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从教以来,一直致力于初中语文教学工作,通过多年来的努力和教学实践积累,在初中语文诗词鉴赏方面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姑且称之为"五字教学法",在这里我与大家切磋交流。 一、读 "读"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学习古诗词当然也不例外。但与读其他课文所不同的是,古诗词的朗读一定要读出节奏和韵味来。节奏缓急有致,音调抑扬顿挫,饱含感情的朗读,无疑有助于对诗词内容的理解。所以,"读"是基础。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凝炼生动的优美词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激励下去发现、感悟、体会这些美,并通过长期的熏陶、浸染、培养,让学生形成美的情感,美的德操,美的理念,让学生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呢?我觉得"读"是最重要的。如《泊秦淮》一诗,让学生阅读时先弄清楚"秦淮"、"商女"、"后庭花",然后就可以明白此诗是写作者夜泊秦淮河边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学生读的时候要大声读出声音,并且要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学生来体会古诗词的含义。读课文,了解文章情节是最表面的东西,最主要的是能领悟文章的主题,从而体验到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领悟文章主题的重要方式。读《天上的街市》,学生体会到诗人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读《金色花》、《纸船》,学生感受到母爱无边;有学生说,以前老嫌妈妈爱唠叨,现在才知道妈妈是担心自己,为自己好;读《散步》,学生谨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读《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学生明白了世界需要爱,要无私的奉献出自己的爱。 二、述 "述"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通过学生的朗读,让其复述诗词大意、感受及体会,对诗词进行初步的理解,然后通过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进一步来理解掌握诗词的内涵。所谓"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复述"旨在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了解学生对诗词理解的状况,为后续的教学提供依据;介绍作者的生平,旨在接近作者的心灵,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世界。复述《泊秦淮》时,注重四点:所见,即月下秦淮;所闻,即商女伤歌;所想,即国运衰微;所感,即忧国忧民。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主要让学生知道:杜牧出生于诗书之家,虽不是钟鸣鼎食般的生活,但未受过半点穷。祖父杜佑不仅官至宰相,而且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大学者,著有二百卷的《通典》。这给了自幼好学的杜牧以深厚的家学功底,早在他参加科举考试之际,就曾以一篇《阿房宫赋》传诵于文士之间。太学博士吴武陵击掌称好,甚至跑去向主考官登门直荐。 通过了解作者的经历来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从而更好地来理解作品的含义。杜牧的生平经历使这首诗词的内涵而更加有意义。 三、解 在熟知作者的经历及写作背景之后,重新回到诗词之中,对诗词的主题和感情进行分析和理解,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评判作者的情感态度及心灵世界,并以此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情感教育。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好些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泊秦淮》也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当他来到当时还是一片繁华的秦淮河上,听到酒家歌女演唱《后庭花》曲,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诗中说,金陵歌女"不知亡国恨",还唱着那《后庭花》曲。其实,这是作者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四、品 "品"即品味诗词的意境、语言、写作手法、修辞等,尤其是主旨句、名句、关键词的运用和妙处,通过品味,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培养其诗词鉴赏素养。《泊秦淮》一诗在语言运用方面,颇见工夫。如首句七个字却勾画出一幅生动的秦淮河夜景,两个"笼"字把秦淮河写得如梦似幻,加上"烟"、"月"迷蒙,水寒沙冷,无不给诗歌奠定了一个凄清伤感的氛围。结合作者的处境和心境,我们不难看出眼前的景象正是他内心的写照。末二句,上句明白如话,朴素自然;下句却运用了浅显的典故,以表达他深沉的感情,颇为雅丽清新。这一切,都使得这首诗显得词来清丽,画面鲜明,风调悠扬,富有艺术勉力。刘熙载在《艺概》中曾称杜牧诗歌"雄姿英发",细读此诗,个性虽在,但慨叹感伤之情有余,"雄姿英发"之气不足。品读此诗,抓住两个要点:首先,首句情景交融的描写,抓住关键字"笼"进行赏析;其次,后两句的用典,含蓄的表达作者极不平静的内心世界。本诗首句以描写为主,先声夺人,奠定抒情氛围;第二句则是以叙述为主,言明其事;三四两句轻描淡写的运用了平白如话语言,通过浅显易懂的典故,让我们在看似悠然自得的环境中,感受到作者澎湃如潮的情思,一个"犹"字更是痛彻肺腑。 五、诵 了解了诗文的主题与情感后,让学生移身千年之前,重回秦淮河岸边,面对桨声灯影交汇于斯的金陵亭台歌榭,饱含感情的吟诵: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在前面"读、述、解、品"的基础上,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强烈共鸣,早已不把诗歌学习当任务了,而是很乐意通过自己的诵读,思接千载,神通"晚唐",以诗歌为载体,以诵读的方式,与杜牧共抒报国忧民的情思,感受唐诗丰富的精神内涵。 通过"五步教学法"让学生学习古诗词更加轻松,更有兴趣。从中能够领悟古代诗词的深刻内涵,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学生通过诵读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受,从而使学生从古代诗词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