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萍+高彩芹 摘 要:"工匠精神"本是职业教育的灵魂,但实际上却成为了职业教育中的盲区,这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就职业院校中"工匠精神"的养成途径进行阐述,提出职业院校应将"工匠精神"的培养渗透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努力把职业教育做到"精""细""强"。 关键词:职业教育 工匠精神 教学改革 据统计,世界上有4000多家长寿企业分布在日本、德国、荷兰、法国,究其原因,正是由于他们在企业中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培养已成为职业教育乃至当今社会中的热点,成为人才培养中一项艰巨又急迫的任务。教师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就是:如何在教学中呵护"工匠幼苗",如何造就当代的"大国工匠"。 一、让学生爱上专业 那些兢兢业业、在平凡中创造奇迹的大国工匠们如果没有对工作的挚爱,又怎么能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着这份执著。所谓"干一行,爱一行",学生对专业的热爱是工匠精神培养的第一步。但这份热爱并非是与生俱來的,很多学生甚至家长在专业的选择上存在很大程度的盲目性,对所选专业知之甚少,甚至有的学生因为被逼无奈而对专业有很大的抵触情绪。这就要求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一线教师在介绍专业和前景时,也不要忘记对学生灌输自豪感,让学生为所选专业而自豪,继而慢慢衍生出情感。具体形式可以多样化,但是要常态化,例如:从学生身边的成功案例开始熏陶,尤其是优秀毕业生在工作中的成就和大赛中的精彩表现;创建学习型、创新型专业社团;设立冠名班,制作统一的服装,尽可能与企业零距离,学生的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老师课堂中语言和情绪上的熏陶要和学院各种形式的专业宣传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全面了解专业,继而爱上专业。如果老师或学生因为技艺纯熟而被媒体邀请参加节目,无疑会对学生起到更大的激励作用。 二、让教师胜任教学工作 教师是学校教学实力的重要代表,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工匠精神的养成,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先要建设一支优良的教师队伍。一方面抓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形成追求卓越的良好风气,提升教职工自身职业精神;另一方面要注重校企合作,组织企业专家到校开展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岗位纪律等主题的宣讲活动,增强培育 效果。 三、让工匠精神深入学生心中 只有将工匠精神深入学生心中,激励学生时刻以大国工匠的标准衡量自己,才有可能逐步缩短学生与大国工匠之间的差距。教师首先应该引导学生着眼大局,清晰地认识到工匠精神缺失的危害;继而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树立信心,采用多种形式,加深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理解和情感认同,例如邀请企业专家、行业能手、优秀毕业生定期举办工匠精神宣讲,挖掘身边典型,激励学生以能工巧匠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最后要注重言传身教的巨大作用,教师不仅要当好学生职业技能的传授者,更要做好学生工匠精神的示范者。教师率先践行"工匠精神",教学中亲力亲为、追求极致,把自己打造成学生心目中的大国工匠,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所培养的学生也才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大国工匠。 四、将工匠精神的培养融入到教学中 在教学中努力创设情境,帮助学生逐步将工匠精神和专业技能巧妙融合。在教育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强化实习实训:实训教学的内容不能单单是技术技能,更要注重学生工匠情怀的培养,继而延伸到工匠精神的养成。二是注重校企合作:学生到真实场景的工作岗位实践,才能切实感受到企业文化,进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形成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院校应义无反顾地担负起塑造"工匠精神"的重担,重构基于工匠精神的教学体系。同时,职业院校在工匠精神的培养中也会不断提升整体办学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知名度和美誉度。 参考文献: [1]孙婷婷.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策略[J].工程教育,2017(2). [2]张娟娟.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的回归与重塑[J].职教文化,2016(35). [3]李梦卿,任寰.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培养:诉求、价值与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