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俗语有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巧妙的课堂提问有助于教师把学生引人创造的殿堂,使学生发挥创造才能,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中学生;英语创造思维;课堂;提问 一、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为思维投入提供前提 创造性并不是由课堂的"学"而来的,也不是由教师的"教"而来的,而是主体内在潜质的一种发现和实现。教育活动不是对学生的根本性改造,而是在对学生创造性潜能发现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创造性获得自我实现。因此,一个人创造才能的形成和发展,除个人努力外,还有赖于教育和环境的影响。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促使创造人才成群出现;不良的基至恶劣的氛围,可以扼杀创造人才的出现。 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是实现创造性思维的有效保证。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创设平等、民主的教学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大胆质疑,解疑,推陈出新,为各层次、类型的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理想空间[1]。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在学生的回答中抽取有意义、有价值的部分给予鼓励,使其多一些成功的体验。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 求知欲作为种动机在智力活动中的作用相当大,它是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易引起人的定向性探究反射,即求知欲得到了激发,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便应运而生。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Unit 9 What does he look like?由于该单元要求学习用恰当的形容词描述人的外貌、性格特征,并能学会运用形容词的比较级对不同个体的外貌及性格特征进行比较判断。据此,在上课时我创设了一个根据给出外貌上的提示:为学校艺术节找主持人的情景。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开启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要善于设疑、激疑,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引领学生进入学习对象的一系列的"矛盾"之中,造成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激起其强烈的求知欲。我在设"疑"后,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和复习一些有关人体外貌的词汇,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首要前提。 三、巧妙提问,激发创造性思维 首先,要因人施问。学生是具有个别差异性的,因此针对不同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的学生,在课堂提问中,也要采用因材施教的原则,做到因人施問,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机会,同时,教师在启发思维时还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步步设问。我在教学八年级下册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时,做了如下的设计:我先提问"Have you ever been to these places?(屏幕上呈现学生熟悉的城市和风景区)。What places are these?"在学生讨论完这两个问题之后,我自然地引出本堂课的重点句型"Have you ever been to amuseum?",并进一步提问"Why would you like to visit it?"由于每个学生的观察角度不同,所以他们回答的也不同,但是他们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然后设计问题"What things would you like to take if you visit???"要求学生分小组,根据可行性和必要性讨论该问题。这的设计紧紧围绕着学生的实际生活,让所有的学生有话可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打开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其次,问题要新颖。创造性思维要解决前人所没有解决的新问题,因而所提出的问题必须具有开创性和新颖性。这样才能给学生提供发展发散思维的机会,使他们逐渐养成多方面、多角度解决问题的习惯。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内容。发散度高,集中性好,创造水平才会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问题,所提的问题要打破思维的旧框框,要难度适中,富有启发性、思考性和挑战性,并从多角度、多方位提问,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这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变通性;同时,教师的问题深浅、难易要适中,速度的快慢要适宜,广度的大小要恰当,恰到好处地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并促使学生养成勤思善思的习惯。 最后,超常规答案的设置。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调动各种途径和手段启发学生的思维时,会发现一个问题往往会引出若干个不同的"正确答案"。此时,教师要允许学生做出多种解释,要有开放性并鼓励学生有"古怪""新奇"的回答。例如,在一篇阅读文章中,老师设计的问题是给这篇文章拟一个合适的标题。此题目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没有唯一答案,只要意思正确,能够涵盖整篇文章的大意,都是合适、正确的。学生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的,Cannes,Im here!;Im at Cannes Film Festival。 My experience at Cannes Film Festival。 An exciting experience at film festival。 等等,但正是这五花八门的答案,体现了学生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因此,这时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进一步分析各种答案,通过综合和比较,最后选出某种"最佳答案"。可供选择的答案越多,就越能选出相对最优的,其创造性也就越高。 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仅与智力因素有关,而且与人格特征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完善的创造性人格,会制约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程度。因此,教师在质疑问难时,还要注重学生独立性、自信心、果断性、坚韧性和探究性等良好人格特征的培养。总之,成功的课堂提问,不仅能促进学生智能因素得到发展, 引导和促进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还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使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和创造性人格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韩晓威.中学生物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0):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