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青少年肥胖对心理有哪些危害


  青少年肥胖对心理有哪些危害?据统计:我国中小学生的肥胖率是5%-7%,北京甚至达到15%-17%,小胖子越来越多,"减肥"这个词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校园里,肥胖越来越多的趋向年轻化,青少年塑形减肥也正成为一个日常上的课题。
  肥胖对心理的危害肥胖潜伏着许多近期和远期的危害,它将会给心理发展带来不良后果。与正常体重青少年相比,肥胖青少年显得体态臃肿、动作笨拙,一活动就多汗、易疲乏、气喘吁吁,安静时易磕睡等。
  肥胖青少年的活动不灵活,在集体活动中经常受同学的排斥、嘲笑,为保护自尊心就极少参加各项活动或拒绝参加,同时,肥胖青少年逛街买衣服,往往难以买到合适的时尚衣裤,裤子更是紧绷,在当今苗条年代受到嘲笑,久而久之形成自卑、退缩、依赖的心理和行为上的障碍。
  另外,由于肥胖青少年大多不喜好运动,又缺乏应有的体力劳动,因而全身免疫力水平大多低于正常青少年,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以及各种感染性疾病。
  极度肥胖的青少年还会因皮下脂肪过度增厚,限制自身胸廓和横膈的发育与运动,致使肺通气不畅,甚至会发生心力衰竭症状。
  临床上发现,相当一部分的肥胖青少年由于脂肪在局部堆积十分严重,可造成外生殖器异常,如男性阴茎相对短小,女性不能展露外阴,加之大腹便便,可能会对他们成年婚后的性生活造成障碍。
  心理学家认为,肥胖症的倾向常始于幼童时期。有时父母双亲都肥胖或消瘦,因此总不自觉地给孩子多吃东西,胖的父母希望孩子像自己一样,瘦的父母希望孩子消除瘦弱感。由于孩子往往在患病时体重减轻,父母亲常鼓励孩子长胖,因为他们认为胖是孩子健康的象征。
  在孩子幼童时期,父母对孩子的良好行为的奖励或不良行为的惩罚多以提供或剥夺美味食品为主,这在孩子的心理上形成了一种定势:若要赢得父母的抚爱赞扬或避免处罚,就要"多吃"。结果这类家庭的孩子往往进食量大,进食速度快,爱吃含淀粉多的甜食,吃零食多,因而摄入的热量高于身体需要量,长年累月,大量的热能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导致肥胖症。
  行为心理学家发现,得肥胖症的人往往是那些将饭菜吃得精光的人,也就是不管实际需要与否,胖子一般总是把面前的食物都吃得精光。例如给胖子们一份超量的饭莱,他们也会吃光,假如给予的份额较少,他们吃完就不主动添加了。而正常人却不是这样,如果给他们吃的东西比平常多,他们很有可能会留下一点,反之则要求再添加一点。
  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了一种十分有趣的现象,即正常体重的人通常是靠身体内部的线索(如胃的感觉)了解自己是否饿了,并依据体内状况控制吃饭时间和进食量,而肥胖症患者则根据身体外部的、环境中的因素来判断自己是否饿了,并以此决定吃饭时间和进食量。有一项对比研究表明,胖子和正常体重人对味美或味差食物的反应也有很大差别。实验中给受试者提供味道很美和味道较差的牛奶冰淇淋混合饮料,结果发现无论是胖子还是正常人都更愿意喝味美的饮料,正常人所喝的味道好的饮料是味道差的饮料量的1.5倍,而胖子喝的味道好的饮料是味道差的饮料量的5倍。
  有研究表明,肥胖青少年在疲劳、孤独、空闲、焦虑、抑郁、生活乏味时,主要以食物作为消遣对象,这与正常体重的青少年在情绪低落时主要采取娱乐的心理防御方式有很大差别。50%的肥胖症青少年患有周期性贪食现象,他们常有大量进食的欲望和行动,自己不能控制,进食时速度快且量大,尔后又感到内疚烦恼;如遇不良生活事件刺激,贪食现象更为严重。另有一种夜间多食症,约占肥胖症的10%,多见于女青年,患者表现为白天情绪波动大,有烦恼抑郁情绪,夜间多食,常伴有失眠、口渴、饥饿感。在肥胖症的研究中,有医学专家对490名实验对象测试表明,性格外向者比内向者肥胖症的发病率高4.6倍;情绪稳定性低分(有神经质倾向)者比高分(无神经质倾向)者肥胖症的发病率高6.8倍。
  太胖了怎么办?是吃药、锻炼还是饿着?小胖子要行动,还是要先听听医生的建议。
  太胖了怕别人瞧不起,这也是许多小胖子的烦恼,可有的胖同学就可以有一个好心情来对待肥胖。看来,减肥是需要的,可好心情更重要。
  所以,对那些有点胖的同学一定不要嘲笑,而要象对其他同学一样,给他们关心和帮助。
  青少年的饮食习惯和对于鱼肉类荤腥菜肴的鲜香口味的特别钟爱,导致青少年偏食,过多的摄取脂肪,从而造成高脂肪性肥胖,体重严重超标,成为青少年"无法承受之重"。对于青少年塑形减肥一定要在保持营养的情况下,配合膳食纤维营养餐平衡体内的膳食结构,从根本上改善肥胖体质,达到减肥瘦身的目的。
  不少家长把孩子肥胖的原因归结为"吃得太多",专家认为,这是不全面的。解决青少年的肥胖问题,要围绕"餐桌",从多方面入手。
  家长首先要认识到餐桌知识的重要性。学校里、社会上要系统开设婴幼儿、青少年生长发育知识和科学的营养知识课程,使将来做父母的人能够根据婴幼儿、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特点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和安排饮食。齐建国认为,现在的家长非常缺乏育儿科学知识。
  有些孕妇,希望生一个聪明健康的孩子,使劲增加营养,然而,在胎儿的第九个月和出生后的一个月,是脂肪细胞的发育阶段,这一阶段如果营养过剩,他的脂肪细胞的数量会大大超过正常值,成为肥胖儿。
  其实,餐桌也是课桌,也是一门学问。不少家长根据以往经验,认为孩子小时候胖一点不要紧,"长大了自然就瘦了"。专家特别强调,现在孩子的生长环境已经不同于以前,在很多"易胖食品"的催生下,很容易胖起来。
  家长要把孩子拉回餐桌。家长应该防止孩子的偏食和多食的问题,保证学生饮食结构合理。营养失衡是导致儿童肥胖的罪魁祸首,失衡包括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多。吃多吃少固然重要,关键还是要看吃什么,汉堡、糖饮料、膨化食品……营养结构单一,含有高脂肪高热量,自然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另外,家长对肥胖型体型要特别注意。齐建国介绍说,根据希思·卡特对体型的分类,人的体型可分为脂肪型、肌肉型、骨骼型。肥胖学生主要集中在脂肪型人群里,这种体型的人的特点是:圆脑袋,短脖子,宽肩膀,宽胯骨,四肢相对地短而粗。脂肪型的人如果偏食或者营养过剩,再加上运动不足,非常容易发胖。所以,如果先天是脂肪型体型的孩子,更要特别注意饮食合理。
  除去饮食上的因素,餐桌之外的因素更加重要。肥胖是因为运动不足和营养过剩造成的。为了防止肥胖,孩子们就要经常运动(包括参加体育活动和做家务等),特别是在室外做各种运动更为重要。
  以上就是佰佰安全小编为您介绍青少年肥胖对心理有哪些危害的内容,本网儿童安全教育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儿童安全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本网的内容,以便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
网站目录投稿:冰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