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左宗棠鸡"》是一部由Ian Cheney执导,喜剧 / 历史 / 纪录片主演的一部美国 / 中国大陆 / 台湾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寻味"左宗棠鸡"》精选点评: ●一道左宗鸡,谁解其中味 ●Peng的一口湖南鄉音多好聽. 其實我現在人生覺得最想吃的中餐是曼哈頓Café China的豆花鱼片. ●美国人牛逼 ●Fun informative 对在美华人的历史多了些了解 ●挺有意思的,虽然对我来说新的信息并不是很多。Susan Carter的文章读过,也看过Jennifer Lee的一个TED talk。从menu入手研究左鸡何时出现的确是个好主意,也真还有人搜集menu!"最大的讽刺就在于,左宗棠是特别民族主义的一个人,结果以他名字命名的菜却是最不authentic chinese的。" ●美式中餐的发展与华裔在美国的境况。归属感就是习惯而已,所以吃中餐是美式生活的标识。 ●从左宗鸡一道菜入手,引到中国移民,中美文化对比这些话题,导演的纪录片手法果然娴熟,而且居然还是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拍的片子,难得啊 ●guy from hunan went to taiwan, cooked it for kmt, another guy brought it to nyc, now apparently it exists in china too. kinda sad history of reductionist cultural adaptation @francesca"s with panda express classics ●挺有意思哒 ●Very interesting 《寻味"左宗棠鸡"》影评(一):不过是超了字数的短评。 看完本片的15分钟后,我打开卸妆膏闻到了熟悉的梅干菜味。第四个没在家过年的正月里 看到这个含糖量约等于我一周所需的菜 分不清滴下的是口水还是眼泪。虽说生活的城市有着各种道地的中国地方菜 不用忍受chow suey或是chow mein之苦 但还是决定明天应景来一个在美帝这么些年来的左宗棠鸡初体验 ps:看完片子知道了pf chang便是美帝中餐鼻祖之子所营 虽关联已少于丝丝缕缕 也算是解解the mandarin关门大吉10年后的追溯之情。 《寻味"左宗棠鸡"》影评(二):中国菜和中国地位 有趣。时而我想,在美国这个以国际化著称的国家"正宗"到底意味着什么。其实对正宗的追求本是一种狭隘,比如说回锅肉,我们现在说来是一定要放豆瓣酱的,但北宋时期的回锅肉就不放,所以我们的就不正宗吗?不见得。食物本来就会变化。同样一道菜可能江南大厨做就甜一点,四川大厨做就忍不住撒点儿辣椒花椒,广东师傅出锅前可能就沟把芡……食物伴随需求变化,在一个国家内尚是如此,走出国门更是,除了食材的变化,还有随着国际地位的变化而变换立场。 正宗的法国高档料理或日本寿司其实并不符合美国人的主流品味,但大家哪怕不爱吃也会试图去理解和尝试。中餐却需要放低姿态迎合美国的坏品位,多油多糖……但这不是坏事,这是多少中国第一代移民在美国的安身立命之本。只是时代变了,也许中餐也会不知不觉做出改变,与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会乐于尝试真正的中餐,哪怕不喜欢也会尊重,而不是像五十年前一样一瘪嘴嫌没油水太寡淡。 美国还流行Fusion,混合料理,这肯定不正宗却标记着人们观念的变化——不再执着与正宗,对外面的事物更开放也更包容,甚而愿意去学习,再和自己的文化融合……国际化国际化,除了人口的流动外我常觉得人还是一样的保守而故持己见,但食物作为生命的必需品可骗不了人。人对于外来文化的确是越来越包容了。 突然想到,说来现在流行健康饮食,中餐应该利用这个机会打入主流市场甚至高级市场,清蒸鱼,小葱拌豆腐,白灼芥蓝,炒虾仁……比色拉不知道好吃到那里去。 来路漫漫,中国人的好日子还在后面呢。 《寻味"左宗棠鸡"》影评(三):双重的异域形象 我第一次听说"左宗棠鸡"是几年前看L&O某集时,Lennie找领导汇报案情,Van Buren正在打电话叫外卖:她点了一道叫"General Tao"的菜——我想这个"陶将军"是道什么中餐呢?当然,Van Buren这里是念错了菜名,是"Tso"而非"Tao";不过,正如本片里提到的一件趣事:"左"这个中文在英语里的拼写方式不下15种,不同的中餐馆提供的菜单上"左"这个字的拼写几乎都不同。如果连我们中国人都没有搞清楚拼写方法,又怎么怪外国人读不准呢?从这道美式中餐乃至这道菜名上,浮现着一种双重的异域形象:本土中国人似懂非懂,美国主流社会亦如此。 作为生存策略的美式中餐 这种说法并不仅仅是指美国华人经营的中餐馆为了迎合其他族群的口味而改造中餐菜品、味道,而是指中餐餐饮对于美国华人社会的生存、维系的重要性。 改变菜式、口味,对于吸引华人以外的顾客当然十分重要。美式中餐整体口味偏甜,这明显是为了迎合白人顾客口味的做法——事实上,彭长贵来到美国后与Shun Lee"打擂台"做左宗棠鸡,结果却落败返台;除了片中提及的"首创"权的名誉之争外,关键还是在于Shun Lee的左宗棠鸡更符合美国人的口味:更甜。又或者以chop suey为例:名字虽然"杂",但其实食材的组合是有一定限制的——肉是美国人常见的肉,但添加的蔬菜却可以是美国人没见过的东方食材。像吃蛇、吃老鼠、甚或吃下水,老美当然不能接受、甚至害怕;但chop suey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在于,它抓住了让美国人去吃中餐的一大卖点:It"s exotic but not dangerous.左宗棠鸡在70年代"崛起"的特殊意义在于,它取代了已经存在半个世纪有余的chop suey,成为美式中餐的新招牌,为尼克松访华后带来的中餐复兴提供了一个新的旗帜。 但更深一层的"生存策略"意义在于,中餐这个行当是大量在美国华人(特别是早期华人社区)营生的支柱。《排华法案》迫使早期华人退出其他行业而集中于地段服务业——特别是餐饮业,那么中餐在美国能否生存,就几乎等价于华人能否生存。早期华人移民所形成的社团-社区文化,使得华人移民在异国他乡有所依靠;这种以唐人街为标志的华人社区,同样也是晚近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缩影,一种"机械团结"(用涂尔干的概念)的社会:职业的同质性(作为许多华人移民第一站的中餐馆),人际关系的直接性(靠亲朋好友、同乡会找工作)。 不过,伴随战后、特别是在冷战结束之后形成的新一代移民群体,以及早期移民的第二代们成长,他们的语言能力、教育水平与早期华人大不相同,能够更好的"融入"美国的主流社会、从事的职业也远远超出了传统的低端服务业;传统华人社区对他们的凝聚力也在不断下降。那么,美式中餐对于美国华人还会具有原来那么重要的生存价值吗? 符号化左宗棠 大体上,左宗棠与左宗棠鸡的关系,就像新奥尔良与新奥尔良烤翅的关系。我们现在知道"左宗棠鸡"与左季高并无任何实际关系(除了彭长贵与左都是湖南人),而彭长贵之所以起这个名纯粹只是灵机一动——那么,这道菜本来也可能会成为"曾文正鸡"、"王船山鸡"、"黄克强鸡";而且因为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餐饮业者、食客都可以编造出一套关于这道菜与被命名者关系的神话——我们可以看看本片初段,询问餐厅老板、美食评论家、路边群众"你们知道左宗棠是谁吗?",有些人居然会编造出一段他们自己臆想的传说;有位老太太说"反正美国没人知道他是谁,起一个外国名字会让这道菜显得很吸引人",这倒是有点道理。 "左宗棠"这个形象对于美国人是异域的、模糊的,然而对于十分清楚左宗棠其人其事的中国人,同样可以塑造为神话符号,并因而变成一个商业符号——"左宗棠"的幼儿园、广场、左宗棠大酒店、左宗棠酒、左家菜…… 如果说在这里有什么让人啼笑皆非的,那便是作为"authentic Chinese"形象的左宗棠,所代表的这道菜却是一个完全不正统的中国形象 谁的正统 我们普通中国人对于美式中餐通常持有一种负面的态度,但不管表明的理由如何(以"不好吃"为代表),真实的原因其实就是不够"正统"。确实,出于生存策略设定的路径,导致美式中餐"不正统"。 倘若要为这种"不正统"做些辩解,可以有两种理由:最简单的理由,中餐在每个国家都发生了演化,而这种演化是生存所必需的(诚如Sing High的老板所言:我们是按周围的顾客喜好而改变菜单的;春田镇的腰果鸡店老板说得更明白:每个海外华人都要学会的一件事就是"adapt")。 不过本片还提供了一个更深层的理由:每一个地方都自己的"正统"。这听上去好像有些虚无主义,但Jennifer Lee说:因为那种特定类型的中餐,对于那个特定地域的华人来说,才是"taste of home"。"正统"的概念建立在记忆之上,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体》第11章里,指出自启蒙运动之后,过去与现在的时代断裂感渐渐被抹平,代之以连续感的时代体验,人们开始觉得过去的人与自己其实是处于同一个时代、共时的。自此才会有近代意义上的历史学——他们想要为死去的"同胞"代言,哪怕死去的人与现在的人并不相同。在这个意义上,"正统中餐"便是近现代历史观的产物。面向外国人的,有"正统"中餐菜谱;面向中国人的,则有"正统"粤菜、川菜、湘菜……菜谱,所有的差异性、多样性都被整合统一进一个框架之内。试想下,一个东北人吃粤菜或一个浙江人去新疆吃大盘鸡,这"异己"的感觉,并不亚于吃美式中餐;一个吃甜豆腐花长大的人,大概会觉得甜豆腐花才是"家的味道",而所谓"家的味道",便是一般大众口中的"正统"。 海外华人,显然也有他/她自己的"家的味道"、自己的味觉记忆——而这并不必然与本土中国人一致。左宗棠鸡是一个混合的记忆:家庭以及华人社区所遗留下的中国文化印记,与生活主体自己所经验的美国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