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资治通鉴》第108卷 晋纪30 【原文】后秦主苌寝疾,命姚硕德镇李润,尹纬守长安,召太子兴诣行营。征南将军姚方成言于兴曰:"今寇敌未灭,上复寝疾。王统等皆有部曲,终为人患,宜尽除之。"兴从之,杀王统、王广、苻胤、徐成、毛盛。苌怒曰:"王统兄弟,吾之州里,实无他志;徐成等皆前朝名将,吾方用之,奈何辄杀之!" 【译文】后秦国主姚苌卧病不起,命令姚硕德去镇守李润,尹纬留守长安,并让太子姚兴来行营之中见面。征南将军姚方成对姚兴说道:"现在来进犯的敌人还没有被消灭,皇上又卧病不起。王统等人都拥有自己的部队,最终会成为我们的祸患,应该尽快把他们全部除掉。"姚兴听从了他的话、杀掉了王统、王广、苻胤、徐成、毛盛。姚苌听到这个消息,生气地说:"王统他们兄弟,跟我是同州同里的老乡,根本没有二心。徐成等人都是前朝的有名将领,我才重用他们,怎么能轻易地说杀就杀呢!" 【解析】怎么看都是个自毁长城的例子。后秦并非和平时期,而是在外部强敌威胁中,太子却因为权力斗争却把一群的知名的将领给杀了。站在组织角度怎么都不思议。但是权力有自己的规则,那就是权力安全永远高于组织发展! 1、姚兴做的很对 外部强敌环伺的时候,内部的非己势力就会蠢蠢欲动,要么利用最高领导无暇后顾的机会,割据一方,要么凭借手里的地盘,卖主求荣。所以,内部镇压异动的势力,此时比什么都重要,只有内部稳定了,才有能力去面对外部的敌人,这也就是攘外必先安内的权谋原理。 姚兴面对那些拥有自己部队的将领,内心是恐惧的。这些人不是自己的提拔的,自己也不能够控制,不能基于这些人的道德品质而不怀疑。人都是会变的,因为形势比人强,即使他没心思,他下面的人为了谋取富贵,也会给领导黄袍加身。所以,姚兴提前下手,解决未来的权利隐患。 2、姚苌说的没错 姚苌说的没错,这些人不该死。一部分是他的老乡,一部分是他拉拢的前朝名将。这些人不该杀。不过这是姚苌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的,这些带兵的将领,要么姚苌对其有同乡之谊,要么姚苌对其有知遇之恩。所以这些人听姚苌的。打仗不能没这些人。维护后秦的安全需要这些人。 但是,如果姚苌不在了,面对这个年轻的太子继位,这些人可以说都是叔叔辈的人,手里有资源。新领导对他们也没有恩情,而且也没有足以弹压他们的实力,还没有自身让这些将领足以追随的功劳,凭什么能够让新皇帝控制这些人呢?所以,太子和这群人的矛盾是天然的。 3、姚苌处理手法 姚苌面对姚兴杀了自己的这群大将,也只是发怒对太子进行了斥责而已,并没有做出任何的实质性的处理,按道理,不处罚太子,也得把姚方成这个提意见的人给杀了,最次也要对被杀的这些将领的家属做一些个安抚,但是姚苌都没有做,为什么呢? 姚苌无法处罚太子,因为这次姚兴几乎把姚苌的嫡系力量清楚完毕了。即使是亲爹没有嫡系兵力也无法控制太子。说不定直接就被太子杀了。如果此时杀了姚方成呢?这样做会给即将继位的姚兴抹黑,本来就不太高的威望会更加削减,不利于接班。不安抚家属也是从"君主无过"的威望角度考虑的。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难道不顾组织安全,只从权力安全角度去做事,这样的组织能长久嘛?其实人都是自私的,自己如果权力不安全,很可能立即就会丧命,自己命都没了,组织不组织和自己就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了。所以,人不可能放弃自己的利益去维护组织利益,更何况,老皇帝姚苌一死,这些将领这么多,立即就会各自为战,互相斗争,引发内乱,互相削弱,组织会死的更快。因此,尽管很残酷,但是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把这些人杀掉都是最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