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源氏物语中未摘花的性格特点分析怎么评价未摘花


  源氏物语中未摘花的性格特点
  末摘花是书中的一个独特的人物形象,光源氏的情人几乎个个才情、容貌俱佳,唯一容貌不出众的花散里也有着独到的趣味和对世情的精通。唯有末摘花是个例外,她是源氏一生所渔色并且供养的女人中,唯一一个无才无貌甚至无趣的女子。而正是这样的一个女子,最后却被迎入二条院东院坐享清福。她相貌虽丑陋,骨子里却充满了贵族的矜持骄傲、不容轻视,关键是她的性格,她的性格谦逊,很容易满足,光源氏谪居须磨,她坚贞苦等,对源氏始终如一。末摘花最终以她的坚忍,打动视感情为游戏的光源氏,得以成为光源氏众多情人中令他难以忘怀的一个。
  文中末摘花的样貌不仅是平平,甚至是丑陋。先是容貌,"她的鼻子难看至极。一见到它,就疑心是白象的鼻子。这鼻子高而长,鼻端略微下垂,并呈红色,实在败人兴致。脸色苍白发青。额骨奇宽,叫人害怕。再加之下半部是个长脸。这样一搭配,这面孔真是稀奇古怪了。"当时对女性的面部审美,鼻子应该形状类似假名中的"く",平低小巧为美,高而长简直要不得,而脸部要面似银盘,圆润饱满才是美人,额骨奇宽又是个长脸,真是悲剧了。
  然后是形体,源氏观察末摘花:"她坐着身体很高,可知这个人上身很长";"身躯单薄,筋骨外露。肩部的骨骼尤为突出。将衣服突起,让人看了甚觉可怜。"古代美人无肩,又讲究珠圆玉润,这样的骨感美放在现代还好,在当时实在是不美。以致源氏公子心中暗想:"如此细看下去有何必要呢?"可是,这小姐容颜若无缺憾,只要和世间一般女子相同,也会另有男子向她求爱。公子也不会感到如此难堪。可源氏公子一想起她那丑容,便非常可怜她,反倒不忍心抛下她不管了。
  其次,末摘花在衣饰上的品味不高,连基本的服饰搭配都不会,常常穿得与身份极不相称,让人感到不伦不类毫无美感。姿势也显得十分笨拙,叫人觉得别扭。动作很是僵硬,可脸上又带着微笑,极不协调。
  再次,作为出身高贵,从小又接受了良好教育的亲王家的公主来讲,才情是不可缺少的品德。而末摘花这位小姐的才艺竟然十分平庸,"小姐弹了一回,琴声悠扬悦耳,却并无高明之处。幸得这七弦琴与其它乐器相比,音色甚好,政公子也不觉难听。""正犹豫时,琴声倏然而绝。原来大辅命妇乃乖巧机灵之人,她觉得这琴声并不怎样美妙,倒不如叫公子少听。"琴弹得不高明,答诗也写得俗气古板风雅全无,书法欠缺品格,只算中等,生活没有喜好,极无情趣,不懂人情世故,畏畏缩缩,不善应对,就连女红也是极为粗糙。面对这个无才无趣的女子,不仅源氏公子,连书中不曾见过末摘花的头中将都在想:"此人实在不解风情。如此寂寞闲居,应有情趣才是。见草木生情,听风雨感怀,发为诗歌,诉诸文字,让人察其心境,寄予同情。不管身分何等高贵,如此过分拘谨,毕竟令人不快。""明知此色无人爱,何必栽培末摘花?"源氏心中带着不屑,带着轻视,带着讽刺想着"由此可知,女子孰优孰劣,是无关其出身的"。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女子,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让人心生感慨,久久难忘。看上去一无是处的末摘花,却有着性情上的另一种优势,她虽不机敏练达,却带有浑然天成的童稚般的天真,撇开相貌不谈,末摘花的沉静内向,也有可爱之处。沉静如水,温雅柔顺,自有一派悠闲之气!面对源氏公子时那困窘万分的腼腆羞涩之态,正是女孩子该有的自尊自爱。这些特点令源氏时常想起夕颜,也格外觉得她的楚楚可怜,时时地眷顾着不忍离弃。末摘花那自甘平淡纯净如水的性格,从不去奢求源氏的眷顾,也不争夺他的宠爱,对源氏的资助照顾,能够坦然平静地接受,她不会计较多少,也不去刻意表示感恩,这诚然是她不通世故,但这份随遇而安的姿态,却也少了矫揉造作。对于源氏的怜悯甚至他的薄幸,末摘花心知与源氏并不般配,她懂得尊严,也懂得忍受。这个不美甚至不讨喜的女子,连源氏也不能无视她性情中坚忍固执的一面,即使孤独终老,也不自取其辱是她的个性。
  末摘花很少开口,文中的应答只有寥寥几句,这种沉默或许是意识到貌寝的自卑,更是因为天生贵族血统的自尊和矜持。从文中对末摘花的居所的摆设以及生活习惯的描写来看,一方面写她性格陈腐守旧,另一方面写出她内心对家族血统、对贵族精神的珍视。不论现实生活如何穷困潦倒,如何难以为继,她始终不肯变卖家产,捍卫祖产意味着捍卫贵族的尊严和骄傲。源氏流放须磨,她从未寄出一言一字,以致源氏渐渐遗忘了她,她在落魄中独自挣扎,却始终不肯向源氏公子发出求助或者乞怜的讯息,她虽然同样对源氏公子满心期盼,却既不哀求也不献媚,她冷清的淡漠,有不谙世事、不善变通的因素,更因为她介意自己的身份,执念于家族的曾有的荣耀,同时也因她冷静的知道,自己的不够美好。她与生俱来的骄傲与自卑交杂在一起,这一切都令她无法放下姿态。
  源氏流放,失去了经济依靠的末摘花,坚决拒绝了姨母的诱骗,独守着空旷荒凉的宅邸,忍受着饥寒交迫和无诉的凄苦, "她所居之处,比昔日 更是寒伧。但她仍心如磐石,翘盼源氏公子…其志如山,坚贞不移。然而年与时驰,意与逝去,却仍无源氏来访的形迹。末摘花悲伤之情涌上心头,终日以泪洗面,弄得容颜憔悴, 形销骨立,让人目不忍视,可怜万分。秋尽冬来,她的生活更无着落, 终日悲叹,茫然度日。"几乎走投无路的末摘花却从不丧失对源氏公子的信心:"今虽如此,但终有一天公子定会记起我来。他曾对我山盟海誓,只因我命运不济,一时被他遗忘。倘他闻知我窘困之况,不会不来探访我的。"
  "不辞涉足蓬蒿路,来访坚贞不拔人。"在三年的苦苦等待中她终于等回了源氏。源氏公子大概自己也未能料到,一个被他疏忽遗忘许久的女人,能够怀着对他满满的信心和爱意,在渺茫的希望中,用什么支撑着自己,等到他的归来。末摘花那丑陋的、枯瘦的、柔弱的躯体中蕴藏的坚强意志和无限勇气,让源氏惭愧内疚,深为动容,"源氏公子心想:"此女谦让有度,毕竟品质高尚。虽与她喜讯隔绝数年,实乃多年来忧患频繁心绪烦乱所致,但我对她仍一往情深呢。"就在这一刻,末摘花才真正在源氏公子的心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虽然只是小小的一席,但已足够分量,无人可以取代。
  可是委屈难免会有的,想念也是不时滋长的,那个光华万丈的美好男子,是她的丈夫,是除了父亲,她此生唯一亲近过的男人,他占有了她的身心,给她尊贵优越的生活,可是偏偏不爱她,物质的满足无法抚平末摘花内心的孤苦,这这局面她根本改变不了,孤苦凄凉她永远不知如何对他言说,他无微不至的关心和他不屑一顾的忽略,交织在一起,爱恨纠缠,":"如此狠心抛弃孤苦无依之人,定是个无情的佛菩萨。"",末摘花曾经这样想过源氏公子,终其一生,这样的想法大概出现过不止一次吧。诚然,源氏公子是她的恩人和庇护者,但也赐予了她一生的悲哀,在看似清闲无忧的生活中"日迟独坐天难暮,夜长无寐天不明…红颜暗老白发新"。她缺乏取悦男人的最重要的资质——美貌,自身又太过缺乏情趣。"百鸟争鸣万物春,独怜我已老蓬门。"没有美丽和才情作为装点的女子,宛如未开莲花,让人难生爱慕。她的爱情是不该轻易扰动的,不如束之高阁,与尘灰同朽。
  不要认为末摘花是没有棱角没有个性的(我一直认为真正温和平近,无棱无角的人物是花散里,而末摘花应该是资质平庸,没资质的人不见得没脾气),她的坚贞坚忍,她的倔强沉默,她的因循守旧,她的墨守古风,她的"反反复复的唐装",还有那一头同样倔强固执默默生长的长发,无不体现着她的棱角个性。
  书中在《玉寰》一章中写道"(源氏)说过之后,便选择送末摘花的衣服:白面绿里的外衣,上面织着散乱而雅致的藤蔓花纹,非常优美。源氏觉得这衣服与这人很不相称,在心中微笑。"…"诸人收到衣服后…犒赏使者的东西也各出心裁。末摘花往在二条院的东院,离此较远,犒赏使者理应从丰。但此人脾气古板,不知变通,只赏赐一件袖口非常污旧的棣棠色褂子,此外并不添附衬袍。回信用很厚的陆奥纸,香气熏得很浓,但因年久,纸色已经发黄。信中写道:"呜呼,辱承宠赐春衫,反而使我伤心。唐装乍试添新恨,欲返春衫袖已濡。"笔迹富有古风。源氏看了,不断地微笑,一时不忍释手…
  末摘花犒赏使者如此微薄,源氏觉得扫兴,并且有伤他的体面,脸上显出不快之色…身边众侍女见此光景,互相私语窃笑。末摘花如此一味守旧,专长于使人扫兴之事,使得源氏无法对付。关于她那首诗,他说道:"她倒是个道地的诗人呢。做起古风诗歌来,离不开‘唐装’、‘濡袖’等恨语。其实我也是此种人。墨守古法,不受新语影响,这也是难得的…"说罢哈哈大笑。后来又说:"他们必须熟读种种诗歌笔记,牢记诗歌中所咏种种名胜,然后从其中选取语词来做诗。因此惯用的语句,大都千篇一律,无甚变化。未摘花的父亲常陆亲王曾经用纸屋纸写了一册诗歌笔记。未摘花要我读,将此书送给我。其中全是诗歌作法的规则,还指出许多必须避免之弊病。我于此道本不擅长,看了这许多清规戒律,反而动手不得了。厌烦起来,把书送还了她。她是深通此道的人、现在这一首还算是通俗的呢。"…他只管谈论,并不想答复末摘花的赠诗。紫姬劝道:" 她诗中说‘欲返春衫’,你不答复她,怕不好意思吧。"源氏向来不肯辜负人家好意,就立刻写答诗。他漫不经心地写道:"欲返罗衣寻好梦,可怜孤枕独眠人。难怪你伤心啊!"
  可见源氏对末摘花的品性虽然敬重却是敬而远之,始终爱不起来,而这恰恰是末摘花的委屈无奈之处,也只好默默忍耐。
  而在《行幸》一章中"…二条院内的诸夫人,虽知六条院举行着裳仪式,但自知无份参加,便均作壁上观,独有常陆亲王家的小姐末摘花,一直秉泰旧例,极有古者之风,凡有仪式,皆要按陈规贺礼。听说要为玉望举行着装仪式,当然不愿置若罔闻。其心情甚可嘉许。"可是末摘花颂的是什么呢?"她所送衣物皆为前代人稀有,诸如宝蓝色常礼服一件,暗红色的夹裙一条,泛白了的紫色细点花纹礼服一件…并附信道:"我乃微末之人,按理不该借越。但此盛典非比寻常,怎敢作作糊涂?惟和至微薄,可请转赐侍女。"措词倒有板有眼。源氏看罢,想道:"她又若此,真乃讨厌之至!"自己也觉难堪。他说道:"此人真古板得出奇。如此不体面之人,当悄悄呆在家中,为何非得出来献丑呢?"…说完便去看她赠的礼服,发现衣袂上题有一诗,又是咏"唐装"的:"平素未亲君翠柏,苦身犹然怜唐装。"笔力拙劣萎缩,生硬异常,更甚于先前了。源氏甚为不快…一面说,一面提笔作答诗:"唐装唐装复唐装,翻来覆去惜唐装。"…玉髦看了,笑道:"啊呀,实太恶毒了!岂不是嘲弄人?"心下不解。诸类无聊之事不胜枚举。"
  这一段文字我每次看都觉得心中难过,为末摘花笨拙的讨好,为她被讥讽的一番苦心,为她的无奈和无力,为她的古板无趣,也为作者的刻薄之极。作者同为女性,好像对末摘花并无同情,甚至隐含讽刺,可能当时这种事情稀疏平常吧,女子本就是男人的附庸。
  文中另有一小小细节,一向淡泊少语,端庄谨慎的末摘花,与相依为命多年的侍从分别时,竟然扬声痛哭。又将其一束九尺长发和一瓶家中旧藏熏香作为礼物相赠。末摘花饥贫交迫时尚不卖家中旧藏,面容丑陋唯有一头美发出众。如今,小姐却将心中眼中的珍贵之物送给一个舍她而去的侍女,可见末摘花外冷内热一样重情重义。
  可是看看其他女子,纵然有美丽的外表又如何,不也是孤独痛苦、心伤嫉恨中度日么?源氏生来美丽而多情,"总之凡与源氏接触过的女于,他始终难忘"。他甚至常为自己的博爱和深情而倍感自豪,然而,这些女子个个又都因他的"多情"或相互妒忌,明争暗斗,或陷入迷茫和苦痛。有的落发为尼,斩断尘缘;有的魂不守舍,郁郁寡欢;有的强装欢笑,悲泪暗弹;有的孤灯残影,红颜早逝,个个命运多舛,最终风流云散。
  末摘花在《源氏物语》中几乎是一种"反爱情"形式的存在,没有美的观感可言,是一种反唯美的存在。通常读者对于《源氏物语》的第一印象是唯美、物哀的爱情长卷,会忽略它的现实关怀和朴素的道德教谕性格。紫氏部固然无限同情那些美貌女子的悲凉末路,也同时以末摘花的境遇也许陈述了她的一个观点,女子的才貌固然重要,但性格和品质更重要,作为女子应该有坚定的意志,坚守自己应该坚守的东西。
  由东山纪之主演的电视剧版本的《源氏物语》中,末摘花的形象有了很大的改动,虽然丑还是赤裸裸的丑,都是却成了一个性格开朗爽直,内心清澈而博学健谈的女子。她仍然是自卑于外貌,却因为乐观健谈,心地直率而吸引了源氏,片中源氏说"外貌并不重要,这样能够让我忘记男女关系与爱欲,而谈天到天明的女子,你是唯一的一个",那时,源氏还不知道她的样貌,而当他与她在雪景中对视,她发现他眼神的异样,便请求他不必再来见面,他却说"像这样的公主,我一定会珍惜。"末摘花苦等源氏数年,源氏说"谢谢你一直在等着我",末摘花却回答"我不是在等你,我也不敢等你,像我这样的女子是不会被你记在心里的。"台词是杜撰的,但那种贵族的高傲自持混合着自卑的感觉一下子又找回来了。
  最喜欢看流放后的源氏第一次到末摘花家中,站在墙边举着火烛微笑地注视着那张久违的不美的面孔,脸上露出欣赏的宠溺又开怀的浅笑,让我想起古龙的一本小说的结尾"她的心开始跳,她抬起头看见一张熟悉的脸。她的心又几乎立刻要停止跳动,她已久不再奢望日己这一生中还有幸福。可是现在幸福已忽然出现在她眼前。
  他们就这样互相默默地凝视着,很久都没有开口,幸福就像最鲜花般在他们的凝视中开放。"
  虽然改动后,此末摘花已不是彼末摘花,但是,好女人是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份幸福的,我们也乐见于此,不是么?
网站目录投稿:采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