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农村地区有小学生家长反映,近年来,部分特岗教师中途离职,导致师资不断流失。对此,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都是鼓励特岗教师能够完成任期,并且留校继续任教,只能是鼓励"。(12月16日澎湃新闻) 2006年,教育部会同财政部、中央编办、人社部等部门,在中西部省份开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特设教师岗位计划",简称"特岗计划"。十余年来,有超过60万的大学毕业生通过"特岗计划"补充到农村教师队伍中来,为缓解农村师资短缺、师资质量不高、师资结构失调,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特岗教师中大部分人在3年服务期满后选择留任当地,但也有部分特岗教师在服务期满后选择重新择业,一部分特岗教师在任期内就选择辞职离开。 从2006年"特岗计划"开始,诸多在校大学生就对这一国家政策有太多的期待、忐忑,期待在于能解决就业问题,忐忑在于选择了特岗就意味着放弃其他就业机会,最大的忐忑在于这项政策能否按照方案中所描述的那样落地生根,解决特岗教师3年后的就业问题。2009年,当第一批特岗教师服务期满面临选择时,绝大多数人选择了留任,而服务地也自然而然地接纳了他们,这让诸多有志于献身特岗的大学生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十余年来,国家对于特岗的政策越来越透明,招聘流程越来越规范,福利待遇也更加有保障,这些都吸引着大量的毕业生加入特岗的行列。 面对特岗教师十余年来取得的成绩,我们也应清晰地看到特岗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待遇保障差别化的问题,特岗教师享受中央财政直拨工资待遇,按照目前的水平为每月2800多,这与同期参加工作、同等岗位的教师相比明显偏低,虽然在招聘文件当中有当地政府补齐差额的表述,但仅仅是表述而无强制执行力;再如特岗教师的社保问题,在现行的社保制度下,参加工作后一般会有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等社保支撑,但在"特岗计划"实施过程中各地落实不一,许多地方未将特岗教师纳入保障范围,既无住房公积金亦无医疗保险,就是最基本的合作医疗保险也是特岗教师自行购买;又如特岗教师的支撑问题,按制度来说大学本科毕业参加工作满一年后即可参加转正定职,职称可以评定为二级教师,可在现实中不少地方硬是将特岗教师的职称评定人为地推迟到3年服务期满后,这让特岗教师又落后于同期参加工作的教师。 上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特岗教师的从教积极性和信心,导致一部分特岗教师离职选择条件更好的工作岗位。虽然,特岗教师离职只是一小部分,但背后折射出的问题不仅仅是特岗教师敬业精神不足,合同管理漏洞等方面,还有特岗教师日常管理、保障等方面的不足也都暴露无疑。 要留住特岗教师,避免这种中途离职的现象,保障教育教学的持续性,还需要做好这几点: 首先,完善特岗制度体系。一是完善工资薪酬体系。虽然中央财政明确按照大地域差别来拨付特岗教师工资,但正如上面所说特岗教师的工资水平已明显低于同期参加工作的教师,且在3年服务期内工资均无涨幅,这使特岗教师明显处于一种同工不同酬的尴尬境地。面对这种情况,作为用人方、受益方的地方政府就要积极作为,足额补齐特岗教师与其他教师之间的工资差距,让特岗教师至少在工资方面有所得。 二是完善社保制度。特岗教师也是通过一系列严格的考核才加入到教师队伍当中的,在农村学校,与其他教师一样的岗位、课时量、工作量,但为什么待遇就有差别呢?所以,地方政府要将特岗教师纳入社保范畴,在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方面使其享受与当地教师一样的待遇,不能区别对待。 三是完善职称评定体系。教育、人社等部门在特岗教师职称评定方面要敢于放下身段,贴近特岗教师,突破特岗教师职称评定的瓶颈,让特岗教师享受到同等职称待遇。 其次,强化人文关怀。特岗教师不论生在何地,学在何处,最终的服务学校在农村,相比城市的环境,农村在各个方面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对于这些特岗教师来说,突然之间由处于城市的大学来到农村,适应就是一个大问题。所以我们的学校、领导、同事要在生活上多关心他们,解决他们遇到的吃、住、行、用等方面的问题,尽量缩短适应期。在此基础上还要带动他们融入农村生活、社区生活,解决他们的婚恋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做到了情感留人,特岗教师也会安心从教。 第三,加大专业支持力度。特岗教师均为大学毕业生,他们具备了从教的知识,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欠缺从教的技能及敢吃苦、愿吃苦的信念。学校及教育部门在特岗教师的培养上不是说用一纸文件把你分配到学校以后就让你自生自灭、自由发展,而要出实招培养他们,促使他们快速成长。可通过为特岗教师选配导师,发挥指导、引领作用,帮助他们建立较为规范的教学程序模式。另外,还需建立良性的培训制度。对特岗教师的培训不能仅限于小范围的低效化、形式化培训,而要提升培训的层次,进而提升特岗教师从教的能力与积极性,让他们收获来自专业的成就感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