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藏尼"请教"六祖慧能" 藏尼:六祖慧能啊,麻烦你替我解释一下这个涅槃经吧。好吗? 慧能:无尽藏尼,对不起啊,我是不认识字的。请你把藏文念出来我可以略解其中的真理。 藏尼:你连字都不认识,怎么能了解其中的真理呢? 慧能:无尽藏尼,真理是和文字无关的。 其实文字像你我的手指,手指可以指出明月的所在,但手指却不是明月。看月也不一定要透过手指啊。 六祖谈经说文字像是手指,手指指出真理。但一般人只顾看着手指,并没有往手指指的方向深入看向其中的真理。 弟子问:"为何有人读遍所有的知识,还是不懂得人生的真理?" 无为大师回答:不是每种药对人都有益,不是每棵树都结果实,不是每种果实都能吃。不是每种知识都有益人。不是每段人生都像我们所期待的一样,不是每个修行者,都能达到智慧彼岸。知识不是真理,真理隐藏于生活的细节里。 所有的语言和文字只是借用来表达真理的工具,它只是帮你到达悟境的车船而已,将文字误以为真理,就好比是以为手指就是月亮一样地愚蠢。所有书本上的知识,如果没有经过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依然是别人的。 生活的大道理虽然简单,但要悟到却不容易。财富的智慧与读了多少书无关,所有的智慧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去收集,没有人能替代。文字本身没有什么意义,而当它承载了体验之后就会成为礼物! 知识不一定是真理 我们从学校、书本和社会中学到许多知识并且通常信赖知识。虽然知识在多数情况中没有错,但也许会在关键的地方出错,这是因为知识不一定是真理。也许有人会说,在知识出错的时候是由于知识还不够多,但哲学家会告诉你:知识越多,出的错就越多。 在各种知识中,最值得信赖的是科学知识,即关于经验世界的知识,那么我们就以科学知识为典型来加以考察。科学知识的一般结构是这样的:先以因果观念来说明什么事情导致了什么事情,再借助归纳逻辑去说明什么事情总会导致什么事情。 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两个麻烦:①因果观念一直是一个不清楚的悬而未决的问题;②即使明确了因果观念,我们也很难越过归纳的困惑。归纳问题是由英国哲学家休谟提出的,大概意思是:有的现象经常重复出现,于是我们就想把它总结为一条普遍规律,可是所用来总结的材料都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其中并不包含着"由过去能推知未来"这样一条材料,因此休谟指出,想从已知的事实推出未来的事实,这完全是一种幻想。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有只火鸡是个归纳主义者,根据过去每天的经验,它得出了"每天上午九点进食"这一结论,可是后来有一天它错了,那天饲养员在九点钟没有送来食物而是把它宰了。既然科学也依赖归纳法,那么,科学知识只是比较可靠的知识,而不是完全可靠的真理。 真理要求必然性。但真理的光辉却又在于能够提供新的信息。要同时满足这两点确实很难。有一种毫无光辉的真理,这就是废话。说废话出不了错,比如说你在雨中告诉别人说"现在正在下雨",或者跟别人打赌说"明天将下雨或者不下雨"。可是这种废话有什么用呢?我们毫不重视这种真理。 不过有一种特殊的废话,它虽然也干巴巴毫无趣味,但却无比重要,这就是逻辑真理或者说是思想的纯形式。例如 "两句互相矛盾的话不能都是真的也不能都是假的"(矛盾律和排中律)。由于这种真理是纯形式的,所以它相当于有着普遍应用价值的公式,就像在代数中才a2-b2=(a+b)(a-b)一样都是普遍的公式。这种纯形式的真理之所以不是无用的废话,是因为它有着应用价值,它起着准则的作用。 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科学知识能够告诉我们一些新的发现,但却不一定必然可靠;逻辑真理虽然必然可靠,却又不能增加新的知识内容。是否有兼备两种优点的知识呢?许多哲学家认为有,德国哲学家康德举出了数学。有一些哲字家认为数学也算不上是兼备两种优点的完美知识,理由是,数学在本质上是"逻辑性的"。但是有更多的哲学家以及绝大多数的数学家认为数学的确是足够完美的知识。 除了数学以外,人们还希望有更丰富的同时是完美的知识类型,有些哲学家(例如康德)相信哲学能够成为这种知识。不过这一点却有些可疑,似乎还没有什么真正有力的证据说明哲学有着不寻常的优势,至少到目前为止,哲学还是很不完美的。 你可能已经看出来了,一种知识要具有真理的身份是极不容易的事情。这意味着,真理其实少得可怜,实际上在操纵着我们的思想的东西是一大堆不可靠的知识和乱七八糟的想法。有趣的是,那些不可靠的知识却在事实上给人类带来数不清的成功。 关于知识的辩论: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议还是要先声明:我非常尊重知识以及乐于求知的人。 但是,我个人对于知识是越来越没有兴趣了。因为大部分的知识都是靠分析研究得来的,是自上而下的。牛顿给出了万有引力方程,我们去分析验证发现它果然是正确的,然后这个方程就成为了知识,但牛顿为什么就想到这个了呢?这个方程是如何从无到有的? 我们看到一个海报设计得很不错,就会去分析研究它的构成:色彩用得不错,这个字体也很好,然后就会总结归纳作为一些知识记下来。但这个设计师为什么会想到这么设计呢?它的创造过程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只看到完成的作品然后去试图往回追溯它的源头,但这样的努力往往徒劳无功,因为过程中的无数细节都被隐藏了。 现在信息获取变得非常容易,只要你愿意花时间阅读就可以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而且现在有电视问答节目,有各种问答网站,所以知识也尽可以在这些地方发挥作用。 不过不幸的是,那些知识也许只能用在这些地方。如果你只是把求知当成一件和打麻将一样的业余爱好,整天在问答网站上泡着也无可厚非,但我想大部分人学习的目的应该是成为更好的人或者提高技能和创造力,所以努力学习那些知识可以说是南辕北辙,没有任何帮助。如果知识渊博就可以产生创造力,也不会有"书呆子"这个词儿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文艺青年掌握话语权的原因,一直以来"多读书"都被认为是一件好事,很少有人提到读太多书的坏处。我现在觉得读书除了一定可以增长知识之外,其它的作用都值得商榷。尽管一定的知识储备是必须的,但如果你的目的是创造的话,就应该少读书,多创造,只在需要的时候读书。前几天看到的一段话也放在这里: "阅读是危险的。无论是自然语言或设计语言,都具有某种语言上的逻辑;以自然语言阅读、写作,并不符合创作时的逻辑,且自然语言的逻辑经常成为创作逻辑的障碍。但矛盾的是,为了构筑创作逻辑,我们必须阅读。若没有阅读,无法创作;创作是从阅读开始。" 最近一直有这个困惑,而且这种牢骚非常的政治不正确,不小心就会被别人认为是"反智",不过现在不怕了,我是文傻嘛,没知识不爱学习太正常了。 我有不同的想法,或许我一直认为不同人看了便会不同的认识吧。 的确如此,从小学到高中,我们学的知识,更多的是前人的经验总结,但即便如此,它所教授你的难道就是要让你成为一个书呆子吗?语文课程能够让我们增加语感、增加我们的阅读深度和广度,数学教会了我们最基本的算术,英语则是我们交流语言的一种,生物、历史、物理、化学等等都好,教会我们的,不就这知识,不就这生活常识吗?难道真要我们都追溯源头吗? 假设我们是一名普通的读者,看散文、小说,我们会极力去融入到当中的意境去,看得深点甚至可以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境。只是,若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也难以研究深入,即使旁人为我们讲解,也一样不理解罢了(以前我们老师跟我们讲鲁迅的文章,当时即便在高中的时候,也不是特别地清楚了解作者所要表示的意图)因而,追溯源头,不是每个人能做到的,也不是每个人要做的,不是吗? 刚才扯有点远了,其实,关于阅读,其中的关键便在于:思考。所谓的"书呆子"是那种只会看书,却不懂得思考不懂得应用的人。如果说阅读多了的话,有问题的话,那便在于不会阅读的法子,再者便是读多了,知道的多了,便也于多了一种羁绊?(只是这羁绊可能由于个人前期的认识而造成对后续情况一种相似的判断) 我们的精力都有限,不可能都一一溯本求源,但是只要有自己精深或者感兴趣某反面便成,那时候阅读便会是种乐趣与专研吧。像我现在最近看书看得比较少,但是不同类别的书,我都是看得有快有慢的,呵呵,是不是感觉有点不公平对待呢? 写手笔下的知识并不能涵盖所有种类,也就是非泛指。不过别做书呆子倒是对的。有的知识只能通过教授来学习,比如数学,当然不乏天才,但屈指可数。读书是很难说明的一种体验,但是不读书也ok。知识并非通过读书一条途径获得,但就此判断出读书无用未免草率。我喜欢读书,从书中体验生活,学会做人,这是读书带给我的巨大乐趣。 我觉得读书是人生一大乐事,很难想象没有书的世界是多么单调贫瘠。科学和人文,是支撑人生的两大支柱。虽然读书在短期内不会产生鲜明而显著的效果,但其对我们人生的深远影响是无法估量的,也潜在地左右了我们生活之河的流向。 读书,很多时候都不能怀着功利之心,否则就很难从书中真正地获取智慧。书籍为我们打开了观察了解世界的一扇窗,那种心灵的碰撞和美好的体验是任何东西都难以取代的。 读书有用无用,其实只需要考虑,"读书,快不快乐",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