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广西民族大学


  广西民族大学(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创办于1952年,位于广西首府南宁市相思湖畔,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十二五"时期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建设高校。
  广西民族大学创办于1952年,原为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广西分院,1953年更名为广西省民族学院,1958年改名为广西民族学院,2006年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
  截至2017年1月,学校有东、西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861亩,校园建筑面积685209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7372万元,图书馆藏书165.58万册,中文、外文电子期刊53622种,中文、外文现刊926种,电子图书519.68万册。设有26个学院,学科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 ,开办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77个,有教职工2104人,其中专任教师976人,正高职称197人,副高职称314人;有全日制在校生19707人,其中研究生1570人,本科生15864人,专科生733人,预科生306人,留学生1234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50%,涵盖壮、汉、苗、瑶、侗等53个民族。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广西民族大学砥砺出"厚德博学、和而不同"的校训,凝炼了"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三性合一的鲜明的办学特色。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校徽
  学校校徽主要包括学校徽志和徽章。学校徽志使用字母"M"(代表"民")和"Z"(代表"族")构成升腾的火焰,红、蓝、绿三层火焰分别象征广西民族大学"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的办学特色,下方有"1952"字样,代表学校建校时间。三条"Z"形火焰与"1952"结合起来,象征着广西民族大学老、中、青三代教育工作者从1952年学校创办之初,就承前启后,众志成城,追求不止,推动广西民族大学的办学事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浅绿的底色,象征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平安校园。外环上方"广西民族大学"是郭沫若先生的手迹,下方是"广西民族大学"的英文大写。
  学校徽章为印有学校徽志的圆形证章。
  精神文化
  校训:厚德博学,和而不同
  "厚德"出自《易经.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厚德"即宽厚仁爱的心性与品德之义。"博学"出自《论语.子张》:"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说的是做学问之道。
  "和而不同" 出自《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广西民族大学追求"和而不同",既要求学校内部体系包括组织系统、制度系统、文化系统、学术系统的和而不同,又要求学科间的和而不同,学术观点的和而不同,高校间的和而不同,乃至人际间、国家间、天人间的和而不同。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彼此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
  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2月,学校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自治区重点学科5个。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政治学、法学、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技术史、公共管理、体育学、应用经济学、教育学。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法律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翻译硕士、国际商务硕士、教育硕士图书情报、工程(两个领域:化学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旅游管理、文物与博物馆、体育。
  自治区重点学科:亚非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民族学、计算数学等省部级重点学科24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民族学。
  教学建设
  截至2015年5月,学校有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1个,广西知识产权培训(广西民族大学)基地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广西重点教学实验中心5个,广西重点教学实验中心5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项,立项建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20门,自治区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广西教师教育精品课程2门,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2门;自治区级优质专业12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与课程一体化项目11项,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广西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团队4个,自治区级教师教育学科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广西创新人才培养基地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自治区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
  2009年以来,承担国家民委教改项目11项,自治区级教改项目109项;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95项,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91项,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19项。
  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基地。
  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自治区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东盟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写作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精品课程: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档案管理学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古代汉语、老挝语精读、有机化学、理论力学、档案管理学、中国文化史、民间文学、越南语口语、运动解剖学、电子文件管理、分析化学、美学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现代壮语、化工原理、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离散数学、国际贸易实务、文学概论、中国历史地理学。
  广西教师教育精品课程:教育学、公共心理学。
  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非通用语种群(越南语、泰国语、老挝语、柬埔寨语、缅甸语、印尼语6个语种)、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壮语言文学)、民族学、档案学、对外汉语。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越南语。
  办学历史
  1952年3月,学校创立,为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广西分院。
  1953年,中央民族学院(广西分院)升格为广西省民族学院。
  1958年,更名为广西民族学院。
  1960年,广西教师进修学院并入广西民族学院。
  1962年,南宁师范专科学校(部分)并入广西民族学院。
  2006年2月14日,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
  2013年,广西民族大学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外国语言文学、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3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
  2014年,广西民族大学开始招收首届博士研究生。
网站目录投稿:元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