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鲛鱼肉多刺少,肉嫩味美,民间有"山上鹧鸪獐,海里马鲛鱼"的赞誉。起食用方法多种多样,既可鲜食,也可腌制。鲜食时可清蒸、油炸、抄鱼片等;若用鱼肉煲粥或煎煮为汤,则色味清美,甜滑可口。 马鲛鱼的营养价值-马鲛鱼的做法 马鲛鱼的营养价值 马鲛鱼肉质细嫩洁白,糯软鲜爽,营养丰富,尾巴的味道特别好,物美价廉。素有"鲳鱼嘴,马鲛尾"之说。马鲛鱼原产地新西兰。在每年入秋后,在我国频繁活动于东海、黄海和渤海,常在湛蓝的涛波里,形成青灰灰的一大片,一拨拨激起水花,景象蔚为壮观。 马鲛鱼属近海温水性洄游鱼类,鱼期:4-6月由于以鱼虾等水生动物为食,故马鲛鱼生得浑身肥满,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海产优质鱼类。据分析,每百克鱼肉含蛋白质19.1克,脂肪2.5克,并含多种维生素等。 马鲛鱼胆固醇含量低,富含提高人脑智力的DHA元素和大量蛋白质、氨基酸以及钙、铁、钠等微量元素,还具有提神和防衰老等食疗功效,常食对治疗贫血、早衰、营养不良、产后虚弱和神经衰弱等症有一定辅助疗效。 马鲛鱼肉多刺少,肉嫩味美,民间有"山上鹧鸪獐,海里马鲛鱼"的赞誉。起食用方法多种多样,既可鲜食,也可腌制。鲜食时可清蒸、油炸、抄鱼片等;若用鱼肉煲粥或煎煮为汤,则色味清美,甜滑可口,尤其是鲅鱼氽丸汤,那真是丸香、汤鲜、味美的海鲜一绝,更是四季皆宜、老少皆宜、中外皆宜、食客同赞的人间美食。隔夜马鲛鱼不适宜食用,以免中毒。 马鲛鱼的做法 香煎马鲛鱼 材料:马鲛鱼400克; 调料:花生油、姜末、白酒、盐; 做法: 1、取冰鲜马鲛鱼中段,洗净抹干后切1-1.5厘米的厚块,淋少许白酒,腌几分钟。清除余液,抹上细盐(比平时做菜略多,忌过咸),撒上姜末,用密封器皿装好,放入冰箱冷藏室,腌24小时; 2、热锅落油75亳升,至中高温。鱼块清除姜末,一片片放入锅内,猛火煎1分钟后转小火,煎至焦香泛黄,转面如法煎制; 3、从锅缘淋入少量水,以免鱼肉失水过多。表面煎干后装盘; 特点:外焦里嫩,肉质细密,鲜咸香滑。不添加任何多余的调料,以素面朝天的姿态,凸显原汁原味。 马鲛鱼饺 主料:鲅鱼300克,肥膘肉150克,荸荠100克,小麦面粉250克; 辅料:韭黄20克; 调料:姜3克,盐5克,味精1克,胡椒粉2克,淀粉(豌豆)10克,香油10克,鸡蛋75克; 做法: 1、将马鲛鱼肉洗净去骨,再去掉鱼皮,把鱼肉切成粒。肥膘洗净蒸熟后切成细粒; 2、把马蹄、韭黄分别切细粒; 3、随后把马鲛鱼粒放入盛器中,加盐、味精、胡椒粉、姜末、少许水拌和; 4、加入淀粉拌匀,再加入肥膘粒、马蹄粒、韭黄粒拌和即成马鲛鱼馅; 5、将面粉、盐2克、水30毫升、鸡蛋混合在一起,揉搓成面团,再将面团分小块,再擀成面皮,备用; 6、擀好的面皮中包入馅,捏好,包成饺子,以常法煮熟食之。 马鲛鱼的简介 马鲛鱼又称鰆鱼,俗名鱍鱼、竹鲛、串乌,闽南语称土魠鱼,江淮地区称马(皋)高鱼,山东地区称为鲅鱼。 在自然环境中,鱼类具有特别的色彩和斑纹,或者体色与周围环境一致,达到隐蔽自己的目的,或者迷惑敌人或猎物,以保护自己或偷袭猎物。生活在海洋中上层的马鲛鱼,它们的体背色深,多为蓝黑色、深蓝色或深青色,而腹部色淡,为银白色、白色或淡黄白色,这种颜色称为消灭色。如果从上往下看,由于鱼体背部在自然光下与海水的颜色相一致,所以虽则离鱼很近,也不易辨别。从鱼体的下面向上看,鱼类的腹部和水面的颜色以及天空的颜色很相似,难以区分。 马鲛鱼体长而侧扁,呈纺锤形,一般体长为25~50厘米、体重300~1000克,最大个体长2.28米,重168斤以上。尾柄细,每侧有3个隆起脊,以中央脊长而且最高、头长大于体高、口大,稍倾斜,牙尖利而大,排列稀疏、体被细小圆鳞,侧线呈不规则的波浪状、体侧中央有黑色圆形斑花背鳍2个,第一背鳍长,有19~20个鳍棘,第二背鳍较短,背鳍和臀鳍之后各有8~9个小鳍;胸鳍、腹鳍短小无硬棘,尾鳍大,深叉形。 马鲛鱼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产于东海、黄海和渤海,在南海以海南文昌铺前附近海域最为著名。主要渔场有舟山、连云港外海及山东南部沿海、每年的4~6月份为春汛,7~10月份为秋汛,5~6月份为旺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