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自从有了微信


  微信如深秋的红叶,疯了。生活中操微信这个工具添点乐子,便捷得很;可工作外,老板也要操此工具给员工添压力。一个新事物就这样亦喜亦忧地来了。
  唧唧复唧唧,低头看手机
  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大餐端上桌,"别动筷,我先拍个照,发到朋友圈里。"
  看见情侣照,"呵呵,秀恩爱死得快,欺负人家没对象。"
  看见新笑话,"哈哈,点个赞,果断转发。"
  遇上节假日,"早上秀车票,中午秀景点,晚上秀美食。"
  一身五花膘,"跟着微信一起跳《小苹果》健美操。"
  人们已经离不开微信了。上个月参加完大学同学的婚礼以后,汪星就感到很郁闷。一桌子坐的全是久未谋面的老同学。由于大家平时都有各自的工作,因此不常联系,如果有,也是在班级群里偶尔"冒个泡"。现在面对面地坐下来,汪星本以为大家会有很多话要说,比如学校食堂门口的那只大笨猫,宿舍楼下那个不近人情的阿姨,还有那个总被学生气得直哭的年轻女老师……可是,当汪星坐在餐桌旁面对一群昔日无话不谈的老同学时,他忽然想到鲁迅曾说过一句话:"我们之间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所有人都在低头刷屏,手指点来点去。
  "哈哈!"王丽依旧像从前一样爱一惊一乍的,"我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一个笑话,给大家读一下。老公说:‘媳妇,我前两天算了一卦,那老头说我135岁有一劫。老婆说:‘咋了,坟让人刨啦?太有意思了。"
  "谁这么有才呀?赶快发到朋友圈里,我好转发。"琳琳迫不及待地说。
  满桌的人都把这则笑话分享到朋友圈,美其名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短暂的"交流"过后,大家又恢复了平静,开始低头刷屏。时不时会有一阵"小骚动":
  "陶星星家的儿子这么大啦,我看她自从当妈妈以后,天天把上传儿子的照片当成工作了。"
  "她家的儿子好看,咱们还能养养眼,你没瞧见前阶段钟强天天上传他的结婚照,媳妇长那么难看还传呢,好歹也是结婚照,怎么也不好好修一下。"
  "钟强上学那会儿就是‘抠王,能省一分是一分,怎么会舍得花钱修照片呢。"
  "哈哈哈……"
  汪星也是一个善谈的人,但是对于这种形式的谈话他实在插不上嘴,别人在朋友圈里上传一些照片或者消息,倒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消遣品。其不知,自己上传的或分享的东西也同样是别人的消遣品。
  汪星不得不承认,自己也总是每隔几分钟就拼命地刷朋友圈,因为他担心错过了那些好玩的趣闻。以前在汪星的包里必备的三件东西是钥匙、钱包和手机,现在包里又多了一个必需品——充电宝。相信和汪星及其朋友相似的人有很多,为什么大家总是开着手机,为什么总是不经意地刷起朋友圈?是担心被别人遗忘还是担心遗忘别人?会议间歇、聚会途中、班车上,放眼望去,全是恨不得把脑袋绑到裤腰带的"低头族"。回想曾经那个没有微信的时代,我们是怎么过来的?八卦新闻、冷笑话、别人的家长里短,这些都是微信给生活带来的附加值,它们是一堆过目就忘的空洞信息,是那些自怨自艾的心情以及经过抛光的美好生活。可是,在别人的眼里,自己也是别人,何不换位思考一下,抬起头来生活,看看那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闲人不闲机,变相加班伤不起
  前程无忧人力资源专家指出,未来一些"轻公
  司"将涌现,在微信上讨论问题,靠微信平台学习,在公司接单;没有办公场地、会议室,员工在家上班,在咖啡馆开会。一位互联网企业研发人员预测,如果"企业号"一推出,直接效果就是注册用户量猛增,估计有大批的白领要另外注册一个小号,不然生活工作越发密不可分了。
  据知情人士透露,凡在微信注册并通过认证"企业号"的公司,可以将员工个人微信号导入,即可在微信上完成打卡、会议、汇报等企业内部沟通和管理工作。比如,员工可以通过向"打卡签到"模块发送一张地标照片,表明自己外出并按时到达指定地点;也可通过"报销"模块提交一张发票的扫描件,在手机上走完审批流程;还可以向"工作日志"模块发送一句语音,让自己的团队都听到最新的想法与进度。
  "腾讯要推出企业号。"刘丹听说这个消息以后,立马开台吐槽:老板24小时捆绑管理,个人生活在哪里?刘丹是个十足的"吃货",喜欢和闺蜜一起去小吃街品尝各种美食,吃饭之前还不忘用手机把美食拍下来,然后发到微信朋友圈里,看到朋友们为自己上传的照片点赞,刘丹有一种特别满足的感觉。自从有了微信,刘丹觉得碰到好玩的、好吃的,如果不发到朋友圈里,那就是白吃、白玩,一点意义也没有。也正因此,刘丹坚持一点:决不能让领导看到自己发的信息,在加领导的微信时,刘丹在"设置朋友圈权限"里选择了"不让他(她)看我的朋友圈",这样便可高枕无忧了。可是如果将来公司有了企业号,自己岂不是无处藏身了。"这是强迫我再注册一个微信号呀。"刘丹无奈地说。
  老板点赞:
  "微信企业号很适用于移动办公类型企业。企业号具有出差、巡店、督导等功能,老板可以知道员工有没有完成目标,可以语音通话,可以随时分配任务,还可以看到员工的行动轨迹,监测员工的拜访路径、拜访记录。不管怎么说,企业号的推出,将方便一些小型企业的管理。高科技就是好,在这个移动互联时代里,省去我们老板多少了解员工的程序。我们不用占用工作时间开会,下班以后,安排固定时间,让所有员工汇报当天的工作情况,每个人都要发言,在群里进行讨论,最后由我来总结并布置下一天的任务,既无需占用员工白天工作的时间,又可以完成小型讨论。自从有了微信,对我们老板来说,是一举多得。"
  员工哀叹::
  "微信不是个人的社交圈吗,怎么越搞越不像话了,我们生活都快被老板绑架了。微信会议,这是赤裸裸的变相加班呀。微信被老板关注,朋友圈不能抱怨老板,工作不顺也不能吐槽,如果所有工作全部微信管理的话,岂不是24小时办公的节奏?终于熬到下班,还要在微信里开会。不管你愿意或不愿意,规矩就摆在那不改不变。其他同事都在汇报、总结,你敢不说话吗?如果你想做一个有个性的人,开完微信会议以后,领导会立刻给你打一个‘慰问电话,要求你回归集体。微信覆盖工作将失去我的个人生活。"
  为确保普通员工的休息权,法国近期颁布了一条新劳动法:晚上6点后到早上9点之前的非正常工作时间,公司将不被允许向员工发送邮件,也不可以向员工打电话。外企也须遵守。法国这项新的劳动法规定,不仅仅包括法国本土的公司,即便是谷歌、德勤和普华永道等外企在巴黎的办公室也必须遵守此规定。法国经理人联盟主席米歇尔·德拉·福斯表示:"我们必须测出数字时代的工作时间。我们承认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需要加班,但通常情况下我们必须有一个正常的工作时间和短暂休息,避免总是在工作。"且不说法国的这项新法规是否适合中国的企业,但是米歇乐·德拉·福斯的话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微信是一个聊天工具,它的出现是为了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而不是让老板变相地给员工造成过多的压力。
  如今,手机已成为每个人生活的"准中心",尤其在微信出现后,人们更愿意随时随地使用这种便捷方式,倾诉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张玲是一家企业的内训师,她承认现在自己已经离不开微信了,公司每个月都会有一次企业内部培训,作为内训师的张玲每一次都为培训的素材发愁。但是自从有了微信,张玲可以从海量的信息中淘出宝贵的素材,再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为员工进行培训。现在公司的同事都说,张老师的课程越讲越有意思。张玲得意地说:"微信中有很多知名企业和人物的公众号,关注以后就会看到专家们的经验之谈,把他们的故事用在企业内训中,员工想不喜欢都难。"
  众口难调调众口,任何一个新事物的出现都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确实需要有微信这样的工具进行资源整合,以方便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但是一味地低头刷屏,或者只发一些吃喝玩乐的内容,不免会消磨了意志,助长了"炫乐攀比"的风气。毕竟微信只是我们的工具,并非我们是它的人质。 责编/齐向宇
网站目录投稿:凝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