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5月10日,中国银行"原油宝"事件仍然没有最终结果。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事件处理结果如何,众多投资者无数家财一夜之间化为乌有,甚至成为永恒的悲剧。 2020年即将过半,但是这半年真的太不寻常了。这半年,资本市场发生了太多重大事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市场遭受重创。此后,一系列多米诺骨牌式的效应接连出现。先是全球股市暴跌,然后是纽约油价彻底崩盘,而且相当惨烈。究竟有多惨烈呢?按照跌得最惨的油价来计算,卖桶石油别说赚多少了,还要倒贴钱;以此为投资标的的中国银行"原油宝"更是让众多投资者血本无归,甚至还要倒贴银行上百万……不得不说,在资本市场,一切皆有可能。哪怕是"水比油贵"也成了现实。 "超级黑天鹅"固然可怕,那为什么受伤最惨烈的是中国银行"原油宝",而不是其他银行的某某挂钩石油类产品呢? 据统计,期货类产品普遍是高门槛、高风险产品。以2018年3月26日正式挂牌交易的中国原油期货为例,其准入门槛最低需要50万元保证金。合格投资者除了需要有一定的资金规模外,同时其适当性要求规定了投资者必须具有期货基础知识和相关交易经验,投资者需通过相关测试,考试成绩高于80分才可开户。另外,投资者还需要具有累计不少于10个交易日、10笔以上的仿真期货交易成交记录,或者近三年内10笔以上境内或境外期货交易成交记录。可以说,关于高风险投资产品,对投资者抵御风险的能力要求还是相当高的。 但是,个人理财市场上不乏"原油宝"类产品,通过把标的"拆分",降低交易起点,代客交易操作,从而极大降低了投资者门槛,吸引小投资者入局。当然,无风无浪时,这艘小船还能往前走,但是风一来,就有倾覆的可能。在全球金融环境大震荡的海啸下,翻船是肯定的事。 据《中国新闻周刊》统计,类似的产品还有近10款,这些产品对外称是个人理财产品,实际进行的是類期货操作。这可比"水比油贵"荒唐多了。 在当今金融市场,衍生产品和金融系统越发复杂。衍生产品背后层层嵌套,很多人是看不清交易架构的。就像这次"原油宝"事件中,不少中国银行员工也是中枪者。他们个个都是名牌大学金融专业出身,比大多数普通投资者要专业得多,即使如此,在这样的事件面前,他们也是炮灰,更何况银行门口那些大妈了。 面对这样的荒唐事,最终买单的还是众多投资者。那究竟怨谁呢?个人投资者是否贪心?理财机构是否合规?监管是否到位?所有的这些事后追责,在惨烈的悲剧面前,都微不足道。 我们能做的就是亡羊补牢。 可以说,2020年上半年接连发生的金融事件其实是一场风险教育:理财暴富是不可能的,更不要指望金融机构来兜底。只看收益率去买理财的时代结束了。理性的投资者除了自我提高还是自我提高。对于看不清摸不着更不懂的东西,千万别碰,哪怕是眼看别人暂时赚得盆满钵满,任谁推荐也不要做。 在资本市场,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任何侥幸心理都不能有。我们要敬畏市场、敬畏法治、敬畏专业和敬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