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之上》应该是今年五一假期最受关注的一部电影了。导演是张艺谋,还有张译、秦海璐、于和伟、朱亚文等一众优秀的演员,这样的阵容足以让观众感到放心。其实《悬崖之上》这部电影所讲述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简答的营救任务,而是把重点放在那些特工身上,当他们在面对危机的时候,虽然自己也有家庭,但最终还是决定为国家献身,这种伟大的精神值得我们尊敬。那有关《悬崖之上》的历史背景,下面一起来了解看看。 1、历史背景 《悬崖之上》的背景正处抗战时期。1933年的黑龙江五常县,石井四郎在背荫河设立了一个实验基地,乌特拉行动就是要解救被关在这个基地里的王子阳。 可能看到《悬崖之上》,会让人联想到谍战剧《悬崖》,其实两者都取材于全勇先创作的原创故事。并且他们都有相似的背景,故事都发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哈尔滨,还有相似的人物关系,但是二者所讲述的故事并不相同。 相比于《悬崖》,《悬崖之上》受到电影时长的限制,导致它难以像电视剧那样对于每一次转折进行大量详细的铺垫,这可能使观众觉得有些情节的转折不够有说服力、角色的理由略显苍白。当然,这也可以理解为电影的留白,给观众自行理解的空间。 电影刚开始,张宪臣、小兰、王郁、楚良四人空降敌后之时,就已深陷危机之中。由雷佳音饰演的老谢经不住死亡的恐惧,叛变投敌了,特务科早已张开了大网等待四人进入。之后二组更是直接被特务科控制起来,时刻面临危险。 而一组的张宪臣和小兰同样也是危机四伏,但凡走错一步,就可能被捕甚至牺牲。我党的卧底所处的环境更是凶险,他必须时刻谨慎小心,在伪装好自己的同时还要伺机营救二组、想方设法完成乌特拉行动。 2、原型事件 王子阳年轻时被日军抓入731部队的监狱,作为"试验品"饱受摧残,后来用一个啤酒瓶逃出生天,并机智地躲开日军追兵加入抗联,因为作战勇猛,成为了代师长,最终因日军特种兵的追杀而光荣牺牲。 王子阳,原籍和出生日期已经不可考,根据东北抗联第三军第一师师长刘海涛撰写的《关于满洲情形的报告》,我们可以从中还原王子阳生前的经历。 王子阳是在日伪军组织的"圈街"行动中被抓捕的,先是关押在哈尔滨监狱,经过严刑拷打,日军没从他口中套出什么有用的消息。随后将他们百余人押送到火车站,塞进闷罐车,运到了恶贯满盈的日军731部队下属的背荫河试验场。 这个试验场有百余间房子,窗户在高处,只能透光,里面的犯人不能看到外面的一切。每间房子里又有若干铁笼子,中国人就装在铁笼子里,一人一个。日军将中国人当作养殖场里的动物一样对待,既是为了"节省空间",多收集一些"试验材料",也是为了毁灭犯人的尊严,消磨抵抗意志。 731部队抓来作为"试验材料"的中国人,大部分都是抗日义士,也有一些是无辜的百姓。据刘海涛描述,一些百姓因为在大街上吵了两句嘴,就被日伪军抓到了背荫河试验场,因此这里关押的犯人来自很多地方,比如沈阳、长春、哈尔滨、佳木斯等等。 3、影片看点 片中塑造的英雄角色在投身革命的同时,他们也会心系家人的安危。张译饰演的张宪臣在车上看到那两个孩子的时候,尽管面临危险,但他在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之后,还是回去询问了那个小男孩。因为冥冥之中父亲的直觉告诉他,他们可能就是自己的孩子;而自己未必能够活到明天,这一错过,可能就是永别了。 为了确保乌特拉行动成功,我方特地派遣了4人两个小组前来执行任务;而为了两个小组能够互相保护,张宪臣在分组的时候特地将两对情侣拆开编入不同的小组。 当秦海璐饰演的王郁,听说张宪臣被捕了的时候,为了不被特务发现异常,只能躲在厕所中开着水龙头、拼命压抑自己爆发的悲痛之情,无声地痛哭。 在面临牺牲的危急情况时,几位地下党都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将生的希望交给战友,将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体现出了"功成不必在我"的奉献精神。 也是让人感叹,没有一代又一代革命先烈的奉献和牺牲,就没有如今中华民族的崛起和我们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