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玺起源极早,谢肇淛《五杂俎》卷十二物部云:"三代之为信者,符节而已,未有玺也。周礼九节,玺居一焉。玺亦所以为节。郑康成谓止用之贷贿,盖亦用以钤封,恐人之伪易也,称印而已。"最早的印玺为铜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早在春秋中期,印玺已应用于社会活动中。人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印章大多是战国古玺。战国时的印章,称为"玺"。战国私玺形状较官玺小,适宜佩带;以方形为主,还有各种不规则的形状,内容除姓名、官职外,还刻有吉语和生动的动物图案以及大型烙马印等等;材料上有金、玉、陶等。秦代建立起来的印章制度,到汉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并奠定了玺印"盛于汉"的历史地位。汉印种类繁多,显现出方正、质朴、平和、博大的整体风貌,汉印的特点是容量大,在金、银、铜、玉、石等各种材料上,印工用琢、铸、凿等多种制作方法,让印面产生不同艺术效果。魏晋南北朝篆刻承汉印之风,但趋于瘦挺方直,率意为之,不及汉代印章精整严谨,沉穆雄浑。魏晋南北朝官印各朝均有定制,印材仍为金、银、铜、玉纽,除龟纽、驼纽、鼻纽、瓦纽外,出现了辟邪纽。其时最具特点的印章有四种:多字印、多面印、悬针篆印和朱文印。隋唐至宋元,是中国印章艺术的相对低潮时期,官印存世极少。印玺有阴文、阳文之分,古代印章大多为阴文。 ping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