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醇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教科书"有机化学基础"当中的一个主要的课程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醇并非是新的教学内容,而教材将对醇和酚进行安排,使它们处在同一个章节当中,其目的就是通过各自代表的物体对两者在结构和性能上进行比较,使学生加深对这两种物质的理解。本研究主要分析晶胞模型在课堂教学当中的应用,希望所得内容能够为相关领域提供可行的参考。 关键词:晶胞模型;课堂教学;应用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高中学生已经对于立体结构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那么通过对于多媒体课件进行应用,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模型的方式,可以來促进学生对于立体结构的理解,并且使学生主观想象物质空间的结构。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和自主构建知识点等,对于相关知识进行梳理,从而获取相关的知识。 一、晶胞模型在课堂教学当中的教学目标 对于晶胞模型的概念进行了解和认知,同时了解几种常见的晶胞类型,通过对于晶体和晶胞之间的联系进行掌握,通过晶胞能够确定晶体的化学式。在进行模型应用的时候,可以将化学知识进行具体化的转变,能够使学生掌握和应用均摊法,促使数学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对化学知识进行解决。通过均摊法学习可以使学生强化学科之间的联系[1]。 二、关于晶胞模型在课堂教学当中的应用 可以通过多媒体或者是自制晶胞模型,使学生能够了解晶胞模型的相关特点,对于晶胞有一个比较形象,充分和具体的认识。在进行晶胞的结构式的讲解的时候,使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晶胞模型,分析晶胞的结构特点,同时通过对多媒体或者是相关图片的展示,对学生进行相关的问题和情境的创设,使学生顺利地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并且对于相关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完成关于化学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自我构建。 教师在板书方面需要给出晶胞的定义,从这种名称上来看,晶胞就是生物体内的细胞一样的物质。生物体通过无数个细胞构成,所以晶体也是通过许许多多个晶胞来构成的,比如书上所提到的蜂巢和蜂室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对于相关的图片或者是模型进行展示,引导学生对于图片和立体晶体结构进行观察,分析晶胞和晶体之间的关系。之后通过相关图片进行分析,使学生进行讨论得出晶体和晶胞之间的关系[2]。 之后可以对学生进行思考与交流,使学生分析相关的铜晶体、金刚石晶体、NaCl晶体的晶胞的空间和构型是什么形状的?并且分析在上述的晶体当中晶胞如何排列?而晶胞体之间是否存在有空隙的?老师需要指导学生进行思考,是否所有的左右晶胞都是平行六面体?并提示学生进行看图分析。这样使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能够得出空间构型是平行六面体结构,通过思考和调查研究,使学生能够明确并非所有晶胞都是平行六面体,但大多数晶胞都是平行六面体的。 教师需要对学生公布晶体化学式或晶胞中粒子数的计算方法——均摊法,通过相关的模型或视频能够证明出,顶点的原子是被八个晶胞所拥有,所以可以得出结论:顶点同时为八个晶胞所拥有,而且每一个晶胞拥有为1/8;分析了原子位于晶胞的相关顶点情况之后,请学生通过自己手中制作的相关模型进行分组讨论,如果原子位于晶胞的楞上、面心、体心的时候,晶胞需要拥有该原子多少?通过学生的分析之后,八个顶点各拥有一个,六个面上各有一个,一共是十四个铜原子。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随堂练习,巩固本节课程所学习的内容和知识。通过对于晶胞模型在课堂教学当中的应用可以看出,课题内容当中围绕着几种典型晶体和晶胞进行研,通过不断地解决各类晶体密度和相关问题,有效地将相关的知识进行结合,能够做到宏观和微观的有机结合。也可以更好的使学生对于相关的内容进行学习,甚至可以做好化学和数学之间的联系工作,能够起到转化数学思想的效果。通过对于本节课程的学习,学生的反应相对较好,而且学生的迁移和应用能力得到了较好的提升,因此将晶胞模型有效应用在课堂教学当中是十分重要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主要简单地针对晶胞模型在课堂教学当中的应用进行简单的分析,通过对晶胞模型对于晶体密度的计算,能够有效提高晶胞教学的实效性。还可以将立体几何和化学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应用,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朱万强,牟青松.高中化学教学中晶体密堆积结构的空隙排布[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5,04(03):213-214. [2] 高剑南.晶胞与晶格是一个概念吗?[J].化学教学,2015,10(0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