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以心理学为基础重视主体感知努力提高语文教学


  摘 要: 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涵之一,在语文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中,以心理学知识为基础,把握学生心理特点,重视学生心理感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从而完成语文教学目标。
  关键词: 感知;语文素养;独立学习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语文素养是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概念。这里的"素养"具有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个体性层面,也就是常说的学习主体平日的修养即学识、造诣、技艺、才能、品格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二是适应性层面,这里的适应包涵了学习主体所拥有的比较稳定的基本适应学习生活和时代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是目的性层面,也就是说我们语文教育教学需要加工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而要实现学习主体语文素养的提高,那就语文之道落实在教学过程中,"从存在形态上说,教学是师生之间的特殊的交往。"在这种交往过程中,教师处在比较主动的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组织、引导这种交往过程,必须重视学生的感知,关注他们的个性表现,注重心理成分的研究与探索,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感知和个性的心理学概述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相互关系的整体的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从感官获得知识,而且也需要通过感官所产生的感觉、知觉不断地与周围环境保持直接的联系,避免信息不足或不必要的信息所造成的心理不平衡。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通过阅读,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这里由品味、感受、发展、领悟、探讨、形成和树立、自主、探究、合作组成了语文教学过程和特殊交往的全过程。品味、感受、发展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感知的初级体验;领悟、探讨、形成和树立是学习语文的社会延伸和感知的高级体验;自主、探究、合作是语文学习的手段各过程,也是适应社会、时代必需和生存需要。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心理感知,注重个性培养,充分利用学生心理特点施教,提高课堂成效。
  二、重视学生心理感知,组织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是受教育者在教师的引导下,以现行语文教材为基础,有计划有目的地积极主动发展自己,使自身的发展水平逐步达到培养目标要求的过程。结合心理学、受教育者心理特点,设计教学活动,有效促进受教育者语文素养的提高,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笔者依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探索,认为有效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准确把握学生心理特点,结合他们熟悉的生活、社会环境,创设学习需要的情境,在"读"字上做文章,引导学生主动感知,形成对文本的初步品味和领悟,进而在学习过程中有独到的见解,而非人云亦云。现在教学辅导类材料多如牛毛,师生均可以随意接触到,有时学生手中的资料还比教师的资料全面,于是部分教师就感慨:"现在的老师难当,语文难教。"其实在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时,不要过分迷信所谓的"解读"或教师用书或参考,在充分的解读教材的基础上,形成属于自己的"果实",并利用自己的解读过程设计教学活动,注重过程而非结果,认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新的解读结果时,我们的教学活动就有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也就不会出现"难当难教"的局面了。如在鲁迅的名作《祝褔》的教学设计时,上课前有意识的让学生上街观察乞丐,并把观察结果写成200~300字的短文,上课时先让学生交流,选出优秀的在全班展示,然后让学生快速阅读《祝褔》全文,从文章中筛选出相似或相近的内容,归纳在黑板上,并提出问题:"他们(祥林嫂和现实中的乞丐)是怎么变成乞丐的?"(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经过讨论学生很快就发现了现实中乞丐和祥林嫂成为乞丐的不同之处,进而主动开展了成因分析,最终得出了祥林嫂成为乞丐并最终走上绝路是因为封建礼教的无情摧残。在这个教学活动的设计中,充分的利用了学生感知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社会阅历等综合分析并得出结论。课后学生普遍表示,原来语文和社会是这么样的近,于是又引导学生阅读《白毛女》剧本,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品味、领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形成了自己的文本解读方法,做到了学有所得,一举多得。
  所以说,教学情境的创设,没有固定的格式和样板,只要教师利用自己的心理学知识,准确把握学生学理特点,结合他们熟悉的环境和教师自身对文本的理解去设计,一定能事倍功半。
  其次,以学生感知结果为核心,体现学习主体,在"听、说"二字上做文章,积极开展多元化研讨,相互学习、相互影响,促进对文本的品味、领悟、探究,在合作中提高,形成共识,促进共同进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提升语文素养。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探究这一环节却大多停留在形式或教师主观下,造成学生在实际学习中没有得到探究的好处,并不怎么欢迎,被动参与或当旁观者。究其原因是在设计和实施环节中没有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而是以固定的结论或教师的理解为核心,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因此,语文教师在设计实施教学时,一定要树立学生主体第一的教学理念,以学生感知结果为核心,积极开展多元化研讨,这样学生在研讨过程中想的是自己的见解,说的是自己的认识,讨论交流的是自己的见识,当然结论也就是学生自己的结论,其研讨积极性、参与意识必然得以提高,探究就不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中,在未读课文之前,就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并要求学生选取生活中映象较深的1、2件事进行交流分析。由于讨论的内容就是学生自己的事,自己的感知,探究的气氛热烈,交流时都能有感而发,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结论是五花八门却很现实。然后带着这些结论去阅读全文,对文本的理解也非常的到位。这也就说,语文教师在组织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心理感知,以此为核心,组织探究活动,突显学习主体,促进语文学习的社会延伸和感知心理的高级体验,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与合作,形成适应时代社会的语文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再次,突出学习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促进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的提升。常言道,"文学即人学"。说明语文学科同各学科相比,是最贴近生活的一门课。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经常以自己为中心设计实施教学,怕学生这也不会,那也不会,于是把学生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来做,成为"保姆式"的老师,恨不得把所有的东西都教给学生,最后教师自己累得半死,而学生却不领情,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特殊交往中,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东西。所以说,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摒弃"保姆"理念,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大胆的放手,树立"自己的事自己做"的观念,对于文本中的显性信息的学习把握,如文章背景、作者信息、基本的文体知识、课文注解及所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知识等显性信息的学习,由学生自己完成。这样做既关注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有利于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提高。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的心理感知,以学生对文本的品味、感知、领悟为核心,组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成长,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社会的发展和个体的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世富.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10
  2 张广君.本体论视野中的教学与交往.教育研究,2000.8
  3 张彬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分析与实施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网站目录投稿:幻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