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契丹文物精华展草原牧歌二


  玛瑙璎珞辽代会同四年(公元941年) 通长85厘米
  公元1992年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耶律羽之墓出土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项饰。璎珞一般以金玉珠宝穿缀而成,故古代又称之为"珠璎珞"。该璎珞以玛瑙、水晶、心形和 T 形坠饰组成。玛瑙古称琼,又称赤玉。玛瑙一词出自佛经,梵语本称"阿斯玛加波",意为"马脑"。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石英结晶体矿物,深受契丹人喜爱并以之制作饰物。而心形和 T 形的不对称组合,或寓意阴阳。北亚、西亚、中亚古代民族的一些项饰,有与之相似的装饰部件。契丹的此种坠饰,或与北方民族的传统装饰有关。其色彩和谐雅致,给人一种浑然天成之感。
  该墓主人为大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从弟、开国元勋耶律羽之,说明此类璎珞为契丹贵族所用。
  琥珀璎珞
  辽代开泰七年(公元1018年)内周长113、外周长159厘米
  公元1986年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陈国公主墓出土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璎珞为深具契丹民族特色的项饰,是其信奉佛教并将佛教思想世俗化的代表饰物。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朝代或民族,像契丹人那样崇尚琥珀。琥珀的流行也许与契丹人尚佛相关,因为佛教认为水晶代表佛骨,而琥珀代表佛血。该璎珞是迄今所见最大的琥珀饰件,其外串264件,由5小串257颗琥珀珠和5件琥珀浮雕饰件、2件素面琥珀饰件以细银丝相间穿缀而成;内串69件,由60颗琥珀珠和9件圆雕、浮雕琥珀饰件以细银丝相间穿缀组成。琥珀浮雕饰件纹样主要为龙纹,图案抽象而富于动感。特长的璎珞不适宜日常游牧生活佩戴,多应用于神圣、重要场合。
  玉组佩
  辽代开泰七年(公元1018年)通长14.8厘米
  公元1986年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陈国公主墓出土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佩饰。玉饰为白玉,镂雕绶带纹; 其鎏金银链下挂5件玉坠为青白玉,圆雕双龙、双凤、双鱼等动物形状,辅以莲荷纹。题材为汉文化吉祥物而造型明显异于中原,洋溢着契丹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自然情趣。契丹族本无用玉的传统,在民族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与儒家礼制文化接触,逐步接受、认同并创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玉文化。史载,辽在与中原的战争中俘获了大批工匠,并令其在辽境内进行生产,采取"因俗而治"的政策,使之在创作上没有过多束缚,可以根据游牧生活特点挥洒自如地发挥。不拘一格的辽玉器可能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创作出来的。
  三彩香熏
  辽(公元916--1125年)腹径13.4厘米、底径7.5厘米、高8.7厘米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四德堂乡辽墓出土
  赤峰市敖汉旗博物馆藏
  熏香用具。形制源于唐代金银器--香球,其内放置香料,点燃后香气从镂空处飘出,养神怡心。香熏造型别致,镂空与贴塑完美结合,工艺精湛。契丹民族唐风浓厚,仿唐墓随葬三彩明器而随葬三彩实用器。辽三彩既继承了唐三彩的烧制工艺,又有所创新和发展,通常用黄、绿、白三色组成明丽的色调,犹如深沉的油画。
  中国熏香之俗源远流长,逐渐演变成为香文化。在朝廷及庙宇寺观的各种仪式活动中,都离不开熏香; 在日常生活中,熏香亦成为中国古代文人精致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三彩香熏体现了辽王朝契丹贵族对宋人生活方式的倾慕与模仿。
  镂花金香囊
  辽代开泰七年(公元1018年)囊身长13.4厘米、宽7.8厘米; 金链长9.2厘米; 金环直径1.4厘米; 重40克
  公元1986年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陈国公主墓出土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香囊,自古为佩于身或悬于床帐或车辇上的饰物。内贮犹如"香草之后"--熏衣草类植物,芳香四溢。文献记载: "妇女佩之,则香闻数里"。香囊为唐宋时代常见的女性佩饰,有许多有关香囊的故事,也不乏诗词吟咏,如宋秦观《满庭芳》词云: "香囊暗解,罗带轻分。"此香囊呈扁桃形,镂刻花纹、缠枝忍冬纹也有明显的唐代金银器的余韵。契丹建国辽之时正是唐代末年,积淀深厚的唐文化几乎渗透到其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和文化等各个领域,辽代金银器中的唐代遗风正是反映出这一历史事实。
  鎏金高翅银冠
  辽代开泰七年(公元1018年)冠箍口径19.5厘米、冠体高26厘米、立翅高30厘米、宽17.5厘米,重830克
  公元1986年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陈国公主墓出土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高翅冠是契丹贵族妇女专用的一种冠饰。用鎏金薄银片分片锤击成各部位的形状,并用细银丝缝缀加固而成。冠正面和两侧立翅镂空并錾刻火焰宝珠、凤鸟和变形云纹等花纹。冠顶缀饰有背光的元始天尊像。元始天尊是道教的最高尊神,被称为"主持天界之祖"。契丹人受到中原道教和道家思想影响而形成道教信仰,陈国公主的伯父圣宗皇帝十分熟悉道教教义,其叔父耶律隆裕更是个虔诚的道教信徒。此冠以道教人物为饰即反映了道教在契丹皇族中的传播。
  银丝网络套
  辽代开泰七年(公元1018年) 全长168厘米公元1986年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
  陈国公主墓出土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特制殓衣。用直径0.05--0.07厘米的细银丝编制,由头网、臂网、手网、胸背网、腹网、腿网、足网等七个部分组成。网孔一般呈六边形,纵横相连。穿套于内衣之外,用细银丝将各部位衔接成一整体。银丝网络之外再穿外衣、束腰带、戴面具、套银靴、佩首饰等。具有防止形体散乱的功用。这种风俗与契丹人意识中的祖灵崇拜和灵魂观念相联系,是契丹人相信"形不散则神不离"的结果。也可能是受汉人传统礼制影响而形成,与中原汉墓中的"金缕玉衣"相似,反映了契丹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扬弃。
  金花银枕
  辽代开泰七年(公元1018年)枕后高13.2厘米、前高4.4厘米; 枕面宽40.8厘米、长30厘米; 重820克
  公元1986年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辽陈国公主墓出土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置于公主头下的枕头。由枕面和底座用薄银片分体打制焊接而成。枕面上缘呈连弧状,形同佛像背光,底部焊接上高下低的箕形底座。枕面錾刻昂首振翅、长尾上翘的对凤纹,凤首间錾刻火焰宝珠,下饰如意云纹,花纹鎏金。凤眼神凶猛、钩尖锐,形象似鹫,呈现出浓郁的草原风情。凤纹本是中原文化常见的纹样,伴随着契丹与中原之间频繁的交往而渗透到契丹人的日常生活与思想中。此类金属质地的枕具造型独特,富贵华丽,与中原地区时有发现的瓷质枕具有很大分别,为契丹贵族所特有,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鎏金双狮纹银盒
  辽(公元916--1125年)口径19厘米、高11.1厘米 公元2003年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吐尔基山辽墓出土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妆奁盒。也可作为食盒使用。模压成形。凸起纹饰鎏金,十曲花瓣形口。顶部模压一对相互追逐的狮子,衬饰缠枝花纹,其外饰花瓣纹、云纹、双鸟蝶花纹等。通体鱼子纹作地。盖顶边缘饰折枝牡丹花纹。盒盖和盒身侧面饰缠枝花纹,圈足饰荷叶纹。狮子于西汉自西域传入,被视为祥瑞之兽。佛教对其极推崇,《玉芝堂谈荟》称: "释者以狮子勇猛精进,为文殊菩萨骑者。"以狮为主的组合纹饰作为一种具有宗教意味的装饰纹样随着佛教在辽的传播而为契丹人所崇尚。象征吉祥富贵、繁荣昌盛的牡丹花纹也被契丹人接受和喜爱,并广泛应用于装饰领域,反映了契丹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及其与汉族的文化交流。
  迦陵频伽形金耳坠
  辽(公元916--1125年)通长8.8厘米
  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巴彦尔灯苏木和布特哈达出土
  赤峰市巴林右旗博物馆藏
  耳坠。为手托莲花、浮于祥云之上的迦陵频伽形象。此类 U 形带叶形饰片的耳坠可能由北方的南俄罗斯或蒙古地区传入辽土。"迦陵频伽"作为佛教中的一种人首鸟身的神物,目前最早见于北魏时期的石刻上,主要流行于唐、辽两朝。随着佛教的传入也被广泛应用于契丹人的生活之中。辽代的迦陵频伽形象基本上延续了唐朝花叶形尾的造型,但又有所变化。而莲花纹在佛教教义中则寓意圣洁、美好、吉祥、幸福、圆满。
  金花银靴
  辽代开泰七年(公元1018年)
  靿前高34.6厘米、后高26.8厘米; 口长29.2厘米、宽7.2厘米; 底长30.4厘米
  公元1986年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陈国公主墓出土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此靴为仿实用靴制成的明器,出土时穿于驸马银丝足网之外。由靴靿、靴面、靴底三部分缝缀而成。靴靿、靴面錾刻展翅飞翔的凤纹及如意云纹,纹样上鎏金。靴是有鲜明民族特征的契丹服饰,由皮革制成,与窄袖短衣、长裤相配,轻便利落,便于人们骑马射猎。凡举行祭祀大典,辽代皇帝、皇后要穿"络缝乌靴",即尖头长靴,尤以红虎皮靴为贵。据文献记载,辽道宗皇后萧观音常服即是"红凤花靴"。以金属靴为明器陪葬,显示出契丹民族鞍马生活的鲜明特色及对礼俗所产生的影响。
  未完待续
网站目录投稿: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