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大肠杆菌性生殖器官病是由一定血清型大肠杆菌所引起母鹅产蛋期间发病,死亡率很高,所以群众俗称为鹅"蛋子瘟"。1964年由王永坤等在国内首先发现并研究,后因文革中断,1980年再次分离鉴定,1981年研制成功灭活苗应用至今。 本病广泛流行于各养鹅场。疾病的发生随着产蛋而开始,产蛋停止而告终。有此病的鹅群产蛋率下降近1/3,在孵蛋期间常出现大批臭蛋。患病母鹅的粪便含有蛋清、凝固蛋白或凝固蛋黄,常呈煮蛋汤样;输卵管有多量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凝固的卵黄和蛋白块滞留;腹腔多呈卵黄性腹膜炎。患病公鹅的阴茎肿大,在不同部位有数量不等的芝麻至黄豆大的脓性或黄色干酪样结节。严重者部分或大部分阴茎露出体外,肿大数倍,有大小不一的结节,抗生素和呋喃类药有较好的治疗和预防本病的效果。 本病的病原是某些血清型的大肠杆菌,据原江苏农学院王永坤的研究报告,主要有O2K39、 O2K1、O7K1、O141K85、O39等血清型。从病鹅的卵子和腹腔渗出物以及公鹅的外生殖器病灶中可以分离出病菌。采用从病料中分离出的大肠杆菌培养物接种易感鹅,能够引起发病。从人工感染结果发现,公鹅在任何季节都很易感,而母鹅则仅在产蛋期间有易感性,非产蛋期间不易感染,这与本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是一致的。 原标题:鹅大肠杆菌性生殖器官病的症状与病原|鹅生殖器官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