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工程教育 实验改革 课程设计 教学实验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体制不断发展完善,但是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造成了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符。所以,我国的教育改革,要求培养出既有理论基础,又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一、电子与电路课程改革的背景分析 电子与电路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分别为"电路分析"与"模拟电子电路"。"电路分析"侧重于电路模型、电路定理和分析方法的介绍,而"模拟电子电路"主要介绍半导体器件、放大器、波形产生和信号变换以及负反馈技术等内容。从教学内容来讲,"电路分析"涉及的理论性知识比较多,涉及数学推导等。在学习过程中,与实际的工程应用和后续的专业课程之间难以建立紧密的联系。因此,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相对于"电路分析"课程,"模拟电子电路"具有比较多的工程实例,但是由于课程内容比较复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进行深入讲解。长期以来,两个课程的联系紧密度较差,导致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脱节。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在教学改革中,推翻了原有的教学体系,将两种课程进行了整合。二、工程教育背景下电子电路教学改革中存在问题 1.对于电子电路教学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教师对于电子电路教学中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不断上升。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导致了无论在院校还是家庭中,都更加重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课程。因此,部分学生主观上重视理论知识的科目,对于电子电路教学实验的重视程度低,甚至认为可有可无。其中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对于电子电路教学实验的认识不够,往往忽略其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按照学校的要求走形式,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实验课程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逻辑能力、表达能力,所以对于实验课程的忽视不仅会导致无法完成教学目标,同时还会影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对电子电路教学改革理念理解不充分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是知识的传递者,在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教学理念理解不够充分以及对实验教学兴趣不高,会导致对电子电路教学目标的把握出现偏差;没有正确的教学目标,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无法完成教学任务。 3.电子电路教学内容的缺乏 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内容选择单一的问题。不同地域、院校、班级的学生生活环境以及知识结构都是存在差异的,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千篇一律。没有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及对不同地域的资源合理利用。教学内容枯燥、形式呆板,学生兴趣不高。 4.教学方法单一 有关调查研究显示,目前电子电路教学的方法较其他学科而言还是较为单一和落后的。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目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多采用教授式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过于重视语言教学,忽视了情景建设以及实践教学等教学方法。將教学的重点放在了相关知识的讲解上,并未重视相关实验课程,致使面向工程教育的电子电路教学课程只是走了一个形式,学生的参与度不高。相对于情景模拟法等教学方法,教授法往往比较枯燥,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导致学生形成了依赖教学笔记、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的学习习惯。可见,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合理应用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三、促进电子电路教学改革的策略 针对以上所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分析总结,对于如何促进电子电路教学改革,完善电子电路教学改革体系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1.提高对电子电路教学改革的重视程度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广大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充分意识到电子电路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提高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加强对电子电路教学的建设。各高校应在新课程大纲的指导下,充分地认识理解教学任务,及时配备教具、多媒体等新型教学设备,在师资、设备等方面进行倾斜,促进电子电路教学改革。 2.教学手段的改革及创新,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电子与电路课程属于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学习电子与电路课程,能够让学生打下扎实的电路理论基础,是学习复杂工程的前提条件。课堂教学是课程的重要环节之一,构建平等、自由的学习环境,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中应合理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选择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情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讲授。采取翻转课堂的授课方式,不仅能够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够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生活之中。例如,在课堂中,采用问题情境的教学方法,将问题抛给学生。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试验、思考、分析与总结。并通过发言的形式表达出来。不仅让学生学会了知识,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引导其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从教学实践中体会到,翻转课堂为课堂教学"增加"学时、拓展更多的知识提供了可能。 3.注重实践操作,完善实验内容 在电子电路教学实践中,不乏有趣的知识,这些知识往往都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相对于枯燥的理论知识,实验教学更为生动有趣。在实践中,学生作为实践的主体,可以通过讨论、互助、自主学习等解决问题。在电子电路课程教学中,要遵循着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的普遍认知规律。学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接受过程。因此,在知识的教授过程中,实践操作对于课程导入、推进有着重要作用。通过课程实验,引导学生自发地思考问题,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常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同时,能够优化课堂环境,让教学活动更为高效。在高校电子电路教学中,对于实验的操作是具有时间限制的。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实验,学习多个知识点是亟待思考的问题。 4.积极引导,给予评价 在电子电路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教学评价手段。通过为学生搭建多层次的感受平台,让学生清楚地了解目前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实际的知识能力水平,从自身情况出发,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教师还是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能够为学生清晰学习方向、明确学习目标。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需要获得信息的反馈。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的结果有没有及时得到反馈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心态以及学习效率。教师可以根据课堂中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给予评价。在评价中,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例如学生在对课堂提问做出回答时,教师应给予评价以及正确引导。课堂互动是学生获得评价的一个重要途径,给予评价不应只停留在优良中差上,而是要注重学生思考的过程,对于有积极意识的学生要给予鼓励的话语。除此之外,还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针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养成课前预习、课中自主思考、课后自主复习的习惯;有效的课堂预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堂作业等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同理,课中课后的自主学习能够让学生锻炼思维能力、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对学生日后的发展都会產生深远的影响。四、小结 电子电路教学改革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目前的电子电路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导致教学任务难以高效地完成。因此,要充分重视现存问题。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应引导其掌握学习的技巧,培养其兴趣,挖掘其学习的潜能。本文通过对课程实验和实践教学的归纳总结,提出加强电子电路教学改革的策略,希望有益于电子电路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海娜,陈源,刘祥民."电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下,2014(7). [2]郑君里,于歆杰.美国MIT EECS系本科生课程设置简介[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2). [3]杨翠娥.高频电子线路实验与课程设计[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2. [4]刘三春,张春华.探究式教学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8(3). [5]叶朝辉,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