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用满腔热情点亮课堂


  摘 要:一个富有激情,满腔热血的教师必会赢得学生的共鸣。一堂课的教学活动,只有双方情感进行交流,才会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围绕一个论断展开讨论:学生因喜欢一位教师而喜欢一门功课,那么什么样的教师能赢得学生的喜爱。
  关键词:满腔热情 情感协调 共鸣效果
  在教学中,我们常听到这样一个论断:学生因喜欢一位教师而喜欢一门功课,那么什么样的教师能赢得学生的喜爱呢?
  一位教师富有激情,满腔热血;一位教师平平实实,热情一般,同一堂课两位教师的教学效果一定是不同的。动作是由感情引起的,如果教师内心缺少热情、激情,自然会表现在行为举止上。我们都知道同类相聚的原理,一旦我们用热情成功地进行了情感交流,获得了他人的认同,就会对他人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就会实现良好的互动。只有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沟通,产生互动的情感交流,理想的教学效果才能实现,一个富有激情的教师必会赢得学生的共鸣。
  在德育课的教学中,现有的教材内容相对社会发展比较滞后,教材中选用的案例跟不上时代的脉搏,教学模式基本是教条式的照本宣科,教学手段单一,平凡枯燥,缺乏能够适应学生需要的教学载体。以这样的方式教学,其结果必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这就了教学双方以教师"一言堂"为主、学生为辅的场景,导致了学生厌恶德育课,课堂气氛成为"一潭死水",缺乏活力。为此,要让学生对德育课感兴趣,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激情和魅力,来激发学生的共鸣。那么,如何让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课堂中保持高昂的情绪呢?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丰富自己各种知识和阅历,锻炼自我。
  一、语言锤炼
  要解决德育课枯燥的问题,教师就要认真钻研教材、规划课堂设计,收集案例资料、精心备课。在授课中要转变以往在教学过程中平铺直叙式的教学语言,要尽量多地使用激励的语言和动感的语气,用积极愉快的热情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教学互动的兴趣。要在课堂上不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每一个问题的讨论,提升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关注度,以达到课堂教学预定设计的目的。
  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抑扬顿挫、行云流水般的有声语言和各种肢体语言的有机结合,将科学的内容和知识传授于学生。首先,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语气,教师的言语表达会直接影响课堂的氛围,语气要讲究抑扬顿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优美的语言、激情的语势就像一曲悦耳动听的乐曲,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荡和共鸣。其次,教师要锤炼授课的语言技巧,在平时要多读一些优美的文章,从文章中去感受语言的魅力,从平时注意语言方面的训练及积累。再次,教师在上课时,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来传达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对知识点的强调。通过肢体语言和情态语言的结合和运用可以有效地表达教师自身对知识、对学生、对课堂的情感。
  在教学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轻重、难易程度、抑扬起伏、节奏快慢等变化进行教学,要设计出恰到好处的教学环节,通过生动的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德育课的兴趣。在语气方面,以平等友好的交流沟通方式进行情感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营造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的氛围,建立起平等、信任的师生关系,在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学生才能大胆质疑、勇于创新,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开发潜能、激发学习兴趣。
  二、知识堆积
  1.关注时事
  德育课本身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性的特征,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变化,现有教材所提供的素材暴露出滞后性。因此,教师不能将教材作为惟一的课程资源,而应紧密联系当前社会实际,在规划和备课中积极寻找素材,增添新的内容,补充新的知识,引领新的观点,使用最新成果,用鲜活事例去充实教材,使教学内容及时化、动态化,不断为课程内容注入新鲜血液,使德育课程能及时把握时代的脉搏,让学生在课堂上不断感受到德育的前瞻性和时效性,不断提升学生对德育课程的兴趣,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和效率。
  2.观察生活
  生活是指为生存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要帮助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生活、体验生活,要用所学到的德育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德育更具实用性。从目前的教材来看,思想德育课教学内容平凡枯燥,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学生的发展相去甚远、缺乏吸引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是把理论或对某个问题的看法、感受传授给学生,就事论事,而是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理论观点来挖掘学生自身实际生活中的素材,通过与学生在人生旅途中经过的考验和经历、产生的悲伤和喜悦、自信和激情的思想"碰撞",让其产生感性的必然效应,切实体会到理论对实际生活的指导。
  生活是思想德育课的源泉,离开了实际生活,德育课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有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才能使思想德育课充满生机和活力,取得实效。
  3.多看书籍
  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思想德育课教师不仅要教育学生多看书、看好书,自身也要广泛涉猎各类图书,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这就要求教师特别需要注重教育资源的利用,特别要重视课外、校外、隐性资源的利用,养成良好的读书及反思的习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同时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生活。这样在教学中才会做到有的放矢,学生也会体会到教师知识的渊博,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创新教学手段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实施创新教学的关键和前提,观念不改变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这就促使教师必须从社会、学校、学生等多角度考虑,根据新的教学理念,重新设计教学过程,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创设和谐的课堂。
  首先,要认识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和作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创新源于常规的思维过程,又高于常规的思维,它是对某种事物、问题、观点产生新的发现、新的解决方法、新的见解使人们的认识"更上一层楼"。
  其次,创新思维是创造能力的催化剂,提问是启迪创新思维的有效手段。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活跃的思维状态。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将古今中外的、自然的、社会的各种信息引进课堂,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真正实现德育课程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组成中的重要一环,要想让课堂充满激情、让课堂与教师自身产生良好的承接,教师就必须创设良好的情境,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增强德育课堂的吸引力。多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能给学生直观的视觉、听觉感受,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有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并促进理性认识的发展。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教学内容分解成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握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使学生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再周密地设计教学结构,一步步创设阐述问题与传授知识的和谐氛围,把学生带进教学佳境之中,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总之,教学过程是千变万化的,但总是离不开教师的热情投入、激情启发,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就要注重激情方面的培养及锻炼。
网站目录投稿:妙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