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要正确看待儿女的孝与不孝


  人人都会老去,人人都希望有个孝顺的子女。只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孝"的定义虽然未曾改变,但其内涵却在悄悄发生变化。只不过,将自己的快乐寄托在他人的身上,始终是不太稳妥的。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千年美德,古训亦云:百善孝为先。老年人之间的家长里短,赞的是儿女的孝顺,怨的也是儿女的不孝。谁家的孩子对父母更加孝顺,这些老人不仅笑容常在,就连说话吐气也会硬气许多;谁家的儿女若对老人不敬,不仅老人自己心情抑郁,甚至连周围的邻居,也会对此议论纷纷。
  的确,"孝"字不但是人们年老之后的精神支柱,更是许多老年人相互炫耀的一种资本。有人说:"幸福老人的喜剧有一半是由儿女导演的,而不幸福老人的悲剧则有一半是由儿女酿成的。"这个说法很是贴切,因为生活中这两方面的事例都不少见。
  有两位老人,他们的屋子门对门。其中的一位整天乐呵呵的,没事就在小区里转悠,遇上谁家的孩子在玩耍,他说什么也要凑上前去瞧一瞧,人们都笑称他为老顽童。而另一位却与他的邻居大不相同,这位老人整天将自己关在家中,十天半月也不下一次楼。当老顽童好心拉他出去遛弯时,他却总是将脸一耷拉:"我这孤苦伶仃的,下楼摔着了谁照顾?"原来,老顽童的儿子每个月都会过来看他,并给他带来大包小包的零食以及老人喜爱的玩意。而另一位却恰恰相反,一年到头家里也没个"客人"前来,女儿偶尔来通电话也是吵着要钱。老人整天对着冷冰冰的屋子,心情又怎会舒坦呢。
  家有儿女孝,活到九十不显老。没错,儿女是父母的小棉袄,儿女的孝顺是老人的美容膏。但是,天再冷,棉袄也不能全搭在身上;想变漂亮,美容膏也不能天天糊在脸上。过分看重儿女的孝顺,甚至规定儿女的言行给这种美德上纲上线,未免曲解了"孝"的本意。
  其实,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孝"的定义虽然未曾改变,但其内涵却在悄悄发生变化。古时候,子女不但要为父母守孝三年,还必须结庐斋戒,这事若是放在今天,恐怕连仙去的老人也会不笑九泉。古人卖身葬父、剜肉救母的典孝事例,虽令人称赞,却实不可推行。试想,如果儿女为了父母情愿放弃事业、放弃生命,老人又岂会真的开心?
  为了自己的心情,为了自己的健康,我们实在应做到"孝"亦不大喜,"不孝"亦不大悲。自己的孩子,自己还不了解吗?"孝"与"不孝"又岂能凭借简单的言行判断?如若您认为儿女不孝,就先要弄清楚这"不孝"的原因是什么。
  经济条件的差异性。社会财富僧多粥少,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人并不在少数,送礼的多少并不能成为判断孩子孝顺与否的标准。如若儿女在艰辛不已的生活中还能惦念父母,为父母着想,做老辈的更应当体谅他们、鼓励他们。
  两代人之间沟通不善。代沟代沟,隔代有沟。父母与子女之间若不能常常沟通,时日长久了,之间的鸿沟必然会越来越大,最终导致互相无法理解。如若两辈人沟通顺畅了,相互理解了,孝顺与和睦也自然会回到家中。
  "孝顺"也怕攀比心理。有些老年人喜欢拿他人的家庭比对自己,有些老年人更是喜欢以别人的孝敬之行要求自己的儿女。可是,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硬给孩子的孝心套上框框,不仅让儿女为难,也给自己的心挂上了一把沉甸甸的大锁,这又何苦呢?
  事实上,许多老人心中认定的不孝行为,有时并非儿女真的存有不孝之心。在父母的心中,儿女若能在百忙之中抽空探望,每日照顾,嘘寒问暖,那是再好不过了;而在年轻人看来,行孝不一定要放在嘴上,更不一定要日日有所表示。这种两辈人对于"孝"的不同理解,也就造成了双方之间认识上的差异、想法上的差异。
  儿女对父母尽孝,形式其实是多样的。尊敬和关爱是一种孝顺的表现,体贴和照顾是一种爱的表现,甚至就连儿女在外堂堂正正做人,不也是对父母最好的安慰吗?对此,为人父母者唯有用心体悟。
  其实,人人都会老去,人人都希望有个孝顺的子女。只不过,将自己的快乐寄托在他人的身上,始终是不太稳妥的。谁该为老年人的快乐负责?说穿了,除了儿女尽孝心以外,我们老年人还要时刻提醒自己:我的快乐我做主!
  "正确看待孝道"有窍门
  换位思考。人皆为父母,也皆为儿女。当儿女的做法与老人想象中的情景不相符时,您不妨换位思考,想想自己的父母。在中国历史的千年长河中,儿女总是亏欠父母的,代代流传至今。而这却恰恰是一种哺育的美德,而并非晚年的缺憾。
  及时排解心中的烦恼。俗话说:"牙齿也会磕嘴唇,左手也会碰右手。"父母与子女即便再如何亲密无间,生活中也难免会有磕磕碰碰。但磕完碰完,父母却应及时和儿女进行沟通。一家人哪有隔夜仇,在愉快的沟通过程中,气出了,心情也舒坦了,烦恼自己也就排解了。
  多想儿女的好处。您与儿女发生矛盾了,若只是一味念叨他们的过错,认为他们不孝,这只会使得家庭气氛陷入僵局。如若在发生矛盾之后,多想儿女们的好处,不但可以缓和矛盾,亦可缓解自己内心的压力,儿女们也会念及父母的宽宏大量而更加亲近您。一举两得,您又何乐而不为呢?
  人生体悟
  有句话说得好:养老重在养心,敬老重在敬心。"孝顺"二字,用心才是最重要的。试想,一个不爱父母的人,即使天天跑到家中看望,谁又能证明他窥觑的不是父母百年之后的财产呢?有心的人,即使远在千里之外,心中也牵系着父母;无心的人,即使与双亲近在咫尺,眼中也是视若无物的。
网站目录投稿:又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