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千万别做这些方案让人一看就想报警


  很多企业大量资源和人力浪费在这种无效扯皮上,看一个企业是否健康,就看他们下面这些方案有多少就行了。
  官气十足的假大空
  看一下我们新闻的典型套路。
  每次一出事故,我们的相关部门总是"第一时间"赶到,"进行细致排查",并"严肃处理、以绝后患",并将相关工作"全面细致落实"。
  可能跟我们受的教育和环境有关,这样的方案在我们企业界也比比皆是。
  看一个例子。
  "本月的工作重点是,贯彻李总‘终端不但是消费场所更是沟通场景’的终端理念。重点做好终端精细化、媒体化工作。"
  1、核心终端做样板,重点终端做形象,普通终端做销量,将各类终端工作的不同标准工作落实到位。
  2、运用互联网思维,积极与终端消费者进行互动沟通。
  3、提高我们业务人员拜访效率,提高经销商销售人员的参与度。
  4、提高经销商配合度,使得客户资源向我司品牌进一步倾斜。
  如果您是个有经验的管理者,看到上面这样的报告样式是不是特别熟悉?
  这些话都太正确了,正确的一点用都没有!老苗称之为"县级以下政府工作人员报告式方案"。
  这些方案只见大量的场景概述和一些正面语言的修饰,比如"积极、全面、彻底、落实、提高、效率"等,更牛逼者,会提出"体制、系统、规范、模式"等大词,却唯独不见具体的行动指南。自然是废纸一文。
  如果一个方案有价值,它必须提供别人本来不知道的信息或者是别人没有想到的思考路径,能够提出建设性的独到意见,还要有具体的行动指南。然而一个方案具备这些,那出现的错误的几率就会大增,具体的行动被别人指手画脚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做的多自然错的多,想法多也会错的多。而"满怀激情,增强责任感和危机意识,全面细致有效将公司战略高效落地"之类的官话,自然就无比正确,无懈可击。口号喊得响还能获得雷鸣般的掌声和领导表扬。
  然而这样的风气却是一个公司发展的毒瘤,滋生官僚主义,扯皮、低效运营都会随之而生。好,110来了,我们看下一个。
  要资源的"心机婊"
  这种方案特征也十分明显。大概的套路是这样的。
  首先是对公司领导的相关决策或战略方向高度认同,其次是自己在这种方向指导下做了哪些工作并取得了哪些成绩。
  然后开始进入铺垫,大肆描述自己可能取得的预期成绩,比如能提升多少的品牌影响、完成多少销售业绩、进入多少大型终端、开发多少客户,并用第三方的说法来证明,比如某权威人士认可、竞争对手同类方案执行比较、团队纷纷表示有信心、客户表示能做到、零售商大为认同等等。这部分就是俗称的"画饼"。
  饼画的足够大足够诱人,重点来了:要吃到这些饼还是有些障碍的。可能是投入资源不够、可能是激励不到位、可能是客户需要投入、之前某某承诺需要兑现等等。
  讲到这里,套路深的同志会话锋一转:虽然第三方(客户、经销商、零售商、团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但在自己努力说服下,并做了N多工作使之更加配合。现在他们的要求不那么高了,只需要公司或者领导给予这样那样的支持就行了,保证还能完成上面说的那些指标,饼您还是能吃得到的。
  这类的方案最恶意,打着做方案的幌子,其实是要资源,甚至背后埋藏着贪腐,最让人不爽。好吧,警察正在路上,不说它了,看下一个。
  故作高深的"不明飞行物"
  这类方案也有意思,主要特征是"高大全"。
  上来就是宏观趋势,国家政策扶持导向,企业的SWOT分析。
  有次老苗听方案,人家跟俺普及了下波特的"五力分析模型",既然如此高端,那我就继续请教吧:"您仔细讲讲竞争者的竞争能力和替代者的替代能力,以及对我们造成的影响,和我们藉此该采用的应对策略及方法吧?"
  那位仁兄接下来就不知所云了,合着您看《竞争战略》只看绪论啊?(看过《竞争战略》的人都知道,五力分析模型出现在绪论中,它只是一个理论思考方法,而不是操作工具。)你拿这个忽悠我,就别怪我报警了。
  一到方案环节,就是各种的360度。做传播就是各种接触点;做终端就是特殊陈列、终端媒体化;做新媒体就是微信、微博、QQ全上,各种导粉;做电商就是各种平台一上,直通车、聚划算、钻石展位走起。
  拜托,咱是做方案的,不是方案工具大全。不要以为拿着一些工具披上专业的外衣就是专业人士了。专业工具有专业工具的使用程序,要通过这些工具在海量的信息中发现机会和问题,专业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不是用来装X的。
  从业二十年,见过大量的方案中使用"swot"工具,不幸的是,90%以上都是在为了用而用,无法从中得出有效的结论。
  我们经常会说一个方案能否"落地"?不是听方案的说这事"可执行性差"、"你不接地气"等官话,其衡量指标是方案可否分解成一个个执行动作。
  什么是动作?动作不是"铺货率达到80%"、"本月开发六个新客户",而是指令某人从某时间到某时间,对指定多少家客户进行拜访,指定拜访内容,最后才是约定达成指标。
  方案形不成动作,就是悬在空中的"UFO",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安全隐患,警察是要管的。
  本末倒置的"选择性失明"
  很多人的做事方法是,碰到问题直接想解决方案:头脑风暴、拍脑袋、想创意、想点子。突然眼前一亮,这个想法好啊!就是它了。但总归要想个办法让领导或者客户接受吧?写个方案吧!
  还有的情况是,碰到某个"资源"认为可以利用,或者是看到别人家也在这么做,经销商也让自己这么做,那咱也做啊!要让领导或者客户接受,写个方案吧!
  于是,一个先开枪再瞄准的方案诞生了。
  这种方案的最大特点就是"选择性失明",尽量避免宏观的策略分析。凡是对最后想法有利的一律采用,不利的视而不见。
  以前上海分公司老总给老苗提交了一份上海市场的推广计划,这个计划是围绕着某报纸的广告投放来做的。虽然方案中列举了一大堆该媒体的优势,但我实在是看不出投放该报纸的必要性,老苗一直怀疑这个方案是媒体的业务员提供的。
  无数的广告公司包括尤其是很多4A,提交一份方案,绕来绕去就是为了说明一句广告语多么牛,一个包装形象多么牛。您给领导(客户)点尊重好不好,他们又不瞎,看得出好坏,你还不如直接展示呢。
  相对于第一种的"假大空"、第二种的"忽悠蒙"、第三种"虚张声势",这种情况还算是做点实事的。只是专业程度有所欠缺,做事的思路有些偏而已,警察同志给批评教育一下就行了。
网站目录投稿:幼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