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党风廉政建设学习心得及体会(精选优秀范文) 乡村是我们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广大乡村基层党员干部就是这个地基中的"钢筋"和"水泥"。新时期,乡村党员干部践行"两学一做",加强乡村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常态化,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乡村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仍需继续常抓不懈。 加强乡村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要强化乡村党员干部学习常态化。乡村党员干部要通过学习,熟悉和掌握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农业科技知识,增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本领。乡村党员干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加强理论学习。每个乡村党员干部都要以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解决村民群众实际问题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切入点,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联系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实际学习理论,提高素质。努力形成一种认真学习的风气、民主讨论的风气、积极探索的风气、求真务实的风气。乡村党员干部要从各自的工作实际出发,努力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科学技术、法律知识,增强党员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增强党员干部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要以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运用党的农村基本政策、基本路线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的水平,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 加强乡村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要强化为村民群众办实事常态化。乡村党员干部要紧紧围绕为乡村群众办实事为重点,进一步增强乡村党员队伍服务群众的主动性。深入开展"挂、包、帮"活动,促进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着力了解村情民意,破解发展难题,帮助脱贫致富,夯实基层基础,推动乡村工作,一心一意知民需、帮民富;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为重点,拓宽信访渠道,认真受理、核查群众反映的问题,建立健全网络信息收集、研判和处置机制,一心一意解民忧、化民怨,推动服务群众的常态化、职能化、制度化。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推动服务群众的常态化、职能化、制度化,努力在问需于民、问策于民、问效于民中增进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加强乡村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要强化制度管理创新常态化。乡村党员干部管理制度创新,是解决乡村"四风"问题的根本保障。乡村党组织要坚持把中央要求、群众期盼、发展需要、新鲜经验结合起来,健全和完善群众工作制度、选人用人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制度等系列工作制度,认真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真正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工作目标绩效考评制度,通过目标设定、责任明确、时限要求,突出重点、分类评价,使考核工作更为合理,考核机制更为健全、科学,有效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同时,着力正风肃纪,加强作风建设。围绕机关效能建设考准干部实绩,破解干部管理难题,围绕干部"四风"问题创新地实行干部实绩公示评议制,将乡村党员干部工作"晒"在阳光之下,接受群众监督,真正走"活"群众路线。 加强乡村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要强化乡村党员干部监督检查常态化。乡村党组织要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放在首位,经常性地开展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各种违反纪律的行为和倾向,督促纠正和整改。要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开展对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大农村供给侧改革战略性调整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村寨消防和环境保护、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权力运行的监督检查,重点加强对关键领域、关键岗位和关键环节权力行使的监督检查,规范权力运行、防止权力滥用和不作为,给权力涂上防腐剂,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乡村党组织要通过全方位的制度建设,形成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切实遏制"四风"现象。对乡村党员干部作风问题要全方位地管、有系统地抓,采取日常巡查、重点抽查、明察暗访等方式方法,多角度对乡村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督查和通报。 乡村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历史进程永远不会结束。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脚踏实地为人民服务,不能仅仅是说在口头上,一定要把它落实到具体行动中。要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把虚事做实,把实事做好,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出色地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实实在在为村民群众谋幸福。坚持以"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肩负起推动发展、造福村民群众的历史重担,让乡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