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留学失败尴尬了谁


  潮水还没退,就出现了一大批裸泳者。
  正当海外留学依然方兴未艾、前赴后继之时,有好事者公布了一份统计。根据2013年美国常青藤盟校公布的数据显示,进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14所名牌大学的中国留学生退学率为25%。换言之,平均每4人中就有1个被美国的那些知名高等学府劝退。专家们分析认为,留学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普遍不适应国外的学习模式,导致学习跟不上。
  即便不是一记响亮的耳光,也算得上是一通尴尬的闷棍。因为能考上这些排名前列学校的,一定都是国内中学的尖子生。高中三年的学科考试成绩优秀是必须的,满分为2400分的SAT起码也得考到2100分以上,最好还得选修AP课程,成绩也不能低于4分。然而,就是这些所谓的精英学生、国内学校的骄子,到了太平洋对岸,却被人家无情地"退货"。虽只占四分之一,但中国基础教育"次品"的污名却怎么也洗刷不掉了。
  国内外的学习模式差别再大,但它们的价值取向应该是一致的,那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早在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中,这一点就已经明确。不光是学生,所有人都要学会掌握认识的工具,掌握终身不断学习的工具,包括演绎、归纳、分析、组织知识的工具,学会收集信息、处理信息、选择信息、管理信息,同时学会掌握应用知识于有意义的实践的手段。
  所以,看上去是学习模式不适应,其实就是根本不会学习。尤其是当课堂教学不再执着于"是什么"、"怎么样"以及"为什么"时,不再遵循教师主导的、单一的、线性思维程序时,不再强调"结论"的传递时,一些学生就会出现"水土不服"。事实上,从小到大,很多人已经习惯把"学习"与"考试"划等号。他们根本没意识到,接受教育既是学习间接经验的过程,更是学会学习的重要实践与重复实践。
  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才能主动地去为上好一堂课做准备,才能在教师启发、点拨式的教学中随时插话与议论,才能形成师生间的"头脑风暴",才能不断地驱动创新。没有这个前提,一切都是空谈,只能退回来,退回到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中。而这是相对比较简单的,因为它把掌握间接经验当作学习的唯一目的,所以只动用记忆,而不需要思考这些经验是如何产生的、它们有什么现代意义与瑕疵等问题。
  其实,这些年我国教育改革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或综合实践活动,着眼点就是改变学习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然而,这种耗时、耗力,更耗脑细胞的教学法却没有多大的市场。中小学可能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较大,但空间与自由度更大的高校事实上也不太热衷。大学生自发地、主动地、探究性地学习,是一种散点与个体式的存在,而没有发展成一种群体行为。因为从教学理念到制度设计,都不鼓励这样的教学法。
  无论如何,退学没有赢家。美国那些知名大学之所以敢退中国的"尖子生",说白了是把学习能力培养当成无法僭越的办学生命线。当一名学生被证明不能较好地收集、处理、选择、管理和应用信息时,他们用劝退这样一种"共输"的方式,坚守了精英教育的底线。显然,国内高校没有这样的勇气,一是没有先例,二是不习惯,尤其是把退学指向学习能力,而不是人们熟悉的考试成绩或行为规范等标准。
  如果把教育比作金字塔,知名高校无疑是站在塔尖上的学校,它们起着教育价值的引领与传导作用。留学失败固然让国内的基础教育尴尬不已,但高等教育也难辞其咎。试试看,要是北大、清华等高校每年也退一批不会学习的学生,中国的教育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责任编辑:浙江教育报)
网站目录投稿:冷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