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这意味着一年里最热的三伏天来到了。有专家提醒,持续高温天气不仅容易使人的身体中暑,人的心理情绪也会产生波动。人们在炎夏季节不仅要预防"生理中暑",也要预防"心理中暑"。那么预防"生理中暑"需要注意什么呢?下面就一起随本站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预防"生理中暑"注意饮食和物理降温 据医师介绍,中暑是人体不能适应炎热环境的结果。尤其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生理中暑和"心理中暑"的比例都会急剧上升。另外,中暑的发生也与人的劳动强度、体质和营养状况有关。 医师说,要预防人体生理中暑,除了注意防晒保护、减少户外活动时间之外,在饮食和物理降温方面也有许多讲究。饮食方面,市民可以在暑天里适当喝些冷饮、凉茶、绿豆粥、凉瓜粥或者吃西瓜等,吃一些可以消暑降温的水果。但是,喝冷饮消暑时要注意控制食用量,比如雪糕或冰淇淋不要在同一时间段里连吃几个,这样会对人体的消化道造成很大损害;婴幼儿、老年人以及一些正在患病的人不能喝冷饮,冰冻过的饮料要等解冻之后才能喝。而且,任何人都要注意暑期的饮食卫生,千万别吃腐烂变质的食品。 物理降温方面,最近许多人在居家和办公室使用空调的频率相当高,但一定要注意空调的温度不能太低,最好调在26℃,低于26℃会损害身体健康,也浪费能源;空调房间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使用中央空调要注意定期清洗制冷器上的管道;刚从户外高温环境回到空调房时,特别是人体大汗淋漓的时候,千万不要对着空调的出风口吹冷气,或用冷水冲凉;去公共游泳池游泳时要注意池水的卫生状况。另外,暑天健身运动要注意时间和方法,应选择在清晨和傍晚以后做运动,且运动量要适当控制。 预防"心理中暑"注意睡眠和心态平和 据医师介绍,高温天气对人的心理情绪也有很大影响,尤其是性格内向但又十分要强的人,更容易出现"心理中暑"。"心理中暑"在临床上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一是心烦气躁,爱发脾气。比如常因鸡毛蒜皮的小事,与家人或同事闹别扭;二是思维紊乱,记忆力下降,经常丢三落四,不能安下心来思考问题,自己感觉头昏脑胀;三是情绪低落,情感淡漠,对事物缺乏兴趣,对人缺乏热情,觉得日子过得没劲,工作没意思;四是行为古怪,反复无常。心理中暑对人的心理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比如,生气发火会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甚至引发猝死,对老年人和心脏病患者威胁更大。 医师建议,首先每天晚上要减少娱乐活动或看电视的时间,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以便保持心态平和,"心静自然凉"。其次要注意改善居住环境,保证室内通风,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清淡,及时补充因流汗过多而失去的水分,在睡眠和营养方面遵循夏季的养生之道。如果你对外出突发中暑该如何进行急救等有关疾病急救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本站中暑急救安全常识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