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全方位描述职场遇到的那些事那些人,如何从一个菜鸟转变成主管,从工作心态到工作技能以及为人处世等方面都真实反映了职场打拼生涯,特别献给即将奔赴职场或正在职场奋斗的朋友们。—— 不管我们的家境、学历、能力、外貌如何,不管我们现在的境况有多好有多差,不管我们即将毕业还是已经深谙职场,我想说,努力吧!让我们一起努力。 我是典型的80后,86年我出生在四川的一个很偏僻的农村家庭里,家里境况目前在当地一般。幸运的是,从我生下来的25年来,我们家一直在进步吧:我4岁的时候,家里从那个贫穷的山村搬到镇上;我16岁的时候考上了市里的重点中学,我们家靠着爸妈的努力,又从镇里搬到了县城里。孟母三迁的故事发生在我伟大的母亲的身上,在我叙述这毕业3年的事迹里,我要先感谢我伟大的母亲,25年来,您辛苦了!19岁的时候,我考上了北京的一所211重点大学,学的是土木工程。四年的大学生活,我并不是很珍惜学习,糊里糊涂的在23岁毕业,就职于一家施工行业的国企,一直到现在。 目前任工程部主管,收入在一起毕业的同学中还算可以,考了个二级建造师、造价员证,有个北京户口,今年刚结婚,在申请北京的房子,所以马上要稳定下来了,不想漂泊了,就想转到建筑设计行业去或者去实现我的生活、工作梦想。在此,有咨询土木工程行业的我可以帮助,包括职业、工作、考证、收入、人际关系等等。 我主要分08年7月到09年12月,10年2月到10年12月,11年1月到现在三个阶段。从三个方面论述我的这三年:工作经历(包含工作过程、学习过程、人际关系、升职加薪、考证什么的,是主要论述的)...... 一、2008年7月—2009年底 主要工作经历:08年7月到09年1月做测量员,主要学习阶段,学习测量原理,放样,仪器操作,测量资料,学习如何看图纸;学习如何和人合作,如何与领导、同事、分包有效沟通。09年3月到09年12月做现场工长,负责1.5公里的道路,学习了现场施工的很多经验和合作经验。这一年主要是我工作学习成长的阶段。 工作经历1之工作环境:苦 首先介绍下我的第一个项目吧。项目是一条高速公路,长4公里,宽50来米,有一座大桥,长500米。地点很偏僻,就是那种寸草不生,鸟不拉屎,走兽绝迹的地方,工作环境艰苦,此其一。其二,住现场项目部彩钢房,没有毕业的不知道也应该在工地上偶尔看见过,地板打的C15的灰,时间久了脚一走,就起灰尘;下雨天顶棚漏水,院里面积水,特别是碰上09年夏天雨季的时候,院里积水都淹到宿舍了,深的多达40来公分深,浅的也有10来公分深,当时把我的箱子(里面装的衣服)淹了两次;项目部建在搅拌站和便道旁边,"前四后八"过路的时候房子经常抖动,跟轻微地震似的,宿舍四周经常飘着灰尘;喝的水也是用的自己打的井水,没有经过什么达标检测,我只知道那水是呈轻微的淡黄色。总是生活环境就是:宿舍又挤又乱,灰尘多,用的水不干净,噪音大影响休息,此其二(现在想来,对身体绝对有很大害处啊)。整个项目部,除了项目经理,总工,生产经理这几个大领导住附近的镇上,其余的都住现场。只不过当时还没住现场开会的时候都信口开河的说全部人员都住现场(包括项目经理),我们当时都信了,但事实不是那么回事,大家都明白。项目部40几号人住那种环境里,伤不起啊。这个工作环境一直持续到09年年底。 工作经历2之初入职场:(忍、学、识) 项目经理把我分到了测量部,当时很多同事都分到了商务、工程部、技术部什么的,我当时也想去这几个部门,所以心里多少觉得有些憋屈。测量很苦,在北方寒冷的大风里放样、在寒冷的冰水里测量、在10几米高的柱子上看镜子。当然,你若能得到所谓的"师傅"的教导,那么你肯定学的很快,掌握的东西也会很快。很明显,这次我不是幸运的。我们测量主管(40来岁)和下面的一个30岁的人,都是老江湖,根本不把我放眼里,老是讽刺我:(意思是大学毕业的也不行嘛,干不了活),基本拿我当苦力使,发奖金的时候我还比同来的在其他部门的同事少几百(后来才知道,是他给我扣了),搞得我很气愤。但这一切,我忍了,你们不教我,我可以自己学啊,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学个东西很方便,于是白天我就埋头干活,晚上自己去找些测量方面的资料,从头学起,从高程到坐标,从测量原理到放样步骤,从水准仪到全站仪再到GPS,过了3个多月,我就基本掌握这些原理和操作了。 在这方面,相信很多初入职场的菜鸟都有同感,我就想说,如果碰上不好的直接领导,你就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忍,不管怎么骂,怎么指手画脚,都要忍,因为你的背景资历能力的确比较浅。二是要学,自己坚持学习,不管是偷学,还是向别人请教,学习和进步是你现在唯一的能超过别人的利剑。三是识人,领导们会观察你考察你,你也可以观察领导,平常多跟各个领导说说话,聊聊天,说好听点叫工作交流,生活交流。仔细观察哪个领导对你好,哪个领导是属于你的伯乐,哪个领导有能力和实力,那么就选择他,跟强者学习,你才能成为强者。 工作经历3:部门主管的冷漠、部门刘哥的帮助、同事的排挤 在头半年里,郁闷和进步是我工作主要的写照。测量部主要有测量部门主管、一个胖子(后来成了测量主管)、一个刘姓师傅、我、另外3个大专实习生。测量主管老江湖,对我们下面三个刚毕业的很冷漠,即使我们主动询问,也不肯教我们东西。有一次用全站仪导点的时候,我和另外一个大专生朝他记录的本子上想看一眼记录的数据,他就及时转过身去,不让我们看。还有一次,他跟他以前的同事打电话,只听他对电话那头说:你把你的东西都教出去了,你以后靠什么吃饭啊。我们是不小心听到的,当时我们愕然,原来他打心眼里不想教我们东西。当然,他的这种心情可以理解,怕我们学东西快,超过了他,其实我认为不然,在工程行业,有很多开明的师傅带出去的优秀的徒弟并以此为傲后来还感恩图报的,可能他的想法不一样吧。加上后来扣我的奖金,慢慢底,我在心眼里就比较讨厌他了,没有把他当真正的师傅看。小气之人,当然是成不了大器的。 刘师傅是我们部门的一个比较好的师傅,他为人老实,做事认真仔细(经常教导我们做测量要认真细致),也经常帮助我们几个菜鸟,就是不太擅长交际吧。平常我们有问题都喜欢请教他,他对我的帮助很大,特别是在测量实际工作方面,让我学了很多,可以说,他是我第一个能承认的师傅吧。后来他走了,可能以后都没机会见面了,天涯陌路,我也只能做到每年给他打个电话,至此希望他一生平安。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部门的2个大专实习生,分别称为甲乙吧。很有趣,甲比较老实,但不擅交际,偶尔会学点东西看点图纸什么吧,在三个人当中,我比较喜欢他;乙就让人很讨厌了,属于那种阴险小人那种,表面上在别人面前客客气气,说别人的好话,转过头背着人就说别人的坏话,还经常造谣生事,不过他造谣还比较高明,没有几个人去主动识破他。乙平常特别能喝酒,无所事事,有一次我看图纸,他还凑上来讽刺我,说领导哪用看什么图纸,只要会喝酒,会打牌,会交际就牛逼了,当时我淡然一笑。大家都知道,对这种人,没必要计较太多,不用你出手,时间就会淘汰他(过了1年他被调到另外一个项目部了,听说全站仪仍然不会用)。乙看不惯我平常在不停的学东西,平时喜欢在部门主管面说我坏话,也导致我和部门主管关系越来越坏,当然乙背着部门主管和我们也说主管的坏话,所以这种人,要特别小心。 这几件事印了两句话:朋友相帮,小人相随。 工作经历4:交际、喝酒 世界上最复杂的网络是什么?楼主答:中国的人际关系网。不错,中国的人际关系太复杂了,老祖宗已经把这个玩意研究透了,后人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成为高手。我有一个认识,不知道大家同意否:中国人的智慧大部分用在了政治权谋人际关系斗争上,很少有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上,包括当今仍然如此(很多科学院和大学教授干什么,大家都知道)。所以中国从古到今窝里斗,出了不少的世界级的政治高手、军事高手,而美国300年来却出了不少的洛克菲勒、比尔盖茨、乔布斯等(当然美国也有很多著名的政治家,我这里说的是相对数)。我觉得这两种人的最主要的区别就是:权谋斗争的经验和遗产不能快速的被下一代掌握和发展,基本上是周而复始的在学习和运用同一个东西,能达到上一辈的境界就不错了(估计达到的时候也都是60,70岁的老人了),而科学技术方面的东西一般是以实物形式存在的,能很快的在上一代智慧成果的前提下被下一代掌握、发展、创新,不需要重复去领略,只需要理解就行了。 我只想当一个普通的国民,"喂马、劈柴"、踏实工作、幸福生活。但即使在我们这种国企里,也是斗争不断,我只想说,刚工作的人,一般还是远离拉帮结派,权谋斗争的好,我个人也不善于权谋,甚至有点不擅长于交际。所以很多人喝酒的时候是不叫我的,当然我更不喜欢喝酒,我的酒量那是出奇的小啊。呵呵,大家见笑了。可惜在施工单位,喝酒聊天那是最常见的娱乐和交际活动了。中国的酒文化大家跟5000年文明一样源远流长,很多外国人来中国后受不了酒桌上的那种往死里喝,希望这种观念以后会有所改变,谈事情可以在酒桌上,但不一定要喝到不省人事啊,而且长期这样喝,没有几个到40岁的时候身体还是完好的。我的观念就是,能少喝就少喝,把主要喝的酒留在关键的时刻,这样也让自己的胃啊、肝啊、肾啊活长点。 工作经历5:交际、喝酒2 说说具体的,我在的施工单位,喝酒的特别的多,和业主、和监理、和分包,更多的是项目部自己人喝,单位有能喝白酒2斤以上的2人,能喝1斤以上的大概有8-10个人吧,其余怎么也能喝个半斤八两。我白酒顶多喝一杯,也就是2两,啤酒也就是5瓶的量,所以,我的酒量很小,在酒桌上,我从来都不太主动。施工单位总有这么一种传统,谁的酒量大,感觉谁以后就很牛逼的。以后牛逼不牛逼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喝酒不一定牛逼,不喝酒的在施工单位估计肯定不牛逼,感觉那些领导个个都能喝酒。在这方面,我是最不被看好一类,当然,我也有愿意喝的时候,为了自己的前途,为了重要的事情等等,都愿意喝。我感觉酒这东西,就是能喝酒多喝点,量少就少喝点,没必要去逞强,在酒桌上喝出大病甚至丢命的事情,相信大家也都听说过。喝酒的基准就是:以自己的身体承受能力为限吧。 其实人际交往的方面可以靠很多方式,我就很欣赏西方那种先谈事后喝酒吃饭比较悠闲的方式,不像中国的酒桌,大部分喝酒都很做作,我看没有几个人愿意喝。把别人喝多了,别人不高兴,把自己喝多了,自己难受的很。 工作经历6:工作方面的学习 学习是一生的事情,现在想起来,在学校学习的很多都是理论方面的东西。而真正开始工作的时候,工作方面的学习是最直接最实用的。可能刚开始毕业,连很多办公器材都需要向别人请教,比如打印机、比如办公软件的应用(可能很多人都以为自己在大学已经把word、excel等基础办公软件运用透了,其实不是,我估计大部分只掌握了基础操作),所以,无论工作方面的硬件还是软件,都要学,见一样学一样。学好了以后,你还可以帮助其他人,比如领导,比如新来的同事,这是一个认识交际的方式之一。 现在很多东西在网上可以找到学习教程,我在学全站仪操作的时候,就是通过自学网上教程(无论是文字版还是视频版的)和向部门刘师傅请教后掌握的。这方面还是主要靠自己的自觉和努力吧。在学习中碰到不理解和困难的时候不要着急,要寻求解决方式,向别人请教,实在搞不懂的,可以先放下来缓一缓,很多你没见过的东西以后工作中会接触到的,就会慢慢理解消化了,成为自己的感受和收获。初入职场,学习要纵向横向都要有,比如我在测量部的时候,除了学习测量部的所有东西,也在学习现场施工方法和经验、学习技术部的技术方案、偶尔还了解了解试验室的各种专业名词。慢慢的,东西就懂的深懂的多了。在单位学习的这个东西,可以说完全靠自觉吧,自己不主动,没有人会强迫你进步的。 工作经历7:考试方面的学习 从事一门职业,要想在这方面职业长期发展下去,最好有个相关的职业证书,这在中国以后会是个趋势,特别是在国企(好像目前私企不太重视这个,不过我相信行业以后会越来越规范)。刚开始毕业1年来,白天我主要用于工作和工作方面的学习,晚上一般会花2个小时学习点有关职业方面的东西,探寻以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其实刚开始考证也没想那么多,就想着,自己先考个证吧,多少学点东西,还能显着比别人牛逼点(呵呵,现在看来满足的虚荣心真的没什么)。越深在09年我考了个造价员证,第一科基础课倒是有把握,看了4,5遍,第二科实物老实说我没怎么学过,只学了1个多月,后来同事不知道从哪弄了点真题,练习了两套,把基本概念和基础算法搞清楚了,没想到后来居然冒险通过了,是个小小的惊喜。 我想说,工作了,考试方面的学习可能很少人会坚持,等到了30多岁的时候才知道"证到用时方恨少"。可能有人说,光有证算什么,工作能力最重要,能替老板赚钱才是主要的。其实,我这里没有贬低工作能力的重要性,甚至我自己也支持,工作能力比这些个证件更重要,但这些证件就像一个钥匙,打开你升职和加薪的枷锁,明白了他的重要性了吧。就像考大学,谁都想考上名牌大学,因为名牌大学的学术学习氛围和师资力量的确要好很多。有这么一道"圣旨",有时候可能好使点。 学习的过程很艰辛,很孤独,很寂寞,真的。你想想,你同事在喝酒吹牛逼,在兴高采烈的玩着游戏,在悠闲的看电影听音乐,而你每天或者大部分时间都在桌前灯下孤零零的一个人面对苍白无趣的职业书籍,你想想,那种感觉你能坚持下去吗。所以,坚持很重要。想想自己的未来,想想自己的父母,想想自己的女朋友,她们都在等着你去创造美好的生活,你这么年轻气盛,你不努力坚持,谁去?是男人,就上吧。作为男人,奋斗没有理由,我们骨子每个人都有征服和向往成功的欲望,把自己的潜力逼出来,哪怕是一点点,你也会感觉到它惊人的力量。 工作经历8: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中国是人际关系社会,必须看透这一点,不管自己愿意不愿意去接触人,不管自己是否有背景,都要学会注重人际关系。看看历史上的牛逼人物,一般都有两点,一是众人捧,这样你才有施展自己能力的机会,二就是自己的能力强。 在这方面,我开始是吃亏的,因为我这人性格比较直,有什么事,有什么情绪,当时就在言语和表情上体现出来了。有一段时间我们宿舍的舍友晚上经常在一起打牌,刚开始一段时间我也没在意,后来他们越打越晚,经常晚上开着灯大吵大闹的打到晚上一两点左右,搞的我睡觉始终睡不着,休息不好,第一次我就脾气温和的提醒了他们一下,说大家晚上早点睡吧,太晚了领导看见不好,结果第二天晚上仍然依旧如此,后来我火了,发了脾气,结果第三天就没人在我们宿舍打牌了,我知道,就这一点,我肯定得罪了好几个人(但我也说明下,那段时间正是工作又忙又累的时候,我是实在白天干活晚上睡不着觉精力不支了)。 这几年我的家人和我好朋友都跟我在说这个缺点,我也一直在学着改。现在也还不太擅长处理人际关系,说俗点,就是还不太懂得去讨好别人,去拉拢别人,不太懂得在领导面前树立优秀的形象(最好是领导需要又符合自己的实际想法),不太懂得去建立广泛的群众基础。我总觉得有些人是天生的领导,比如刘邦,有些人是天生的管理人员,比如萧何,有些人是天生的谋士,比如张良陈平,有些人是做实际技术战术方面的,比如韩信。各自的个性和擅长的方面不一样。我个人觉得就是,优点当然越多越好,但太明显的缺点,最好改改或者藏住。每个人都有那么一两个缺点,太过锋芒的时候就要注意了,自己没发现的时候,就谦虚点问问自己的父母、爱人、最好的朋友,最熟悉的人会知道你缺点的,最爱你的人会告诉你的缺点的。 工作经历9:关于态度 其实工作态度和人生态度一样,有一句话不是这样说的吗:态度决定一切。包含的就是你对人生、对别人、对生活、对工作的态度。积极、乐观、勤奋、认真、负责等等都是后天可以养成的态度。 领导教给你的事,我个人观点是超时按质按要求完成,注意,是"按质按要求",不是超质超要求。超时,可以显出你的积极的工作态度,当然完成之后交给领导之前,最好自己先检查个一两遍,别拿去让领导挑出来很多的毛病。那又为什么是按质按要求呢,因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领导的要求就是那样,你就要照着去办就挺好。你可以在这件事或者这个任务上有自己的想法,但不要没经过领导允许就私自往上面加,因为,第一,你可能是菜鸟,或许你的想法在领导眼里根本不成熟;第二,有些领导很讨厌别人侵犯他的权威的,你现在资历尚浅,给领导留个好印象可能比你冒险加个建议更实惠。可以有想法,但不要轻易说出来,更不要轻易去实践。马云不是有一句话吗:想来我公司工作的人员我很欢迎,但你刚来的时候就提出各种各样的意见,我会请你走人,但如果你在我公司工作1年两年以上再提出建议的话,我会洗耳恭听。个中深意,仔细领会。其实这是一种负责的态度,对公司负责,对自己负责。 工作经历10:关于态度2 话说一句:态度是一个人的长期行为和言语表现,但也要学会"临场发挥"。 前半句是我个人的体验,后半句是我向别人的行为中学习来的。 态度不是说出来别人就信的,态度也不是自己心里想想就有效果的。所谓长期行为和言语表现,就是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只要你健康,只要你有能力,你都要表现一个良好的态度,积极的行为,不要只在心理想:下次开会的时候我一定要提个有水平的问题,下次领导交给我的任务一定要好好表现。结果每次都没有胆量和勇气去在会上发言(在开会前也没有精心准备),领导交给你任务的时候也搞的一般般而已。我在刚开始半年多里,项目部开会,我是坐在角落里一个安静的听众,但我也没有因为我没有发言的机会,而呆呆的坐在那里,拿个笔杆子笔记本装装样子做会议记录。我想既然我不能发言,那就好好听听别人是怎么发言的,如何用语,如何安排一二三,如何安排逻辑,如何礼貌的打断别人的汇报(必须打断的时候)等等。后来慢慢的,部门领导都请假回家的时候,我也偶尔有机会了,领导就让我讲讲测量部有什么事情不,有没有需要项目部提供帮助的,我想,这就是机会吧。所以几乎每一次我都精心准备一番:看一看最近的图纸是否有问题,总结一下这一周的测量工作,询问一下其他部门最近是否有需要测量部提供资料或者帮助的地方等等。到后来我调到现场去做工区经理(说好听点哈,不好听点就是工长,可能领导也看我在会上讲得头头是道,这和自己是否熟悉图纸、熟悉技术方案、熟悉测量方面的技能有关系,平常把基础打好吧)就有了更多的发言机会,因为每次开会领导都要每个工长总结一下过去完成的工长和汇报一下下周的工作计划。其实开会发言能锻炼个人的演讲能力和心理素质。所以我劝还在大学的学弟学妹们,抓住每一次公众发言机会,口若悬河的说吧!呵呵. 所谓"临场发挥",我讲的就是当领导在的时候,你要厚着脸皮表现,当然是在你熟悉工作的时候。这是我看到别人这样做,我觉得有道理,现在也在慢慢学,因为我感觉跟个人性格有关。很多心眼实在的兄弟不善于表现自己,感觉不好意思。在你已经熟悉工作业务后,尽量表现自己吧,做到事半功倍。我们单位上就有一个人:特别能说,嘴巴上功夫那是没人能出其右,领导去工地查看的时候,更是一个劲的装着在干活,赶紧往忙的地方凑,表现出自己的兢兢业业,但这个人平时比较懒,说话爱吹牛,后来还是没怎么样。但有段时间,就有些领导就说了,说每次去工地的时候就看他在忙的很,感觉他很负责很认真啊,当然有人给说了他的真话。我只是在想,要是一个平时就比较认真负责的人,再在这些个"关键的时候"表现下自己,是不是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呢。 写下我剩余的工作经历 2010年年初,我们又承接了另外一个项目,这个项目比较大,在郊区,总共近6公里,有一座桥梁,长800来米,有一个涵洞,剩下三段路(被涵洞和桥梁隔开),共长5公里多,属于市政道路,管线比较多。我负责管那座桥梁,当然我下面还有2个人。老实说,桥梁在上一个工地我已经比较熟悉了,但市政管线施工是我第一次接触,所以也学习了很多东西,有很大的收获。这时候我们换了一个住的地方了,环境稍微好点,走10几分钟就能去一个小超市买到日常用品。住的也稍微好点,没有那么大的扬尘,喝的水也是接的自来水。在夏天的时候还是加班了好几个月的,24小时施工,那几个月还是感觉比较累。添上一句,2010年6月份,我涨工资了,领导给我涨了900元。 2011年:这个工程的绝大部分都是2010年4月份开始到2011年10月份完成的,像这两个月都是在进行一些剩余的辅助工程了,比如分隔带、路缘石、雨水井什么的。我负责的桥梁在今年4月份完工,足足干了1年,从打桩、承台、墩柱、系梁、支座,再到上面的架梁、桥面铺装什么的,看着大桥"步步高升",心里也还是蛮有成就感。整个大桥施工的过程中,也没有出什么大的安全和质量问题,桥梁提前1个多月完工,领导给了我和另外2个工长一点奖励。今年6月份的时候,工程部主管调走了,过了几天,领导就让我当工程部主管,管工程部主要事务,另外分管一段近1公里市政管线施工和路面施工。7月份的时候,我的工资涨了,涨到了公司规定的部门主管的岗薪,一直到现在。 工作体验11:稳重,充分有效的交流,理解别人,团结合作 在管桥梁这段期间,很多事情都是我自己独立计划和完成,所以免不了自己出一些错误和拿不定注意的时候,反正我的感觉就是,干活不是虚的,不能冒失的吹牛什么,自己拿不定注意的时候,就要向别人请教,或者大家一起商量解决事情,充分的与大家交流沟通,分享你们都知道的信息。干工程的一定要稳重,这是工程人员和以后百姓生命安全的大事啊,所以我一直不敢掉以轻心,加班那几个月,还经常睡工地边的工棚里,一有事自己可以马上出去解决,搞的自己很脏很累,当然工程也有了很快的进展。在这期间,我也和我一起管桥的同事出现过一些摩擦,大家因为意见的不同而起点争执是很正常的,我们也需要理解别人,不要把工作上的事情强加到个人情绪上。 当时另外一个段的工长吧,就是经常在别人面前抱怨其他人,数落这个数落那个,其实我一直想对他说,多多理解下吧,相互包容下,就过去了。后来我一想不对,像他这样的可能听不进去我的话,很有可能在背后也给我一定黑帽子戴,还是算了吧,是死是活都是他自己的命运。结果那人在这干了5个多月吧,领导好像就向公司打报告了,以他已经完成任务为理由把他和平的派遣到公司另外一个工地了。所以我建议大家平常还是要多干活,少去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其实很多时候一些摩擦都是正常的,但你不要因此而去诋毁别人,这样败坏的不是那个人的名声,而是你自己的名声。大家都不是傻子,你在背后说别人坏话,听者(即使他是你所谓的好朋友)也会想会不会在背后也说他的坏话,久而久之,就没有什么人愿意接触你了。而且没有不透风的强,有些人比你居心更险恶,你对他说的第三者的坏话,他可能转身就把你卖了。让你们之间相互斗争,他可能从中谋利。在一个单位,最受欢迎的不是那些乐观开朗的(一般这样的人嘴巴也比较多),也不是那些拉帮结派的,而是平常保持独立,对人友好热情,对一切笑然处之的人。 工作体验12:国企和私企的不同 有关职业考试我说说一下我们施工行业国企大概和私企有什么不同。 下面4个方面是我个人的见解和朋友的一些道听途说。 1、投标中标方面:国企总体来说就是拿的活比较多,因为它有雄厚的资源、人力、资质,特别是在一些大型国有基础设施事业,比如铁路、公路、重要的建筑等等方面;私企在这方面相应要稍逊一点,很多私企都是从国企那里得到分包的工程。当然,也不乏一些有实力的私企直接投标成为承包商拿到一些工程。 2、工作压力方面:这没得说,一般是私企压力大些,国企是普遍的大锅饭,压力不太大。 3、工作待遇:个人感觉总体收入都差不多,但一些熟手在私企拿得稍微高一点,如果长期在一个私企干下去被老板看中的话,拿就拿得更高了,比如我们有一个分包的负责人,才27岁,高中毕业,但跟那个老板干了8年了,从当初的菜鸟逐步成为了熟手,向别人学习和自学了很多东西,听他说,现在老板给他开的是月薪1万多点。委托他全权负责工地一切事物。私企待遇跟项目的效益和个人能力有很大关系。国企待遇一般是基本工资加奖金,奖金不定,工资方面跟岗位和入职年限有很大关系。 4、住宿环境:国企普遍好于私企,至少是好于一些二三流的私企吧。 有关职业考试:我是于2010年通过的公路工程二级建造师,今年增项考试通过了一个市政工程二级建造师,于今年通过了工程师职称英语理工B类和职称计算机的考试,我这介绍两个最经常接触的考试要求: 1、二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设《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3个科目。《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科目分为:房屋建筑、矿山、公路、水利水电、电力、冶炼、石油化工、市政公用、机电安装和装饰装修10个专业类别。可根据实际工作选择其一。无论大专和本科都是毕业两年就可以考试(个别省份审查不严格的除外)。 2、一级建造师: 考试设《建设工程经济》、《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和《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4个科目。 考试分4个半天,以纸笔作答方式进行。《建设工程经济》科目的考试时间为2小时,《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科目的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为客观题。《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科目的考试时间为4小时。 凡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申请参加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 1、取得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大学专科学历,工作满6年,其中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4年。 2、取得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大学本科学历,工作满4年,其中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3年。 3、取得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工作满3年,其中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2年。 4、取得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硕士学位,工作满2年,其中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1年。 5、取得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博士学位,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1年。其他考试像职称英语、职称计算机、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等等我就不做详细介绍了,有兴趣的可以去当地人事考试网看看具体的要求。 工作体验13:走对路才有出路,选择跟努力一样重要 360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是没有错。但估计绝大部分状元们都是找对了门路,踏上了适合自己的那条路。有人适合当官,有人适合经商,有人适合当个兢兢业业的职员。自己适合干什么,一定要去思考挖掘出来,不要迷迷糊糊的过一天是一天,当然你很享受那种迷糊的生活除外。30岁前可以按照选择-行动-思考总结-再选择-再行动-再总结去选择你的正确职业,没事,30岁之前,我们"玩"得起。 我今年下半年看了几篇有关明代一个叫王守仁的故事,这个人是明代的一个非常牛逼的人,王守仁(公元1472年-1528年),明代哲学家,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王守仁一生颇具传奇,于文学、武学、佛学、道学无不涉猎,35岁始专攻儒学。他年轻成名,仕途得意,官至兵部尚书,总督两广,封新建伯。他自诩平生所为两事:一"破山中贼",即镇压农民和少数民族起义;二"破心中贼",即创"心学"学说。大智大德、为国立功、个人理想、著书立言这些伟大的东西他都通通实现了。王守仁的大概思想我总结起来就是"知行合一"四个字,既把自己的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才能建功立业达到目的。他的思想是在他不停的选择后自己领悟出来的,早年他曾想参军报国,用实际行动报效国家,后来一段时间又想当孔孟那样的圣人,著书立言,曾经研究佛学、道学来探寻人生的意义。但这些都没有实现,后来历经官场沉浮,又专攻儒学,领会并创立了"心学",带着他的理论武器,才为国建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还有一个故事如下: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内的一个磨坊里,有一匹白马和一头毛驴。它们是好朋友,白马在外面拉东西,毛驴在屋里推磨。后来,白马被玄奘大师选中,出发去印度取经。17年后,白马驮着佛经回到长安。它重回磨坊会见它的驴子朋友。白马谈起这次旅途的经历:浩瀚无垠的沙漠、高耸入云的山岭、莽莽苍苍的森林、神奇的国度……那些神话般的境界让驴子听了大为新奇。驴子惊叹道:"你有这么丰富的见闻呀!那么遥远的道路,我连想都不敢想。""其实,"白马说,"我们跨过的距离是大体相等的,当我向西域前进的时候,你一步也没有停止,不同的是我与玄奘大师有一个遥远的目标,按照始终如一的方向前进,所以我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你被蒙住了眼睛,一生就围着磨盘打转,所以永远也走不出这个狭隘的天地。"其实马可能没有选择自己命运的机会,但人有,我们可以不断的思考并选择自己的人生,路走对了,才有出路。 我是个缺乏安全感的人,我希望有一个稳定的家,然后发展自己的工作和事业。所以慢慢的,我也发现这一条施工的道路并不适合我,才有了辞职的想法,这一想法,我是从去年一直思考了一年才做这个决定的。希望广大朋友们也认真选择自己的出路。 工作体验14:其他的一些方面 身体很重要:如果乔布斯能多活20年,达到平均年龄70几岁,相信他能为世界作出更多的贡献。在施工单位,要有一个好的体质,风吹日晒,熬夜加班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我在大学的时候很喜欢跑步,从大二起,足足跑了3年,当然寒冬除外。从我最初能跑3圈1千米多,到最后能跑15圈6公里,我是感觉特别的有成就感,(当然圈数不是特别多,当时和我们一起锻炼的退休大叔有的能跑25圈),最大的受益之处在于我自己真的感觉身体变得很棒了,精力旺盛,很享受大学锻炼身体的那几年啊,也很感谢大学能有那么好的条件可以跑步。工作以来,我锻炼少很多了,一是环境不允许,而是工作后时间没有学校那么多了,停止跑步了,就是每天做点仰卧起坐和俯卧撑,不过我感觉也还有点用,至少肌肉感觉比较结实。 呵呵。我觉得保持健康的体魄无非四个方面:经常锻炼身体,良好的营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充足的睡眠。 第二是我想说的是:如果可以,把外语学好,总有一天你们会受用的。在我们施工单位,也有些涉及外国业务的单位需要一些又有工程技能又懂外语的人才,而且工资一般都很高的。好了,工作方面就说到此吧。 文/Jobs精神原题《我的25:毕业3年,献给即将转行的我;献给即将毕业的你;献给一起奋斗的80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