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课外阅读资源匮乏,实际课外阅读数量、时间和城市存在较大差异,普遍缺少家长的参与和陪伴……2018年5月,一份《乡村儿童阅读报告》揭示了贫困地区儿童在课外阅读中面临的问题。(4月20日 新京报)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其阅读史。青少年儿童正处于精神发育的黄金阶段,因为地理环境闭塞、开放程度不高,农村青少年儿童更需要靠阅读开阔视野。当下,全民阅读整体水平不高,乡村青少年阅读更是全民阅读的短板,亟需通过系列举措,引导乡村孩子爱上阅读。 阅读的前提是有书可读。与城市孩子相比,乡村孩子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孩子,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乡村文化氛围淡薄,大多数家庭难以为孩子阅读提供保障。这样一来,学校便成为孩子获取图书的主要来源。 近年来,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大力推进,图书配备成为中小学校办学的硬性要求。一些乡村中小学虽然图书数量有保证,但图书使用率与阅读量却并没有改观,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图书只重数量不重质量,有些图书只为凑数,并不适合学生阅读。改变乡村儿童阅读困境,首先要提供高质量的"标配读物"。 年初,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提出,中小学生课外读物必须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推荐图书要把握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适度性原则,为学校图书配备明确了方向与原则。图书不同于教育教学设备,不仅是物化的教育用品,更是精神载体。评价图书质量,不能仅看图书价格、印刷质量,还要全面审视图书内容。 基于此,中小学图书配备与采购要实行双向审核机制,一是基于图书价格的教学用品采购审核监管机制,一是基于图书内容的审核监管机制。区域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组织相应的教育专家委员会,对中小学生图书采购遴选工作进行审核评议,制定思想导向正确、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内容形式生动有趣、教育价值厚重的图书推荐目录,纳入政府采购计划,分发到各中小学校,不仅数量上要"标配",质量上也要"标配"。中小学校在选购图书时也要严把审核关,鼓励学生、教师开具图书目录,按需添置,全面保障学校图书质量。 当然,高质量的"标配图书"只是推动乡村儿童阅读的基础条件。要让阅读成为乡村儿童不可或缺的精神之钙,还需要相应的指导、评价、激励,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