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80后还是我们眼中的大学生,现在已经登上了历史的主舞台,不久就是社会中坚;曾几何时,90后还是我们眼中的孩子,现在亦将大学毕业,踏上工作岗位;曾几何时,00后还是我们眼中的肉团儿,天使般的笑容向我们招手要糖果,现在也步入校园。一代又一代的儿童长大成人,而当年我们承载的压力正由他们继续着,而且愈演愈烈。 如今的孩子们面临着来自父母学校社会的巨大压力,无时不刻的威压感既不被大人理解、自己又不能承受,由此产生了一种持久弥散性的焦虑。他们和同龄的孩子相比,明显地胆小,在很多场合容易害怕,有的孩子开始拒绝上学,即使勉强到校也很少与同学老师交往;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小动作多,学习成绩不佳,高年级也会有旷课、逃学发生。严重的孩子会出现食欲不振、呼吸急促、胸闷、心慌、头晕、出汗、尿急、尿频等;晚间入睡则睡不踏实多噩梦。 这种童年恐慌正越来越厉害地在未成年的孩子中弥漫着,有些孩子甚至因为不能承受而患有各种心理疾病,甚至自暴自弃,选择自杀。 在这里,我们选择了几篇心理咨询师的手札: 1.12岁的钢琴小神童 彤彤是一个漂亮乖巧的女孩子,从4岁开始就被母亲逼着学习弹奏钢琴,无论寒冬酷暑,没有假期,每天要坐在琴凳上长达五个小时,辛苦终于换来了硕果,彤彤年仅12岁就考出了钢琴的最高等级10级。打那以后,妈妈不再逼着她练琴了,可是仅仅过了几个月,妈妈听说彤彤有潜质向专业钢琴师发展,又开始逼她练琴,逼得更狠。彤彤终于撑不住了,一天,她独自在家,把所有的琴谱平铺在打开盖子的钢琴上面,点燃了纸张,她说,"要与钢琴一道同归于尽"。结果大火被邻居及时扑灭了,而彤彤却严重地烧伤了双手,她是把双手放在钢琴琴键上烧的。 当妈妈陪着彤彤前来心理咨询的时候,悲剧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月。在布满阳光的咨询室里,看不出女孩的脸上有多少悲戚,我注意到她带着厚厚的手套;而妈妈则是未开口已经泪流满面,她哭着对我说"我对不起女儿,可彤彤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什么呀"。 这是一个只能使用危机干预的心理咨询案例,我尽量克制自己的情感,稳定她们的情绪,帮助她们寻找度过危机的最佳方案。对于孩子,尚处于应激过后的休眠期;对于母亲,则是无尽的悔恨与不安,她将如何与女儿相处今后的生活呢?女孩长大后将如何面对工作与婚姻?这些问题都像巨石一样压在我的心头。 我注意到孩子的一句话:我点火是想听钢琴琴弦一根根崩断的声音,当时我的心真的很痛,我的感觉是彤彤的心弦在持续多年无休止的逼迫练习下面,一根根地崩断了。 彤彤妈妈是一个文静憔悴的中年妇女,有着悲哀的眼神和紧闭的薄唇,看得出是一个韧劲很足的人。在与她个别交流的时候我发现很少提及彤彤的父亲,原来她是一名单身母亲,独自一人含辛茹苦十余年将彤彤带大,为了证明没有父亲彤彤也能优秀成才,她开始拼命逼迫孩子练习钢琴。她说:"一开始,还有与前夫较劲的成分,后来变成了一种习惯,不听到琴声,我就坐立不安,睡不着觉,没有钢琴这个家就好像存在不下去了。"于是彤彤的生命空间被挤压殆尽,终于自毁一旦。 这是一个母亲的焦虑给孩子的身心上留下严重创伤的极端实例,对孩子的终身将带来永不消除的阴影,怎么估计都不算过分。最初,彤彤尚且年幼,纵然百般不乐意也什么事都听妈妈的;进入青春期后,开始叛逆,可这时候,相依为命的母女形成了一种古怪的"二位一体",彤彤一直承受着来自妈妈的"饱含深情的诱惑",把妈妈的焦虑整个的背负下来了,她艰难地作出了一个对苦命亲人的承诺——"我必须拼命练琴,不然就不是你的孩子"。于是,她刻苦用功,成绩斐然。但是,事物总有两面性,内心压抑的痛苦若是不能表达,日积月累,一定只能攻击在自己身上,最后,彤彤选择了自杀,因为救助及时,没有殃及生命,却永远断送了她的艺术生命。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要说,艺术只是漫漫生命长卷里一程山水,今后的路还太长太长。彤彤的双手无法演奏,可以书写或是操作电脑,还能干家务。疤痕通过手术去除后,还可以尽情享受青春与爱情,可是心灵的伤疤绝不是那么容易去除的,彤彤该怎么办呢? 2.儒雅的少年 在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我接待了这样一对父子:一个10岁的男孩,穿着得体,举止儒雅。他是一所著名中学的初一学生,成绩中等偏下。他的爸爸父亲苍老严肃,陪他到中心进行心理咨询的缘由是觉得"孩子成绩太差,对学习没兴趣。" 我当时简直是莫名的惊诧,进而就是愤怒了。10岁的孩子就能就读初一并且是名校,说明他成绩优秀远超同龄孩子,不止一次的跳级。这样天资聪颖的孩子怎么会是"成绩太差,对学习没兴趣"呢? 我不得不让父亲暂时先回避,与这位男孩一对一的交流,男孩因为过敏,有一对"熊猫眼",不停地揉。问及孩子为什么要来咨询,男孩儒雅微笑道:"自己成绩下降厉害,老师就把父亲找来商量,父亲认为我主观不努力,我想了想也就愿意来了"。当我问他现在感觉怎么样,他说:"感觉很落魄"。 男孩小学开始一直有拖拉的习惯,考试总是最后一个交卷,随着成绩的下降,越发地容易走神。当我问及有何打算的时候?男孩抱歉地笑道:"老师,你放心我还扛得住"。最后,他有一个请求,要求我们出具一个"小儿多动症"的诊断报告,他说"这样我就放心了"。 这是一个是在家长学校长期的文火熬粥式的压力下,被训练成为不能表达自己感情,甚至不能完全分辨自己感情的那种"精致的瓷娃娃",他的情绪一定要经过理智的过滤和打扮才能展现,从小太严苛的家教使得孩子本能地采用文雅的方式取悦他人。是的,他说的是"落魄",这是个成年书生的词汇,却从一个10岁孩子嘴里缓缓吐出来。男孩口中的话"还扛得住、这样我就放心了"使我感到阵阵悲凉,看来这个孩子没什么严重的心理疾患,他有着异乎寻常的抗压能力,而这个家庭却病得不轻。 我的工作重心转向男孩的家庭:男孩的父亲是个勃勃雄心而永不被人赏识的男人,拼了性命也只是个副科长,心情沮丧,脾气好一阵坏一阵。正遇上他坏的时候,阴沉着脸就像北方的天空。他从小家庭贫寒,成绩优异却只能投靠中专,后来要求上进被分配在政府机关,饱受机关内部没有高等学历的苦楚;与同样命运的母亲结婚,谈不上爱情,互相取暖而已。现在,妈妈管家务,爸爸复查母子的绩效,仿佛仍旧没有下班的副科长,爸爸会骂妈妈的执行力,儿子呢,为此自责。 说这些往事的时候,父亲的细长手指会蓦然间会痉挛一下,我的心也会跟着抽一下,这真的不是一种好的感觉。当他说道孩子小时候默写出错的时候,他会拿着一支细细的铅笔扎男孩手心,一下一下的,我有一种极度的陌生与压抑,主体好像被剥夺了,我禁打断问道:"你是他的亲生父亲吗?" 当我正为唐突后悔时,男孩父亲流下了眼泪,"我正是因为太爱孩子才这样逼他,我们这代人吃尽了没有文凭的苦了。我也是家里的独苗,因为穷,放弃了大学投考中专,现在机关里新来的研究生博士受宠,我们这些老黄牛干得再好也靠边站了。我决不能让孩子也吃这样的苦头。" 于是全家总动员,逼着男孩挑起了父母当年未曾挑起的担子,千钧重担满是焦虑。既有不受重用的愤懑,又有求学不得的遗憾。可怜的孩子,我真觉得孩子"学习是副业,主业是做家庭的垃圾桶",这样的结果,他或是将来成为一个木偶般地精英,或是什么也干不了。 其实没有那个孩子从内心深处是不喜欢学习的,就是有也是被别人败坏掉的,对于这一点,我们毫不怀疑。 男孩最后笑着说"你放心,我还扛得住"。我真的会放心吗?那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哪里呢? 专家支招 在养育焦虑、教育焦虑成为社会常态心理的环境下,拿什么拯救你我们的孩子?么拯救你我们的家长? 1. 建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有些父母固执地以为,"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别的孩子会的自己的孩子要会,不会的自己的孩子也要会,且样样都得精通。由于有了这样的"高起点",父母对孩子的表现总是不满意、不认可,一遍一遍地要求孩子做得更好,而这些高标准的要求常常超出孩子的实际能力。久而久之,孩子会因为自己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自信心受损,焦躁不安。假如父母再辅以恐吓威压或粗暴的惩罚手段,孩子在做某一件事情时就会显得更加紧张失措。违背儿童心理的超前教育和过多的压力刺激,是导致孩子焦虑的主要因素。 在这方面,媒体对早期教育功效的过度宣传,和对"成功"个案的夸张渲染,比如5岁的孩子认几千个字等等,给很多家长造成一个错觉:即孩子的潜能可以无限制地开发。其恶果是,孩子对学习的最初记忆就是:痛苦和无所适从。一些孩子刚刚到上学年龄就过早地厌学、说谎、逃课、抄袭,学习度日如年,学习能力得不到提高,甚至出现考试焦虑症。 那么,何为正确的教育理念? 随着我国经济30多年的迅速发展,城市化程度的大幅度提高,我国的家庭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传统的大家庭或者几代同堂情况正在消失,家庭的诸多功能正在丧失,孩子对家庭的精神依赖开始减弱,而父母对孩子的控制依然很强,在某些方面例如成绩、升学、择业等等甚至愈演愈烈。这就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反差。 要知道,家庭教育的效果不仅取决于父母是否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更是取决于家长是否运用科学正确的教育方式,注重方法,才能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80年代以来,西方许多国家普遍推行的"民主型家庭教育模式",取得了成功。他们的成功之处在于尊重孩子,给孩子个人自主权,让他们学会怎样解决自己的问题,尤其强调让孩子学会"怎样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做出自我选择",这就是"爱与自由及客观设置"的具体演绎。在家庭里,孩子不但可以参与各种活动,而且还可以参与家庭各项事务的决策。 每一个孩子的特性并不相同,不能对所有的孩子采取同一的教育手段,但是可以贯彻相同的家庭教育理念,因为民主型的教育模式对绝大多数孩子的心理发展都是有益的。 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模式里,家庭氛围温暖醇厚,充满活力,父母对子女的态度是关心信任、尊重平等,循循善诱,启发开导式的,以发挥孩子行动和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儿童独立探索,允许孩子有一个独立活动的空间,激励孩子做喜欢而又力所能及的事情;制定了孩子行为规则,使用适当奖惩手段执行规则,既尊重、理解孩子,又对孩子事事处各提出严格要求,对孩子的幼稚和错误循循善诱,而不是无端训斥。 民主型教育方式的父母,首先在家庭里能给孩子以最大安全感,孩子感到父母亲是最可依靠的人。其次,孩子在民主的家庭中能感受到被爱和被尊重,也学习到怎样爱他人并尊重他人,从而增强了自尊和自信。因此,在民主和睦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一般来说情绪稳定,性格开朗,有自信心,能与人和睦相处;有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热诚友善,并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创造性。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氛围里,孩子的心境是平和的,长大以后会以同样的感觉回报社会和家庭。 2. 缓解父母的养育焦虑 进入二十一世纪,举世公认,中国学生的成绩优秀,可心理素质之差也是出了名的。这要引起我们的重视。首先要求父母自身的素质提高了,才有可能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方式,那么,我们的家长为了孩子,愿意自我改变多少?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都知道,难教的往往不是学生,而是家长的观念不容易转变。 父母的敏感、多虑、缺乏自信等一些焦虑特质的表现,常常可以在孩子身上反应出来。所以,父母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沉着冷静、自信果断,避免大惊小怪;将内心的焦虑彻底放下或尽量克制,在孩子面前不露出蛛丝马迹。因为,当孩子有困难时,他们最需要的是心理支持,希望爸爸妈妈镇定轻松地和自己一起积极寻找应对策略,这会逐渐淡化孩子焦虑的感受。因为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而此时父母脸上流露出哪怕一点点的焦虑,对孩子来说都无异于雪上加霜。 教育家常说——"所要改变的就是一些不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家长们最好淡化分数竞争,破除名校崇拜,不要被"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些煽动性的言论所迷惑。 "养育焦虑"其实并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心理疾患,它是一种社会病,是从众心理导致的一种普遍情绪。只有调整自己,以平和的心态来对待孩子的成长,坚持正确的观点,不被环境左右,才能够有能力成为孩子的避风港湾。 曾经有朋友抱怨,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暂不能改变的情况下,家长们没有选择的余地,那么我要忠告各位:大环境是个循序渐进的改变过程,可家庭内部的小环境是需要努力塑造的,让孩子多锻炼一个小时还是让他多补习一门课,家长们完全应该选择。 那么听了我的想法,有很多家长无奈抱怨:老师你讲的我们也明白,可就是做不到怎么办?这就要寻求专业的教育心理咨询了。"拯救"孩子先要"拯救"家长,很多带孩子来心理咨询的家长追悔莫及,等到孩子已经出现严重的心理疾患,家长才意识到他们对孩子的伤害有多重。这个时候,除了孩子的治疗以外,还要进行家长的个别心理辅导,必要的时候,要进行以改善夫妻关系为主的家庭治疗,很多孩子的焦虑反映了父母关系的不和谐。比如父母在婚姻有裂痕,自己不愿意面对,而通过提高对孩子的要求来弥补婚姻中的缺陷感;此时孩子也会下意识地配合父母,产生焦虑,使家里的矛盾转移到自己的身上,心甘情愿地做"替罪羊",从而避免父母关系的破裂。所以"唯有源头活水来",做父母的首先轻装上阵,孩子才不会被沉重挫败的家庭氛围拖跨掉。就如同我先前举的两个例子,他们的家庭都需要好好反思一下了。 父母亲的焦虑倾向一定警惕不能影响到孩子,自身疏导最为重要。避免在孩子面前过分焦虑、紧张,及对孩子过度保护,动辄批评指责,将自己的焦虑情绪"传染"给孩子,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3. 如何拯救已陷入童年恐慌的孩子 "独一代"都是在竞争中成长的,他们中间绝大多数目前并没有获得经济上的安全感,同时又怀有较强烈的成功动机,所以竞争意识已强化为内在性,这种"天性"必会迁移到对孩子身上。不否认竞争给人们带来的推动社会进步的成就感,但一定要守住两个度,一个是心理强度,一个是年龄向度。前者要求"适度"的竞争;后者说的是并非任何年龄都适宜竞争,孩子就不该有过多的竞争,因为他们是弱势人群,体内的心理生理能量本身就很少,竞争消耗能量,于孩子会影响其正常成长。 儿童竞争的问题则已经刻不容缓地需要解决了。竞争是焦虑的重要来源之一。可以确定地说,绝大多数竞争对绝大多数孩子都是焦虑,即使获得了证书,其背后也往往潜伏着久远的损害。在焦虑氛围下成长,被迫进入竞争轨道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无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始于童年的竞争很少有赢家。 那么,如何拯救已陷入童年焦虑的孩子? 首先,应该疏解压力。"高处不胜寒",对孩子更是如此。对于那些学习压力大、很少有自由时间和空间的孩子来说,比较好的办法是每天给他们足够的玩的时间,彻底放松。借助身边的一些事物,启发孩子思考,培养其学习的兴趣、学习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有了这个"动力",孩子对学习的焦虑情绪会慢慢缓解。同时,应遵循"兴趣第一、量力而行"的原则,具体要求可以高出实际能力一点点,使其努力就能达到,看到可喜的成果和自身的潜力,不苛求、更不能让孩子头脑中牢牢绷紧"第一、最好"这根弦。 其次,家庭内部要有温暖支持的环境。焦虑的孩子内心敏感、容易受伤,一点小事都会引起他们的情绪波动,因而特别需要一个温馨和睦、能给他安全感的家,父母的体贴呵护、安慰和精神上的引领,能有效地降低孩子的焦虑指数。所以,夫妻不论有多大的分歧,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来,更不能吵闹、恶语伤人,避免以一些外界因素刺激孩子。当孩子做错了事或情绪不稳时,告诉他"不要怕"、"再试一次"、"爸爸妈妈相信你"之类的话,一长段时间以后,孩子可能会有所缓解,建立起自信,学会应对具体困难,并形成开朗乐观的性格。 父母耐心地倾听孩子,与之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以后,孩子在父母面前就会不设防,自觉自愿地吐露内心的忧虑。在听孩子述说时,爸爸妈妈对他所说的内容及时作出相应的反应,对其苦恼适当地表示共情,这有助于孩子将心里的压力释放出来,消除顾虑和紧张情绪。 最后,对于陷入严重焦虑的孩子,我们要考虑请教专业的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因人而异地查摆问题,以求对症下药。患有中度焦虑以上的孩子不能回避药物治疗。通常,安定类药物和抗焦虑药物效果比较好。但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按剂量谨慎服用,这样才能逐步帮助孩子与焦虑绝缘 总之,造成孩子焦虑不排除先天,但后天因素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因此,父母家人应培养孩子在多种情境中的心理适应能力、自信心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单单是注重知识的灌输。父母首先要了解自己孩子的心理状态和适应水平,心态平和才能因材施教。因为,不是通过给孩子施加学习压力,他们就都能成才。毕竟,天才只是是少数。 后记 林林总总写了这么多,不由得思绪万千,我们的集体无意识怎么啦?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究竟是什么?我很想从社会文化的层面解读中国式的养育焦虑症: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后,我们的社会已经转型,生活方式也发生变化。最为主要的是市场经济带来的思维改变。但我们很多的改变是被动的,过去几千年的农耕文明没有可以值得借鉴的经验,我们就像田径场上一圈圈慢跑的人突然被发令枪逼入了百米冲刺的塑胶跑道。旧的生活方式已经被摒弃,新的远未建立。所以说认识与改变是个缓慢而痛苦的过程,远水解不了近渴,未来暂时还看不到。这时,我们就会感觉茫然,这应该是绝大多数家长焦虑的根源。 另外,五千年的文明,既让我们骄傲,又让我们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经过百年的沧桑,如今我们国人的自尊心太多了,自信心又太少了,互联网等一切现代传媒的无孔不入地轰炸,把我们变成了跳出井底的青蛙,突然开始的国际视野看问题,使我们这个民族既自强又自卑,我们太想用几十年的时光完成西方世界几百年的积累,所以我们这个民族太累了,也太焦虑了。 那么,身处我们卵翼下的孩子们该怎么办呢?我期待一个答案。 作者 吕律 知觉心理主任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