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毅是战国后期著名军事家,也是燕国能够崛起的首席功臣。当时乐毅辅佐燕昭王,统领燕军和其他五国接连攻破齐国70余城,从而创造历史,也是古代战史中以少胜多最著名的战役之一。算是为燕国报了当年齐国伐燕之仇,不过等燕惠王上位以后,乐毅却被频频猜忌最后只能转投赵国。其实从战绩来看,乐毅也可以算作是战国时期的一大猛将,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乐毅的一生,一起来了解下吧。 今日的北京,先秦时代只是北方一个偏僻的小国燕国的都城,名蓟。蓟,这种草满身是刺,但这种刺又不是非常强硬,这很像燕国的性格,老出产各种刺头,喜欢挑事,但又扛不住大事。后人综之曰"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好听是好听,细思我有点想笑。 当初,燕国被齐国破国,老燕王被杀死。燕昭王即位后广求人才,改革图强,以洗国耻。大臣郭槐向他提出了一套很洗脑的引才进阶理论:大王若以面东、面南、面北、面西不同之礼迎接人才,就会分别得到厮役、人臣、朋友、师傅不同含金量的人才,就看大王的态度了。 燕王被他说动,于是尊郭为师,筑"黄金台",以吸引天下贤士——可见那时,人们对礼遇的认真,对被君王尊重的看重,那也是对自我价值的尊重与追求。正是在这样"以礼为媒"的吸引下,一批人才来到燕国,受到重用,其中就包括从魏国来的使者乐毅。 (一)乐毅将军为燕国效劳简记 乐毅,赵国人,很贤能,擅兵法,被举荐做了官,又因避赵国内乱到了魏国。魏国是乐毅祖辈住过的地方。乐毅听说燕国正在向天下招贤,名闻四方,就以魏国使者的名义到了燕国,受到燕王以"亚卿"之礼厚待,予以重用,言听计从。 乐毅的一生,就是这样,因为燕昭王,从此与这个出使之国结下了深缘。从"昭"这个谥号,也可知燕昭王本人的魅力,对乐毅产生的臣服之心。后来的"生死一知已""两表酬三顾"等典故也是这样,因知遇之恩而报答一生。 齐湣王,从他死后的谥号可知他结局不好,湣,谥号同"闵",古同"悯",怜恤,哀伤之意。但在他为王之初,却是继承强齐霸业,握着一手好牌,打败过秦楚赵魏等好几个强国,版图大扩,还曾和强秦争称过帝号。齐湣王因此变得骄横自负,对内对外渐失人心,成为公敌。 乐毅看清形势,建议燕王说服了诸侯联合伐齐。乐毅于是以上将军的身份,率领燕、赵、楚、魏、韩五国军队攻进齐国,拔城掠宝。逃难的齐湣王被楚将"抽筋"惨死。其他四国军队获胜撤兵后,乐毅继续率领燕国军队进攻齐国没有被攻下的地方,只剩莒、即墨两城围攻了五年还没攻下。 这时燕昭王死了,燕惠王即位。坚守即墨五年的齐国名将田单得悉燕惠王为太子时与乐毅不和,就使用反间计挑拔起他对乐毅的怀疑心。燕惠王换掉乐毅的主帅之位,召乐毅回燕。乐毅害怕受到和商鞅等人一样被杀的下场,就逃到赵国安身,被赵王封为望诸君。 田单看到乐毅被撤换,大喜,就集结军民士气,运用奇兵一举大破燕军,尽收失地,恢复齐国。燕惠王这才后悔逼走乐毅,以致大败。又恐乐毅趁着燕国危难带着赵军来攻,就写了一封明含歉意实问其责的书信给乐毅,我总结的大意是: 先王举国,委付将军。将军破齐,天下震动。 我刚即位,左右蒙蔽。将军弃燕,何报先王? 乐毅因此回复了一封受到历世传诵的著名书信《报燕王书》。 (二)乐毅将军《报燕王书》的简解 书信第一句话,智慧地回答了燕王的责问之意:既然燕王承认受到左右奸臣的蒙蔽,我当然不能乖乖顺从那些奸臣的意思返回燕国,让燕王的明察和先王的正义受到损害,只能遁逃。 然后再委婉道来,说教燕王以事实真相与大义。 这封信,我闲暇之余粗读过很多遍,没有刻意想去背诵,但它整篇表达的委婉有节,外柔内坚之意,让人印象深刻。它所讲述的为人处事的原则精神,已经深得我内心的认同。比如下面几句话,是被我划线的重点: (1)"贤圣之君不以禄私亲,其功多者赏之,其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 译:贤明的君主,不会用公禄来偏爱私亲,而给予功劳多、才能相当的人。考察才能然后授予合适官职的,是成功的君主;考量操行方才决定结交的,是重名的士子。 释:前一句说的是君王的行赏用人原则,后一句说的是一个君子要重视操行,实际上指也包括燕王自己要重视操行德守,方才能让臣下悦服跟从。 (2)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 译:善于做事的人不一定能做成事,善于开头的人不一定能够把握结局。 释:后面举例说伍子胥很有才干,最初知遇阖闾得以建功报仇,后来夫差上位却被裏囊沉江,就是因为他遇上不同的君王,却没有先见之明,以致被杀还不醒悟自己有错。乐毅我不想步伍子胥后尘,回燕很可能受死,离开燕国是很明智的。 (3)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 译:古代的君子,和别人绝交后口里不会说出恶毒攻击对方的话语;忠臣一旦离开其职位,就不会再去考虑个人留下什么样的名声。 释:乐毅我离开了燕国,不会抱怨燕王,也无意为自己洗清所谓逃遁的罪名。这一句最好的表现了乐毅高洁的情怀,既谦虚委婉,又阔朗豪气。 整篇书信的确做到了没有直接指责燕王,比如最后一句"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不察疏远之行",也是转指到"侍御者"头上,保持了对燕王无条件的尊重,这是臣之于君王的礼,也是乐毅对老燕王知遇之恩的不忘。 事实上,燕惠王收到这封复信,是由衷释然,尊重乐毅,并恢复了乐毅的儿子的官职。由于自己的儿子等亲人还留在燕国,乐毅后来也是多次往返于燕赵之间,与燕惠王交好,为两国客卿,最后死于赵国。他的命运,因他自己的主动努力而扭转,和商鞅多么不同。 乐毅能有这么高的信望,也是因为民心所向,这与一件攸关天下苍生的事情有关。 据夏侯玄记述,乐毅率军围攻莒、即墨五年没有攻下,是因为不忍燕、齐兵士最后血刃相残,不忍害加于城中百姓,所以没有发动屠城战斗。 这一仁心仁举传遍天下皆知,强燕国而废人道,非乐毅之所为。他本想以德感化收服田单,奈何燕国宫内生变,他功败垂成。如果这种传闻是真的,那乐毅独立而伟大的人性,真是世所罕见啊,这才是诸葛亮自比乐毅的主要原因吧,而不是因为乐毅统率六国军队攻破齐国的军功。 (三)学习乐毅将军的为人处事 我初闻乐毅之名,是小时读《三国演义》,诸葛亮居卧龙岗时就自比管仲、乐毅,那时还不知乐毅是何方人物。《三国志》中也说诸葛亮"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想来乐毅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古人吧。 再识乐毅,是后来读《战国策》与《古文观止》,里面都单列乐毅的《报燕王书》,可见其重要。三国时代无比景仰乐毅的杰出人物不仅只有诸葛亮,还有曹操,乐毅和蒙恬一样是能让曹操每次读他们事迹都会怆然流涕的两个古人。曹操和诸葛亮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有很多先贤们早已在前面树立了伟大的偶像标杆,行为世范啊! 这次再读《史记:乐毅列传》,我如受先师之教,其中感受最深的,还是他教会我怎么保持礼让,与人平和地分手。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里,总会遭遇与别人的不和,争吵,分离,产生难以遏止的愤怒,还击。每当这个时候,我觉就就应该接受乐毅的教诲,收敛脾气,以谦逊和包容的态度去对待那些对我们不好的人,让我们受到委屈的人。面临激烈矛盾时,保持理性与礼节,不粗暴报复伤人,这才是可以与古代君子并行的荣耀。 我们都习惯了轻易分离,却没有学会好好告别,这一句话对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讲得非常真实。懂得乐毅将军的经历,能在一个复杂的世道把各种事情处理得这么到位,就能明白,不论我们面临的情况多么糟糕,什么原因导致相互关系走向破裂,也绝不要轻易做恶言伤害的事,更不要挟着私怨走向卑劣的报复。以礼相待,谅解包容,永远是这世间最具人性温暖,也能有效化解积怨的社交手段。如果能做到象乐毅将军那样待人处事,就不会有人嘲笑我们的国民劣根性"一人是龙,三人成虫"了。 人生欲成事业者,更须得谨记象乐毅将军那样,以礼始,以礼终,方能成就事业——不过惭愧的是,我自己恰恰做不到这点,自以为是经常占据了我的内心,这恐怕是我为什么至今无所建成的主要原因吧。 回头再看,其实乐毅将军自己,不就是他说的那个身处乱世却能做到"善作也能善成,善始也能善终"的完人吗?虽管仲,在这些方面也不能超过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