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法制化与创新范式研究


  【摘 要】为了更好地发挥高校教学工作以及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加强高校教师、辅导员的教育责任感与道德责任感,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让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对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势在必行。
  【关键词】学生事务管理;法制化;创新;管理模式
  学生事务管理美国高等教育的产物。结合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工作实际,思想意识形态教育是学生事务管理的灵魂,学生事务管理者必须坚守意识形态主线,在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评估中,意识形态教育成效应作为第一要素。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主要是由辅导员和学工相关部门开展。辅导员从最初的具有意识形态特征的"政治领路人",逐步发展成"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但其本身内核并未改变。
  首先,在大众教育普及以后,相应的高等学校教育在学生管理方面也出现了相应的问题。尤其是在目前经济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95后"高校学生不管是维权思想还是自主、民主思想和过去相比都有了极大地提高,对传统形式的学生事务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教育为了和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相适应,其法制化工作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这要求必须要重视制度教育,把对人的教育、遵从转换为对制度的教育和遵从,把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一切情感和道德评价等问题都用相应的制度来加以规定,以保证管理工作积极有效地开展。其次,高等学校在进行学生教育的过程中,和学生自身权利相比,高等学校更看重的是行政权力。最后,高校教育中的一些规章制度,不管是制定、实施还是监督落实等都不够完善。
  复杂的社会现实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是必然趋势,重新调整工作思路和改变管理模式是重中之重。以新公共管理取代传统经验式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建立全新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是高校管理者必须要面对的教育研究新课题。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创新是以学生的利益权为政治逻辑起点的。学生是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他们一直参与学校管理与服务活动。借助利益相关者理论,学生的切身利益诉求与高校的发展关系是互相作用、相互影响的。高校要想获得有效运行的理想状态,前提条件就是必须满足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尤其是保障学生的参与权。同样,学生主体必须尽到义务,必须主动与高校其他利益主体合作,相互协商与监督,为学校决策层管理学校提供可行的建议和意见。学生的利益诉求主要体现在学校日常管理工作方面、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后勤管理以及代表家长、社会与用人单位等相关主体方面。
  高校学生事务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并且实时伴随着学生的要求而不断变化。高校普遍性学生事务的集中管理模式。在学生事务中存在着很多普遍性的管理工作,高校与学生都力求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高校所期望的均衡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是一种遵守性与积极性并重的策略组合,必须进行有效的机制设计。它既包括良好的高校精神面貌、学生事务管理队伍专业化,也包括学生事务管理组织结构的调整以及学术人员参与到学生事务管理中来的机制建设。
  高校学生管理的根本任务是努力构建和完善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服务体系。它主要涉及与学生利益相关的规章制度的调研制定、实施落实与效果反饋,教育管理组织职能定位和运转机制等方面的服务,解决其在个体发展阶段可能或者必然面临的实际困难,预防与防控学生可能出现的不良行为后果,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条件和提供发展平台。其有三个内涵: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并把这一理念贯穿于构建校纪校规推动、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教学服务、权利保障等服务体系之中。二是开展第二课堂。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释放个性,提高组织服务与活动参与能力。三是建立多元化学生事务服务组织体系。高校教师可对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学校公共管理与服务等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给予有效的指导,进而形成教师、学生各个平等主体之间的协商、对话、合作、团结的关系。
  高校教育管理层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对学生的品行和思想品德进行教育,而且,还扮演着对在校大学生行为习惯的指导和监督。作为高等学校的管理人员,必须摒弃传统观念,对学生思想上出现的变化保持客观的态度和看法,其在管理过程中应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和出发点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法治的过程和法律制度的运行必须体现公平正义,维护公民共同利益不受侵犯,确保社会的公序良俗。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要加强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建设,确保有法可依,确保制度规范,不出现适用法规产生歧义的状况。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要想实现法制化,首先要有一个完善有效的教育法律体系。当前,我国已出台了一些教育方面的法律,例如,《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等。可是教育法律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比如: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体系在对高等学校管理人员权利制约、校生之间权利义务的规定、校生之间发生矛盾和纠纷时的解决措施等方面没有进行全面的、科学合理的规定;还有一些领域依旧无法可依、无法可循。因此,加强高等学校教育法学理论的探索,加快相关法律的立法步伐,及时淘汰与时代发展步伐不一致、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法规条例,有效改善我国当前高等学校教育过程中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无法可循这一局面的有效措施。
  与此同时,实现学生事务管理法制化,必须要重视科学校规的建设。高校应以国家法律为依据进行内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建立,以保证其校规制定的更加科学、合理及合法,以避免校园规章制度违背法律条款的现象发生。在制定校规的过程中,高校有自由裁量的权利,这种自由裁量的权利是一把双刃剑,其可使高校行使行政权利的要求得到满足,同时,如果这一权利运用不合理,学校也会借"合法"的借口损害学生的合法权利。因此,高校在制定内部管理校规的过程中还必须进行有效的、强有力的监督,只有如此,才能保证高校管理人员本着"科学、合法及合理"的基本原则进行校规的制定,防止损害学生利益的不良行为出现。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也随着社会实际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和完善,相应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模式也不断地得到改进和完善,在当前法治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对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实行法制化,用法治观念进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人员一定要改变思想,摒弃落后思想,加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制素养,不断改进相关制度及程序,一切工作本着"以人为本"的出发点,积极创建法治化环境,同时,健全和完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程序及法律救济措施,切实保障在开展学生事务管理过程中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进而,达到建设和谐校园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红峰,朱若凡.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的利益诉求与博弈行为分析[J].江苏高教,2009,(6).
  [2]储祖旺徐绍红.我国高校学生事务专业标准体系建设研究[J].教育研究,2014( 3) : 75-79.
  [3]刘建发.我国高校大学生法制化管理的障碍和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07(9).
  [4]李青合.构建现代大学生事务管理制度:基于学生观的视角[J].复旦教育论坛,2011,(2).
  [5] 蔡国春,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比较研究[M].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62-64.
  [6] 王涛,高校学生管理专业化个案研究 [D].山东师范大学 ,2008.
  [7] 杨东,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及保障制度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网站目录投稿: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