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龙岩市工商联副会长、天成集团董事长黄某某卷款10多亿元逃到新加坡,据传,在跑路前,其仍跟朋友打了一夜的麻将…… 2013年以来,福建印刷包装企业停业、倒闭事件层出不穷,全省规模最大的印刷企业福州千帆、手提袋知名生产企业源兴集团、上游造纸厂罗源雄丰等都面临经营困境,企业生产停滞、客户流失。 而以上这些企业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互保、联保行为,类似事件引发的民营企业信用崩塌引人忧虑。 "慎贷、减贷"成为银行圈内共识,抽刀断水水更流,企业资金链缺口加大,多米诺骨牌效应在某种程度上越发摧残着民营企业的发展。 四万亿刺激政策实行以来,国内银行信贷宽松,通过互保、联保等形式,很多企业把获得的大量银行贷款投入土地购买、新厂房建设甚至进行房地产投资,短贷长投现象比较普遍,信贷资金并没有投入实体经营。 那么,在经济进入下行周期、银行逐步控制贷款规模甚至收缩贷款的情况下,企业该如何潜伏过冬、安全上岸? 我们建议: 1. 眼观四路、耳听八方 危机四伏的年代,仅仅做到独善其身是远远不够的,企业一定要做到眼观四路、耳听八方,了解市场上的风吹草动以及市场参与者的一言一行。 在现在的大环境中,客户今天还呼风唤雨、光鲜无比,明天也许就突然被发现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企业需要火眼金睛"去伪存真"。只有获得充分有效的信息,才有可能做出正确判断,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逆流而上,又或者在危机刚冒尖的时候及时止损华丽转身。 2. "现金为王",优化财务结构 一方面,逐步减少互保联保贷款规模,尽可能以自有土地厂房抵押从银行端获取贷款,把风险控制在自己手里,而不是搏感情的"好兄弟"手里。 另一方面,考虑银行贷款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大,企业务必要做到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拓宽融资渠道。 融资租赁这一欧美成熟市场企业发展的利器,务必要"师夷长技"。通过设备融资租赁方式从租赁公司获取资金,缓解固定资产投资和扩大业务所带来的流动资金压力。现金为王,这句话相信我们不用解释,各位大佬必定感同身受。 3. "有保有增",优化业务结构 新厂房建好了,高端设备投入了,想要的业务都去哪儿了?这样的问题始终困扰着每一个老板。 保存量。在现有客户中加大对付款及时、信用良好的下游企业的支持力度,勇敢淘汰恶意欠款、口碑差的企业,壮士断臂才能绝处逢生。 开增量。勤练内功,提升生产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用自己的实力打动客户,大浪淘沙方显英雄本色。没有做不好的行业,只有做不好的企业。 总之一句话,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