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教育局发布《广州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负面清单及处理措施予以完善,拟将"通过设置奖金等方式违规争抢生源"等纳入负面清单范畴,同时,拟明确公办小学非正常跨区域招生须低于5%。(4月4日 新京报) 将"通过设置奖金等方式违规争抢生源"纳入负面清单范畴,是规范中小学招生秩序、防止招生"掐尖儿"、维护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举。 受家庭、潜质、学习基础、爱好、性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存在一定差异是正常的。正视差异,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是教师的责任。善"教"者不择"生",推进生生平等,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应该成为学校、教师的基本共识。 "掐尖儿"招生,尽量提高优质生源占比,可以降低教育难度,节约教育成本,教师教学成绩、学校教育政绩会非常"好看"。"师以生贵",学校、教师青睐"尖子生",可以理解。但是,"通过设置奖金等方式违规争抢生源",招收优秀学生,拒绝学困生,是学校管理急功近利的表现,与教育公平南辕北辙。 教育内行人都知道,把"尖子生"教好的教师未必都是优秀教师,让每个学生都成长的教师一定有真本领。基于此,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学校、教师要在推进教育公平、成全"差"生上多下功夫。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义务教育学校重点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障学生平等权益、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营造和谐育人环境、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以及学业负担、社会满意度等情况。市、县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应在《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等文件的指导下,完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加强监测结果运用,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建立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评价"指挥棒",以差异化、发展性、增值性、过程性评价撬动区域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学校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祛除"尖子生"依赖,把工作重点从挑拣生源转移到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上来。要建立全面发展、面向全体的教育教学常规,以过程管理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引导教师平等对待每位学生;要加强学困生转化的专题培训研讨,提高学困生转化的质量效能;要建立不同类型学生成长档案,将学困生转化成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范围,激励教师成全学困生;要强化对"减困""脱困"学生的激励,让他们走上领奖台、登上光荣榜。 广大教师要走出"尖子生"教育"名利双收"和学困生转化"费力不讨好"的认识误区,主动转变学生观、育人观,形成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个性差异的认知,不断学习学困生转化的手段方法,找到学困生转化的好棋妙招;要尊重学生人格,尊重教育规律,以耐心、爱心、细心帮助学困生树立"脱困"信心,激发其学习内动力;还要为学困生营造良好的"脱困"环境,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消除学困生歧视,帮助学困生"减困""脱困",实现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总之,"掐尖儿"教育是假把式,成全"差"生才是真本领。成全"差"生是教师的义务和光荣,"好"教育就该成全"差"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