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昊,西夏开国皇帝,党项族人,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之后。李元昊之所以姓李,是因为他的远祖李思恭在唐朝为官,建立功勋,被唐朝皇帝赐予国姓"李"。他原本姓李名元昊,后改名嵬理,在宋朝赐其姓赵之时不受,后又改回李姓。除此之外,李元昊别名曩霄。 公元1003年,李元昊在灵州出生,父亲是夏国公李德明。李德明在世的时候,采取的是亲睦宋朝的政策,与宋朝展开经济贸易,经常用自己部落的马匹等物去宋朝交换生存所需。当时年纪尚幼的李元昊,对于自己父亲亲近宋朝的政策感到不能理解。他不明白,为什么要用自己国家珍贵的物品去宋朝交换一些不怎么急需的东西。 李元昊十岁的时候,亲眼看到父亲李德明遣使臣到宋用马匹换取物品,因为得到的东西不好,而生气将使臣斩杀。他内心震动,表示出了自己的不满,同时也展现出了不符合其年龄的欲望。他对自己的父亲说:"我们从军的人原来本事从事鞍马的,现在用不急需品交换已经不是上策,现在将使臣杀掉了,有谁肯被我们使用呢?" 小小年纪就已经可以想见李元昊的野心,在他长大后,这份野心更是不加遮掩。李德明向宋朝称臣,而李元昊则更偏向于掠夺。他经常向自己的父亲建议,与其向宋朝称臣,将自己国家优秀的战马拿去与宋朝交换,不如锻炼自己的士兵,用于封疆辟土。 李德明面对自己野心勃勃而雄心壮志的儿子,回答说他们的战士已经疲于征战,如今与民休息三十年,百姓富足而生活安乐,这全都是宋朝的功劳,又有什么好不满的呢? 李元昊对于自己父亲的软弱极其不满,他说:"穿着皮毛做的衣服,从事畜牧工作,蕃性所便,英雄之生,应该称王称霸,何锦绮为?" 面对李元昊一而再再而三对于现状的不满,李德明并不发怒或者生气,他其实是开心的。为什么?因为李元昊的野心何尝又不是他的野心呢?李元昊所说的一切,都是他所希望的。只是因为现在时机不对,己方力量不足以征战周边各国,向宋朝称臣只是暂时性的表现。但是如果自己的后继者,因为自己向宋朝服软,就失去了征服天下的野心,那绝不是他想要见到的。所以对于李元昊的野心,李德明实际上是放任的。 李德明后来在国家慢慢发展壮大之后,开始展露出自己的野心。他大力修建宫殿,将都城迁到怀远,更甚至超越礼仪,采用天子仪仗,"大辇方舆卤薄仪卫"与宋朝皇帝比肩。不仅如此,他还"僭帝制",追谥其父李继迁为"应运法天神智仁孝至道广德光孝皇帝","庙号武宗"。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李德明为日后登基,建国称制做准备。 李元昊二十四岁的时候,取得了对回鹘作战的决定性胜利。李德明册封李元昊为太子,并且为他请封辽国宗室女为妻。 李德明把一切称帝的准备都做好了,但是最后却败给了老天。李德明五十一岁的时候,已经准备称帝了,最后却在完成了各项准备之后去世。幸好他所作的一切没有白费,为其子李元昊的登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1038年,北宋宝元元年,西夏天授礼法延祚元年,李元昊称帝,建国大夏,史称西夏,定都兴庆。 在称帝之初,李元昊表现了自己的果敢和智慧,他设立文武官员,创造属于西夏国的文字,颁发政令,派军队占领瓜州、沙州、肃州三个战略要地。他通过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还击败了亲政的辽兴宗,以此奠定了西夏的地位,开创了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 不过可惜的是,李元昊的英明并没有延续。他猜忌功臣,滥杀臣民,为日后其母党专权埋下伏笔。后来他好色昏庸,好大喜功,大兴土木(为自己修建了三百六十座疑冢)。他还惘顾人伦,废掉自己的皇后,将本来已经与太子定亲的没藏氏册为自己的新皇后。 李元昊废立皇后的举动,为自己招致了杀身之祸。因为李元昊后来是被自己的亲生儿子,那位被他抢夺了未婚妻的废太子宁林格杀死,享年四十六岁。李元昊去世之后,庙号景宗,谥号武烈皇帝,葬泰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