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平 刘吴睿虹 课 题:本文系2017年度湖南省技工教育教研重点课题"探索基于产教融合的技工院校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课题编号:KT2017005)的研究成果之一。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技工院校的实训教学环境与运营模式发生变化。只有实现技工院校实训教学资源校企共建共管和优化配置,才能为产业升级转型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一、技工院校实训教学现状综述 1.校内实训教学现状 当前技工院校校内实训教学环境的构建,包括实训制度、实训管理、实训场地、实训设备、实训教材、实训项目和实训师资等要素。校内实训场地建设与管理一般由学校自主构建、自主管理,企业参与度低;实训设备偏重于教学设备,生产性实训设备一般较少;实训教材一般应用规划教材,更新缓慢,与企业真实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操作需求脱节;实训师资则大部分来自高校,虽然通过参加各种培训有了一点企业实践体验,但大多缺少专业工作经历,教授实训课程只能是依葫芦画瓢,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训教学的质量。 2.校外实训教学现状 当前技工院校校外实训教学主要是顶岗实习。但现行的顶岗实习名为顶岗实习,实际上相当于提前就业,为企业提供廉价劳动力。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专业不对口,二是没有轮岗,三是没有明确的实训目标与要求,四是企业没有安排专门的技术师傅指导学生进行技术操作和技能讲解,五是学校疏于管理,没有安排专门的实训指导教师定期走访,了解定岗实习学生的实习情况。 3.实训运营模式现状 当前技工院校的实训运营模式一般仍然停留在封闭的校内"教与学"的层面上,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建立模拟实训室,通过采购各类仿真实训软件和实训教学设备,使用一些道具或者信息化平台来组织开展实训教学。财经商贸、电工电子等专业通常以建立模拟实训室为主。二是建设实训工厂,大量投入生产型实训设备,在特定学习阶段采用真实生产任务导向模式组织开展实训教学活动。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等专业通常以建设实训工厂为主。 两种模式各有利弊。建设实训工厂的最大弊端是用于各种实训设备及其耗材和维护的花费巨大,因此这种模式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作为运营基础,需要合作企业的大力支持。建设模拟实训室投入经费较少,但学生难以通过软件或仿真设备模拟的形式直观感受实际生产环境,实训教学效果欠佳,难以和行业企业的需求相匹配。二、产教融合背景下技工院校实训教学环境的构建目标 1.教学目标"一体化" 实训教学作为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孵化器,首先应当定好位,应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以及个人职业素养与技能提升需求于一体的现代化实训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技工院校作为主要培养高级工、预备技师的技能培训机构,在实训教学中应当以促进就业为宗旨,紧紧围绕"职业综合能力培养"这一中心目标,注重对学生的对口专业技能和自身职业素养这两方面同步、均衡地提升,通过实训教学达到与企业生产实际的自然衔接。 2.教学内容 "模块化" 为满足技工院校通过产教融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内在要求,编排实训教学内容须坚持工作过程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循序渐进为原则,吸纳最新世赛规程、企业标准、国家标准,迅速更新教学资源。科学实行"模块化"规划发展,从学生必备基础技能模块过渡到对口专业技能模块,再延伸到综合技能模块以及岗位应用能力模块,稳步推进对实训教学内容的有机型统筹和进阶式编排。 3.教学组织"阶梯化" "阶梯化"的教学组织是以教育心理学和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为目标,按照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设计出循序渐进的阶梯化实训项目,然后按照拾级而上的形式组织教学,最终在生产性实训中实现综合提升。从目前产、教发展与改革需求来看,虽然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正在进一步纵深交融,但实训教学组织模式仍然应遵循从学校到企业、从仿真到真实、从应知到应会逐步递进的技能养成和实训教学规律。 4.教学模式"项目化" 项目驱动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实习指导教师与受训学生共同实施一個完整的实训项目而进行的系列教学活动。教师负责对学生从一个独立项目的设计、收集资源、计划、实施、评价到汇报展示进行指导,学生负责每个步骤的实施。项目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实训项目驱动教学的关键在于项目的设计和选择是否足够典型,是否能满足企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需要校企深度合作开发实训教材、合作构建教学模式、教学流程、考核标准、考核机制等。 5.教学环境"企业化" "企业化"的教学实训环境构建是有效缩短学习者从学生到企业员工角色转换、从学校到企业环境转换,和让学习与就业实现零距离对接的桥梁。技工院校"企业化"实训环境的构建应遵循"统筹规划、资源共享、体现特色、注重效益"的原则,从实训场地、实训设备、实训师资、实训教材、实训考核以及实训基地等方面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共建,努力实现双赢。三、产教融合背景下技工院校实训教学环境与运营模式的构建 1.构建 "企业化"的实训教学环境 "企业化"的实训教学环境应以校企共建共管为原则。具体举措包括:校企共商建设方案、校企共同购置实训设备、校企共同配备实训师资、校企共同开发实训工作页、实训环境贴近企业实际环境、引入企业班组文化和车间管理模式等"企业元素"。 2.构建 "阶梯化"的实训教学运营模式 "阶梯化"的实训教学运营模式的构建应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实训教育教学规律,其优点是在现阶段技工院校办学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最大化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工位。实训教学"阶梯"如下。 (1)"感性认识实训"层。"感性认识实训"层也可称为"新生教学见习层",一般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予以搭建,实训时间根据学生和所学专业的实际情况,一般可安排1~2周。其内容主要是:在一体化教室或实训室导览多媒体演示和信息化资源,或通过實训指导教师指导、讲解、参观校内实训室,演示本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和核心技能模块的实际操作过程,可以让新生迅速产生对本专业未来所从事的准工作岗位的初步印象,起到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作用,并为培养其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打下基础。"感性认识实训"也可以通过到对口企业工作岗位见习的途径获得,通过参观校内外创新创业基地、就业基地等实际工作场所,逐步消除学生对实际工作岗位和社会环境的陌生感和迷茫感,引导其主动树立掌握专业技能的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 (2)"虚拟仿真教学"层。"虚拟仿真教学"层也可称为"软件模拟教学层",即用计算机软件来模拟真实的岗位作业,学生则通过模拟扮演某一岗位角色进行岗位技能训练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最先进的"仿真教学"是VR技术。仿真教学可以很大程度地弥补技工院校实训教学资源的不足,为受训学生提供近似真实的训练环境,提高学生对职业技能的感官认知。 仿真教学一般在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认知之后开设,实训时间可根据仿真教学内容的难易和培养目标的不同,一般可设定为2~8周。 (3)"实训设备教学"层。"实训设备教学"层也可称为"模拟生产教学实训"层,是目前技工院校校内实习实训的主要形式,是为了完成某个典型的操作技能而实施的专项实训。实训时间根据该典型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和培养目标的不同,可以设定为4~10周。实训教学设备具有与企业真实的生产设备功能相同,但大小、型号、规格却大为缩小的特点,还具有企业生产设备所不具备的教学功能和价格相对低廉、实训操作相对安全、实训占地相对较少、设备维护相对方便等特征,能够让技工院校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更多的实训工位,从而实现最优的性价比。实训教学操作过程需要套用企业生产的实际标准和实际工作过程,要求学生严格地按照实际工作过程进行操作,实习指导教师则要求严格地检查操作程序的正确度和规范性,使学生在不断验证和修正操作的过程中树立信心、习得技能,从而实现课堂与车间、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学徒、教材与产品的"四位一体"。 (4)"校内实习工厂"层。"校内实习工厂"层也可称为"校内生产实训层",是指在校内建立标准的企业生产车间,并通过来料加工等形式,进行真实的生产操作实训。实训时间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的难易和培养目标的不同,一般可设定为4~10周。其特点是:根据实训项目的要求,在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企业实际生产要求进行产品生产实际操作,实训成果应符合实训要求和行业企业标准。本阶段的侧重点是综合训练本专业的核心技能,以达到促进学生能尽快适应特定生产条件和要求的情况下,规范而熟练地进行独立操作的目的。 (5)"校外顶岗实习"层。"校外顶岗实习"层又可称为"校外生产实习"层,主要是学校联合校外企业,在企业师傅指导下,安排学生上岗完成订单式生产加工产品或服务。实训时间根据岗位工作难易程度不同和学生接受能力不同可以灵活设置,定期或不定期轮岗。本层的实训重点在于对学生进行更高标准的专业技能和更严格的操作精度的进阶训练和轮岗训练。校外顶岗实习的特点是:进一步熟悉企业工作环境、了解企业规章制度、熟悉企业文化及遵循企业班组管理流程;在企业师傅指导下,按照企业的实际生产流程和生产标准完成生产操作过程和生产产品与服务任务,确保产出合格的产品或服务,为企业和个人创造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