遒劲,相传是明初著名书法家沈度的手笔。据考证,这口大钟铸有7部佛经,9项汉文咒语和100多项梵文咒语。总计23万余字,至今钟文清晰可辨。
  大钟除"华严钟"这一名称外,又称"永乐大钟"。这是因为它铸于明朝永乐年间而得名。大钟自问世以来,一直是世界上公认的"钟王"。《大英百科全书》把它排在世界著名古钟的榜首。1733年,俄国沙皇为了超过中国的这口大钟,曾不惜花费巨大的人力、财力,用了5年时间,在莫斯科铸造了一口约193吨重的大钟。可是,还没等沙皇高兴上多一会儿,那口大钟浇铸冷却后便裂了一条大缝,成为敲不响的哑钟。而我国的大钟,至今完整无损,钟声远播,这不能不归功于我国先进的冶炼铸造工艺。
  永乐大钟是冶炼工匠采用我国传统铸造技术"泥范法"一次铸造成功的。它的具体做法是:先在地上挖一个大坑,用草木和三合土做好内型,上面涂上极细极纯的泥,把写好字的宣纸反贴在细泥上,刻好阴字,再加热烧成陶范,然后再一圈圈地做好外范。最后,将熔好的铜汁一次灌入,大钟便铸成了。
  这做法说起来简单,实际上是一种巧妙而又需要熟练技巧和很好组织协同的工艺措施,哪一环节出现偏差,都可导致铸件的失败。别说是在古代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条件下,就是在今天,要成功地浇铸40多吨的大铸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此可见,当时我国工匠们的冶铸技术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经专家们用现代科学方法测量,大钟的合金比率非常科学合理:其中铜80.54%,锡16.4%,铅1.12%,还有其他一些少量金属元素。专家们认为,正是由于这种合理的合金比率,才使得大钟质地坚固,硬度适中,虽经重击,音质也不受破坏。大钟的钟声声级可达120分贝,在声音传播条件好的情况下,声响可传百里之遥,而且能持续3分钟之久。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大钟的振动频率与音乐的标准音频率相差无几。钟壁自上而下,还可依次分出高低不同的音阶。难怪日本著名声学家北村音一教授在聆听了大钟的钟声后,赞叹地说:"这是我听到的世界上最美妙的钟声。"
网站目录投稿:安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