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摘 要】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很多问题。互联网的发展,影響了高校的课程体系和创业教育的发展,构建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关键着力点。其中多元化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理念,构建多元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打造多元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三个方面,可成为互联网时代下创新创业教育多元模式的探索方向。
  【关键词】创新创业;高校;多元化;互联网+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互联网+"日渐渗透每个行业,高等教育不仅面临着新要求、新任务,更面临着严峻挑战。此外,我国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再到创新密集型的转变,一线的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创新创业型高技能人才已成为当前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
  目前,国内外学界业界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层出不穷,但与高速发展的经济水平及社会需求相比,我国高校对毕业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还有待提升和完善。
  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下,大学生作为创业重要力量也加入了创业大潮之中,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促进大学生拥有相关创业能力,高校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推动下积极开展"互联网+"环境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并初显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陈旧
  虽然有些高校把"创业教育"课程纳入教学体系中,但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讲授,缺乏对实际操作动手能力、技能锻炼的实训,实际作用不大;建立在创业园技能训练基础上的依托型模式,学校依托企业建立创业基地,在基地开展创业教育,学生在创业基地进行一些低端的仿真训练;政府政策、资金推动型模式,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如设立创业基金、补贴创业导师、举办创业大赛等,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创业、虽然部分高校取得不少成果,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单方面行动,高校、政府、企业没有形成三方互动,社会支持体系有待加强等等。特别是"互联网+"形势下,很多传统创业教育模式即将面临淘汰,而学生的求知需求却在不断提升。
  (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足
  创新创业精神和技能与课程相结合,课程体系育人平台没有融入"双创"内容,没有建立一整套的学生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加上师资缺乏,学生在校受到的创业教育不完整。学生缺乏工作经验,对创新与创业的认识停留在表层的认识上,对学校的社会实践岗位实习不够认真,大多是为学分而参与活动或学习,没有养成兴趣,难以树立创新意识和创业冲动
  (三)创新创业实践流于形式
  高校缺少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没有建立创新创业基地,学生对创业的理解主要来自于书本知识上,高校尽管也会开展一些创新创业大赛,但多数流于形式,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延续贯彻下去,高校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在校内缺乏一定的基础,加上资金有限,无法满足学生创新创业的需求。
  二、"互联网+"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影响
  由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借助互联网创业成本低、营销方式灵活、工作时间不固定等特点,带来大学生创业的机会和行动,也影响了高校的课程体系创业教育的发展。
  (一)"互联网+"对创业课程的影响
  开设创业课程可以用原始的课堂讲授方式,但效果不佳,因为学生缺少实践,很难真正理解,借助互联网,可以把课程建立在网络上,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教师将结合自己的创业经验,帮助学生快速成长。创业教育已经离不开互联网,利用互联网制作成慕课,可以实现高校之间课程资源共享。
  (二)"互联网+"对创业载体商业模式的影响
  "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互联网+"对商业模式发生很大的影响,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实体店一统天下的商业形式。"互联网+"让创业平台变得更为实用,借助互联网的作用,可以建立互联网平台,整合各种资源,包括商品、项目、第三方服务等,形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通过"互联网+"把能上网的人变成潜在的客户,实现企业与客户的零距离,满足客户多元的个性化需求。学生借助这个平台,也可体会创业的过程,了解创业的艰辛,获得最直接的创业体验。
  (三)"互联网+"对大学生创业思维的影响
  互联网直接影响了学生创业的成本、创业的潜力等。"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网上购物已成为时尚,大学生成为网络创业的大军。"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如电子商务平台、手机客户端经济、微店经济等,给了大学生创业一个崭新的天地。
  三、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
  (一)培养创新思维和创业理念
  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之处在于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但关键点的落实需要的是"怎么教",而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理念:首先,明确教学活动所期望达到的效果及标准。其次,充分利用"互联网+"丰富教学手段。有效的信息传达,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新模式下的教育方法,学生自身和整个教学体系建设才会得到进步。
  (二)构建多元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要想将"互联网+"新时代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正式提上日程,还要明确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大学教育的最基本内容,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应该从课程体系出发开设创业教育等创新创业类选修课程,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上,让学生对创业的基本知识框架有所认识,提高学生制定创新创业方案的能力。此外,在课堂之外开设具有针对性的创业讲座,邀请创业大家或创业经验丰富的成功人士与学生面对面座谈,这也是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多元化发展的方式之一。
  (三)打造多元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除了意识的培养、理论知识的输入之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则是将学生置于现实社会进行锻炼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当前,大多数高校主要是通过线上平台和线下平台来共同构建多元化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线下平台即在现实生活中创立的实体平台,是学生能亲身参与实践的空间场所。线下平台虽然成本较高,但效果显著,此平台主要是为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提供基础设施,并满足其在课外参与创新活动的需求。
  利用线上平台有助于高校整合优质资源,为学生提供及时、高效、全面的指导和服务,因此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中的线上平台是十分重要的领域。无论是发布最新资讯,还是提供项目报名渠道,类似于微信这样的线上平台,不仅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载体,更是高效传输创业渠道的工具。
  综上所述,"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必须及时构建和完善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高校要想顺应信息时代和社交媒体的发展,其创新创业模式需要从理念到机制,逐渐实现立体化、多元化、只有利用互联网建构起一个高校、政府、企业三方一体化的互动机制,才能形成社会参与的具有高度开放性和创新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马林.试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
  [2]董世洪,龚山平.社会参与: 构建开放性的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10(2)
  [3]张臣,周合兵,罗一帆,大学生创新创业一体化实践平台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1)
网站目录投稿: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