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鹅的管理工作要点 加强雏鹅期间的管理工作,足是提高雏鹅成恬率和增重的重要环节。主要的管理技术措施有以下几项: (1) 盖好鹅棚雏鹅体小娇嫩,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强,一定要做好保湿降湿工作。保温工作尤为重要,必须有专用鹅栅。一般土墙、草顶和泥地的民房均可代用,但要求高燥,能避雨、保温。鹅棚附近应有水塘和草地。鹅棚应能防止鼠患和兽害。 (2) 分群饲养1~15 日龄应放在鹅篮内或芦席折圈内饲养,防止打堆引起伤亡或受热"出汗"而成。每个鹅篮内可放1~5日龄雏鹅50只、 6 --10日龄时减少到35只、 11N 15日龄时减少到25只、 20日龄后可采用大的芦席折成圈养,每只隔圈可放80 - 100只。 (3) 及时起身所谓起身,即用手抄动驱散雏鹅,使之活动,达到调节温度、蒸发水气,确保健康成长。自开食后,应每隔 l 小时起身1次,在夜间和气温较低时,更应该经常观察雏鹅动态,防止打堆。 (4) 适时放水7日龄后,在气温适宜时,可在清洁的浅水塘内进行第1次放水。天冷时可在15日龄后放水,在夏季3日龄后即可在放牧同时进行放水。水温要求在22~30℃时为宜,放水时间应在下午3~4时进行。 (5) 良好放牧15口龄后直在牧地搭一临时鹅棚,长5m、宽3m.可供500只雏鹅过宿用。为避免兽害,棚上可罩一张大渔网;棚内用芦席等隔成苦干小栏,以防拥挤和打堆。 20日龄后,白天可完全放牧,夜晚补料1次。棚内的小栏可以逐步拆除,合成大群统棚管理。夜间要有专人值班看守。 (6) 卫生防疫注意饲料、垫草的卫生,及时接种免疫有关传染病疫苗。母鹅未注射过小鹅瘟疫苗刚应对出壳屙24小时内的雏鹅用小鹅瘟抗血清0.1ml 预防。应用吉林省兽医研究所用驴血利作的血清,一般预防量0.3~0.5ml,紧急用量0.5~1.0ml。 雏鹅管理误区与保活措施 雏鹅绒毛稀薄,体小娇嫩,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不健全,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力差,如果不加强饲养管理,忽视防疫免疫,极易引起发病和死亡。要确保雏鹅成活,必须了解引起雏鹅死亡的管理原因,采取相应对策。 管理因素 温度 雏鹅绒毛稀薄,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对低温和温度骤变的适应力很弱,在26℃以下的环境中易拥挤扎堆,常因窒息而造成死亡。人工拨散挤堆的雏鹅后,出汗多的雏鹅很容易着凉感冒,人走后鹅群重新扎堆、出汗。如此反复,不仅感冒的雏鹅增多,而且雏鹅多次出汗后易引起叨毛,形成僵鹅。鹅舍温度一旦超过32℃,雏鹅即精神不振,吃食少,喝水多,体温升高,体热散发受阻,从而影响生长发育,诱发疾病。长期高温还可引起雏鹅大批死亡。 湿度 实践证明,当鹅舍相对湿度超过80%,同时伴随温度不适时,雏鹅即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挤堆、呼吸困难、拉稀、绒毛松乱等症状,突出表现是叨毛,严重时雏鹅整个头、颈和背部的绒毛被全部叨光。这样的雏鹅大多发育不良,生活力、抗病力减弱,日后容易成为僵鹅,失去饲养价值。饥饿缺水 雏鹅饲料不当,吃不饱,易饥饿。刚出壳的雏鹅肌体含水分75%左右,若24小时内不给雏鹅饮水,雏鹅就会因严重失水而迅速出现精神沉郁、两翅下垂、嗜睡、眼 球下陷、局部皮肤皱缩等症状。 有害气体 雏鹅对育雏室内的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十分敏感。当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超过0.51毫克/立方米、氨气的含量超过21毫克/立方米、硫化氢的含量超过0.46毫克/立方米,雏鹅就会出现精神沉郁、呼吸加快、口腔黏液增多、食欲减退、羽毛松乱无光泽等症状。若有害气体继续蓄积,雏鹅则会出现眼角股混浊、眼睑水肿、流泪、流鼻涕,进而食欲废绝,并出现动作失调等神经症状,最后死亡。 保活措施 改善育雏环境 (1)育雏舍整修与消毒。育雏舍要求温暖、干燥、保温性能良好,空气流通,无贼风。进雏鹅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检查育雏室,整修门窗及育雏设备。进雏鹅前2~3天,清扫育雏舍并用消毒药液消毒。墙壁用20%的石灰乳涂刷,地面用5%的漂白粉悬混液喷洒消毒, 密封条件好的育雏舍可熏蒸消毒,饲料盆、饮水器等先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喷洒或洗涤,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垫料(草)等使用前在阳光下暴晒1~2天。 (2)控制温度。育雏温度是否合适,可根据雏鹅的活动及表现来判断。温度过低时,雏鹅靠近热源,集中成堆,挤在一起,不时发出尖锐的叫声;温度过高时,雏鹅远离热源,张口喘气,行动不安,饮水频繁,食欲下降;温度适宜时,雏鹅分布均匀,安静无声,食欲旺盛。育雏期间切忌温度时高时低,以免雏鹅患病。育雏保温应遵循以下原则:群小稍高,群大稍低;夜间稍高,白天稍低;弱雏稍高,壮雏稍低;冬季稍高,夏季稍低。一般来说, 0~7日龄的雏鹅舍温在28℃左右,而后随其日龄的增加每星期下降2℃,但昼夜温差不能超过2℃。 (3)把握湿度。育雏室要保持干燥清洁,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为防育雏室湿度过大,要经常更换垫料,切勿使饮水外溢,加强通风。 (4)合理分群。在雏鹅开水、开食前,应根据出雏时间迟早和体质强弱进行第一次分群,给予不同的保温制度和开水、开食时间。开食后第二天,根据雏鹅采食情况进行第二次分群,将不吃食或吃食量很少的雏鹅分出来另外喂食。育雏阶段要定期按强弱、大小分群,及时淘汰病雏。 每群雏鹅以100~150只为宜,群内再分若干小栏,每栏25~30只,安排适宜的饲养密度。雏鹅喜欢聚集成群,温度低时会挤堆,易发生压伤、压死现象。出现挤堆时,饲养人员要及时赶堆分散鹅群。 加强饲养管理 ( 1)科学开水和开食。一般在雏鹅出壳后24~36小时,育雏室内有2/3雏鹅有啄食现象时开水。开水的水温以25℃为宜,可用0.05%的高锰酸钾溶液或5%~10%的葡萄糖水和含适量复合维生素 B 液的水。开水时轻轻将雏鹅头按至水中蘸一下,让其饮水即可。开水后即可开食。开食料可用雏鹅配合饲料,或颗粒破碎料加上切碎的少量青绿饲料,或蒸熟的籼米饭加一些鲜草。可将配制好的全价饲料撒在塑料薄膜或草席上,引诱雏鹅自由吃食。也可自制长30~40厘米、宽15~20厘米、 高3~5厘米的小木槽喂食,周边插一些高15~20厘米、间距3~5厘米的竹签,以防雏鹅跳入槽内弄脏饲料。第一次喂食不要求雏鹅吃饱,只要能吃进一点饲料即可。过2~3小时,再用同样方法调教,经几次调教后雏鹅就会自动采食了。 ( 2)注意饲喂次数和方法。育雏阶段要充足供应饮用水,少量多餐饲喂。 0~3日龄,每天喂6次左右; 4~10日龄,每天喂8次; 11~20日龄,每天喂6次; 21日龄后,每天喂4次(其中夜间1次)。 喂料时,应先喂精饲料,再喂青绿饲料,这样可避免雏鹅专挑食青绿饲料,少吃精饲料,从而满足雏鹅对营养的需要,并防止其吃青绿饲料过多引起腹泻。 ( 3)配好雏鹅饲料。育雏前期,精饲料和青绿饲料比例约为1: 2,以后逐渐增加青绿饲料的比例, 10日龄后比例改为1: 4。精饲料应是全价饲料。 ( 4)加强放牧与放水。从雏鹅6日龄开始放牧。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将喂料后的雏鹅放在育雏室附近平坦的草地上,让其自由采食青草。开始放牧时时间要短,一般在1小时左右,以后逐渐延长。阴雨天或烈日下不能放牧。放牧赶鹅要走得慢些。放牧7天后,可以结合放牧,把雏鹅赶到浅水处,让其自行戏水。开始放牧、放水的具体日龄应视气温情况而定,夏季可提前1~2天,冬季可推迟几天。放牧时间和距离应随雏鹅日龄的增长而增加, 逐渐过渡到以放牧为主,以锻炼雏鹅的体质和觅食能力,减少精饲料补饲量,降低饲养成本。 搞好卫生防疫 (1)搞好卫生。经常打扫场地,更换垫料,保持育堆室清洁、干燥,每天清洗饲槽和饮水器,消毒育雏环境,按免疫计划接种疫苗。同时,要防止鼠、蛇等敌害动物伤害雏鹅。 (2)雏鹅免疫程序。 1日龄,接种抗小鹅瘟高免三联血清或注射抗小鹅瘟高免血清。对无母源抗体鹅雏,每只肌肉或皮下注射小鹅瘟高免三联血清0.5~1毫升或注射抗小鹅瘟高免血清0.5~1毫升;对有母源抗体的雏鹅,暂不注射高免血清,在该病高发区要注射抗小鹅瘟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黄抗体1~3毫升。 7~10龄,给每只雏鹅肌肉或皮下注射小鹅瘟疫苗0.5毫升,在该病高发区可直接注射抗小鹅瘟高免三联血清或高免卵黄抗体1~3毫升。 10~14日龄,给每只鹅肌肉注射副黏病毒、鹅瘟二联油苗0.3~0.5毫升。 60日龄,给每只鹅胸肌注射禽霍乱灭活苗1毫升。按规定说明接种 H5亚型 N28株禽流感灭活疫苗,接种后14天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4个月。 高效养鹅要重视种群选配 "种群"是一个类群、品系、品种或种属等种用群体的简称。种群选配是根据与配双方隶属于相同或不同的种群而进行的选配。种群选配,分为纯种繁育与杂交繁育两大类,而杂交繁育又可进一步分为育种性杂交和经济杂交两类: 纯种繁育简称"纯繁",是指在本种群范围内,通过选种选配、品系繁育、改善培育条件等措施,以提高种群性能的一种方法。其基本任务是保持和发展一个种群的优良特性,增加种群内优良个体的比重,克服该种群的某些缺点,达到保持种群纯度和提高整个种群质量的目的。纯繁有以下两个作用。 一是巩固遗传性,使种群固有的优良品质得以长期保持,并迅速增加同类型优良个体的数量。 二是提高现有品质,使种群水平不断稳步上升。 杂交繁育简称"杂交",是选择不同种群的个体进行配种。不同品种间的交配常叫做"杂交";不同品系间的交配叫做"系间杂交";不同种或不同属间的交配叫做"远缘杂交"。 杂交类型通常有以下几种: 级进杂交 级进杂交(改良杂交、改造杂交、吸收杂交)指用高产的优良品种公禽与低产品种母禽杂交,所得的杂种后代母禽再与高产的优良品种公禽杂交。一般连续进行3代~4代,就能迅速而有效地改造低产品种。当需要彻底改造某个种群(品种、品系)的生产性能或者是改变生产性能方向时,常用级进杂交。在进行杂交时应注意:根据提高生产性能或改变生产性能方面选择合适的改良品种。对引进的改良公禽进行严格的遗传测定。杂交代数不宜过多,以免外来血统比例过大,导致杂种对当地的适应性下降。 导入杂交 导入杂交就是在原有种群的局部范围内引入不高于1/4的外血,以便在保持原有种群的基础上克服个别缺点。当原有种群生产性能基本上符合需要,局部缺点在纯繁下不易克服,此时宜采用导入杂交。在进行导入杂交时应注意:针对原有种群的具体缺点,进行导入杂交试验,确定导入种公禽品种。对导入种群的种公禽严格选择。 育成杂交 指用两个或更多的种群相互杂交,在杂种后代中选优固定,育成一个符合需要的品种。当原有品种不能满足需要,也没有任何外来品种能完全替代时,常采用育成杂交。进行育成杂交时应注意:要求外来品种生产性能好、适应性强。杂交亲本不宜太多,以防遗传基础过于混杂,导致固定困难。当杂交出现理想型时应及时固定。 品系杂交的配套利用 专门化品系的培育及杂交配套系的生产是现代养鹅业生产的必然要求。建立品系的目的在于开展品系配套杂交,利用其杂种优势,提高鹅的生产性能,培育具有特色的商用套系。选出理想的配套系关键在于配合力测定,并经过品系一定模式或程序进行配套之后,即可选出配合力最好、经济效益最高的配套品系,生产出具有强大杂种优势的商品鹅供市场需要。品系配套模式主要有二系配套、三系配套和四系配套。 配合力测定:配合力可分为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两种根据遗传学原理,实际上一般配合力所反映的是杂交亲本群体平均育种值的高低,其基础是基因的加性效应。所以一般配合力的提高主要依靠亲本品系纯繁选育来实现。遗传力高的性状,一般配合力的提高比较容易;而遗传力低的性状,一般配合力则不易提高。特殊配合力所反映的是杂种群体平均基因型值与亲本平均育种值之差,其基础是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即显性效应与上位效应。因此,提高特殊配合力主要应依靠杂交组合的选择。遗传力高的性状,各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不会有很大差异;反之,遗传力低的性状特殊配合力可以有很大差异。生产上可通过品系间特殊配合力的测定,选出杂交优势强的配套组合。 从遗传学的角度来分析,参与配套的品系多,其遗传基础就越广泛,杂交后代综合亲本的优良性状亦越多,生产出的商品鹅杂交优势亦更强。但参与配套的品系愈多,势必增加品系培育、纯繁保种和杂交制种的投资。随着现代家禽育种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提高,国外一些育种公司,从经济效益出发,近年来已从四系配套转为三系或二系配套生产商品代。 提高蛋鹅产蛋率抓5环节 一、放牧不要太远:鹅是草食水禽,有放养条件的也不要将产蛋鹅放的太远,因鹅有回穴产蛋的习惯,如果看到母鹅不吃草,头颈伸长、鸣叫则是恋巢的表现,就要把它赶回棚内产蛋。 二、供给足够饲料:产蛋前四周开始喂谷物占25-30%、青草菜叶占70%的混合饲料,其中加有豆饼,使粗蛋白水平为15-16%,每天每只喂250-300克,并全面供应足够优质粗饲料,如秕谷、干草粉等。若有放养条件的,以放牧为主,适当喂少量精料。 三、加喂夜食:晚上喂食是提高产蛋率重要措施,特点是产蛋前期和产蛋期一定要喂夜食,每夜一至二次,可年产蛋40-80枚。 四、留好公鹅:一般鹅群可利用3-4年,要选留好公鹅,编群最好在产蛋前(即在繁殖季节)以免临时编群造成骚扰,影响产蛋鹅受胎率,鹅的公母比例为1:6。 五、人工辅助交配:鹅喜在水上配种,受精率高,还可采取人工辅助交配法,每当母鹅产蛋一次,就要人工辅助交配一次,以提高种蛋鹅受精率。 养鹅在饲喂青绿饲料时注意事项 鹅为草食家禽,饲养鹅一般采用以青绿饲料为主,适当搭配精料的方法。在饲喂青绿饲料时,应注意以下六点: 1、青绿饲料要现采现喂,不可长时间堆放,以防堆积过久产生亚硝酸盐,鹅食后易发生亚硝酸盐中毒。 2、青绿饲料采回后,要用清水洗净泥沙,切短饲喂。如果鹅长期吃含 泥沙的青绿饲料,可引发胃肠炎。 3、不要去刚喷过农药的菜地、草地采食青菜或牧草,以防农药中毒。一般喷过农药后需经15天后方可采集。 4、含草酸多的青菜不可多喂。如菠菜、甜菜等。因草酸和日粮中添加的钙结合后形成不溶于水的草酸钙,不能被鹅消化吸收,长时间大量饲喂青饲料,可引起鹅患佝偻病或瘫痪、母鹅产薄壳蛋或软蛋。 5、某些含皂素多的豆科牧草喂量不可过多,因为皂素过多能抑制雏鹅生长。有些苜蓿品种中皂素含量高达2%%,因此,不能以青苜蓿作为惟一的青绿饲料。 6、饲喂青绿饲料要多样化,这样不但可增加适口性,提高鹅的采食量,而且能提供丰富的植物蛋白和多种维生素。 几种养鹅方式的介绍 (一) 放牧养鹅。放牧养鹅是一种比较普遍的饲养方式,也是很多农民朋友短、平、快的致富途径。我国南北方多数农民都采用放牧方式养鹅,因为我国有大量的天然牧场,有大量的草山、草地、草坡、果木林地,沟渠道旁的零星草地以及水稻等收割后的茬地都是放牧的好场所,那里生长着茂密的、鹅喜欢吃的野生牧草如水稗草、苦荬菜、蒲公英、鸡眼草、鹅冠草、灰菜等等,不但营养成分高,而且很少污染。农民们在春夏季买鹅苗, 1 周龄后(视气温情况) 开始放牧,晚上补饲,于秋、冬季出售,每只鹅仅耗配合饲料 4-5 千克,比如吉林省辉南县王福海同志放养 700 只肉用仔鹅,共耗配合饲料 3 000 千克,出栏体重平均4.5 千克,获利 1 万元以上。吉林省农安县广大农民基本都采用放牧养鹅的方法,不但全县养鹅数量逐年增加而且都获得了较理想的经济效益。 (二) 种草养鹅。在放牧条件差的区域,可实行种草养鹅。经试验,肉用仔鹅每只投喂 40 千克鲜草,再补饲 4-5 千克配合饲料, 80 天体重可达 4 千克,一般牧草每 0.067 公顷产 5000-8000 千克,可喂肉鹅 100 只以上,按每 0.067 公顷牧草 400 元计算,配合饲料按每千克 1.25 元计算,其直接成本每只鹅不超过 15元,而每只鹅按收购价出售,每千克 7-8 元,可获纯利润 13-17 元。而经加工后鹅肉、羽绒等产品的总值可达 60-70 元。如果农民把种粮改为种草养鹅,则养鹅的收入比种粮要提高好几倍,只不过是种草养鹅比种粮累一些罢了。 (三) 反季节养鹅。过去广大农民一直习惯于春、夏季养鹅,秋、冬季节出售,利用夏秋季节青草茂盛和秋后利用收割后的茬地放牧饲养,以这样少喂料的方法来养鹅,从中获取经济效益。实际上秋冬季节养鹅经济效益更高,秋冬季节养鹅可采取种植饲料玉米,之后于 9 月份进行全株青贮,用青贮料喂鹅,这样就解决了冬季的青、粗饲料问题。经测算每 0.067 公顷饲料玉米可产青玉米秸 6000-7000千克,按每只鹅每天采食 0.75 千克青贮计算,每 0.067 公顷饲料玉米经青贮后可供 100 只鹅吃 90 天,由于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漫长而寒冷,鹅为御寒羽绒质量好,产量高,而春季正是鹅源紧缺,鹅羽绒收购价比秋季高 1.5 倍。所以,秋冬季节养鹅经济效益更高。 (四) 直线育肥法。没有放牧条件或者为了增加养鹅批次多养鹅,可采用直线育肥的方法。所谓直线育肥法就是从育雏开始到出栏一直喂高能量、高蛋白的配合饲料,以喂料为主,放牧为辅,即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放牧 1 小时,其余时间补饲配合饲料,这样经过 9 周,体重可达 4-4.5 千克。由于饲养周期短、周期快,1 年可养 4-5 批,如果每批饲养 1000 只,按收购价出售,每年可获纯利润 2 万元以上。 原标题:养鹅技术大全 养鹅知识要点|养鹅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