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别人不把你当回事都是从这件事开始的


  在人际关系中,你是否常常低到尘埃里,让别人不把你当回事?
  其实,你越是小心翼翼地取悦别人,换来的关系越是不堪一击。
  你待人和善有人会说你心机重,你为人着想有人会说你假惺惺,你步步退让有人会说你没骨气。
  如果你一辈子活在他人的评价里,忽视了自己的价值和感受,那么只能过得举步维艰。
  请记住:你无法取悦所有人。
  有时候,丰富自己,比讨好别人更重要。
  01:
  几年前,看过一个关于家庭主妇的广告,至今记忆犹新。   厨房里,妈妈正在给儿子准备午餐的便当。   儿子一边匆匆忙忙地穿鞋一边抱怨连天:   "为什么不叫我起床?你这不是害我迟到吗?"   而他不知道,自己的妈妈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准备全家人的早餐、准备午饭便当,她才是最需要睡觉的那个人。   他也不知道,妈妈已经来叫了他好多次,但看着他因为学习到深夜而疲倦的睡颜,忍不住想让他多睡5分钟。   妈妈听着儿子的抱怨,内心委屈无比,却什么也没说。   客厅里,妻子在洗碗,这时电话响了。   老公就坐在电话旁,悠闲地喝茶看报,却没有要接的迹象。   而是慢吞吞地朝着妻子喊:"喂,电话响了。"   每次都是这样。   洗衣机出故障的时候,老公对着妻子喊:"喂,洗衣机坏了。"   锅里的汤快要溢出来的时候,老公对着妻子喊:"喂,汤要溢出来了。"   仿佛一切都是妻子的义务,自己连动一动手指也不肯。   妻子脸色一变,内心火冒三丈,却什么也没说。   深夜,迟迟未归的女儿终于回到家。   妈妈开心地招呼她:"回来啦?我做了你最喜欢吃的炸虾。"   女儿轻飘飘地扔下一句:"我已经在外面吃过晚饭了。"   随后头也不回地径直走向自己的房间。   女儿不知道,妈妈为了做她最爱吃的炸虾,花了多少工夫,在客厅里等她回来等了多久。   妈妈觉得心很累,却一句话也没说。   就像克里希那穆提在书中写的那样:"因为内心没有爱,所以才不停地从外面寻找爱来填满自己。"   中国式妈妈,总是极力迎合身边最亲的家人,希望用自己的付出引起他们的关注,最终却一再遭到身边人的嫌弃。   02:
  朋友圈里,嘉嘉是公认的老好人。   她总是对别人有求必应,委屈自己来迎合别人。   当她谈恋爱之后,这种"取悦症"在她身上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她和男友是异地恋,每次放小长假,都是嘉嘉去他的城市找他。   帮他打扫房间、洗衣服,为了做一顿他最爱吃的乌鸡汤跑遍了整个城市的菜市场。   有一次,男友感冒了,嘉嘉就着急地连夜坐12小时的火车去找他。   当她到车站,给男友打电话。   男友的声音却听起来非常不高兴:"你要来怎么不提前说一声?"   然后不断埋怨她,说他正在和朋友在酒吧喝酒,她来了会破坏兴致。   本以为自己的付出能换来对方的死心塌地,但嘉嘉最终还是失去了他。   患有"取悦症"的人,总是努力卑微地想讨好别人。   活得极度恐惧和敏感,对他人的感受察言观色,对自己的需求却置之不理。   然而,在人际关系中,你越是低到尘埃里,别人就越会不把你当回事。   你越是小心翼翼地取悦别人,换来的关系越是不堪一击。   03:
  在最近一期《奇葩大会》上,蒋方舟坦言自己也是"讨好型人格"。   在恋爱关系里,男友不停地打电话来骂她,她道歉了2个小时,最后看着电话焦虑恐惧,却不敢说一句:我生气了;   在工作时,有时候觉得对方说得完全不对,她也会恭恭敬敬地说:"老师您说得太对了";   在日常和朋友的相处也是,从来不会表达自己的不满,经常没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甚至在节目上,看到有观众打哈欠,她也会开始忐忑不安: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患有"取悦症"的人,有以下几种特征:   不懂拒绝别人,就算是自己很难办到的事情,也会硬着头皮答应;   内心极度敏感,害怕冲突,害怕麻烦别人;   缺爱,缺乏安全感,心里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所以拼命对别人好,从而换取别人的一点喜欢......   然而,久而久之,越讨好别人,别人越不在乎。最后变成了那个付出最多却最没有存在感的人。   唐宁街的猫先生说:"以前我很害怕得罪人,不敢要求,不敢说错话,怕冷场,怕被忽略,怕对方不高兴,诚惶诚恐地面对所有人。遗憾的是,我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尊重。"   你待人和善有人会说你心机重,你为人着想有人会说你假惺惺,你步步退让有人会说你没骨气。   患有"取悦症"的中国式女人,一辈子活在他人的评价里,忽视了自己的价值和感受,维持着"不稳定"的关系,过得举步维艰。   多可怕。   04:
  有人总结了中国女性的四大悲剧:   当妈式择偶、保姆式妻子、丧偶式育儿、守寡式婚姻。   "取悦症",让多少妈妈和妻子,表面上云淡风轻,内心实则分崩离析。   比起一味取悦别人,我更喜欢懂得尊重自己的人。   就像47岁的俞飞鸿,风情万种、优雅精致。   当传统古板的父母想让她找个稳定的职业,不让她进演艺圈时,她说:   "我已经18岁了,也有自己的想法,我希望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这一生,至少去从事感兴趣的职业。"   当片约和邀请接踵而至,她并不急于接戏积攒人气,而是静下心来做自己想做的事。   她去留学、读书、拒绝不必要的社交,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充实而丰盛。   当所有人都在关心她为什么还不结婚,她说:   "我不喜欢把主动权交给别人。将情感和责任都寄托在另一个人身上,只会让你觉得很累。"   她内心强大,不需要通过婚姻来获得世俗眼光中的安全感。   她在自己的处事哲学中活得潇洒自在,不迎合别人,只讨好自己。   德国作家爱娃写过这样一本书,叫《爱自己,和谁结婚都一样》。   书中说:你的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请将寻找爱的触角伸向自己的世界。   你无法取悦所有人,那么,何不做那个最真实的自己。   勇敢地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坦然拒绝别人不合理的要求,而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余生。   05:
  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里写过:   不管全世界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最正确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绝不打乱自己的生活节奏。   将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摆在首位,是非常重要的。   自爱者方能为人所爱。   我们要先学会取悦自己,再用一颗平等的心去与人相处。   要知道:为了讨好别人,而放弃自己的边界,别人也不会因此而喜欢或尊重你。   释放真实的自己,重视自己的感受,才是与家人、朋友交流的正确态度。   你不必委屈自己,取悦任何人。   活得真实、坦然、自爱的你,更值得别人喜欢。   共勉。
网站目录投稿:青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