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缺失的主要成因,并结合教学实例将TED演讲作为教学导入对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可行性进行了一些初浅的探讨。 关键词:英语专业;TED演讲;思辨能力 近年来,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缺失问题日益引起外语教育专家和同行的关注,纷纷撰文就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大家认为,制约我国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发展的主要原因,除了教育、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外,则是英语专业教学一直将语言技能训练放在首位,致使语言技能训练为中心的課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无法兼顾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他们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提出了不少解决的办法与途径。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学生思辨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一个"微"环节,即运用 TED演讲课程导入,不仅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而且也可培养他们分析、推理和评价等高层次的思辨能力。导入环节虽小,但对整个教学过程却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加以全面探究,对于独立学院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培养更多的应用型英语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现状分析和培养 多年来,以语言技能培养为中心的英语教学导致了学生思辨能力发展的两个弊端:一是英语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内容过于浅显,对"学生的输入从诙谐幽默的故事、日常新闻、科普文章到文学作品选段,输出所涉及的话题一般与日常生活相关,即便是复杂的话题抽象程度也不高"(文秋芳、周燕),故难以对学生现有的思维能力形成挑战,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二是英语专业技能课程的训练方法"往往专注于语言技能的打磨,不重视学科训练和人文通识教育,因而大量的教学活动都是在机械模仿和低级思维层面上展开"(孙有中),长此以往,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反而阻碍了思维能力的发展。而我院英语专业的学生大多来自湖南省各地,虽然三本院校学生在文化基础、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方面相对薄弱,自律性和学习刻苦程度、独立思考能力较差,但深受敢于创新的精神及开放包容的文化影响,思维活跃个性张扬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基于我院学生以上特点,与学习氛围相对更为沉静的读写教学活动相比,在气氛活跃热烈的英语口语课程教学中有机融进演讲辩论活动,从而实施对学生思辨能力和高级思维的训练,对学生吸引力更大。同时,鉴于本省地区商务与外贸交流极为活跃,就业市场对外语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往往首先表现为对学生优秀的英语口语及出色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要求,因此以训练口语表达能力及演讲辩论活动为载体的思辨创新型口语活动教学改革既能融入对学生分析、综合、推理、辩驳能力的培养,更能有效衍生外语学习者对知识融合、文化与专业的双向链接所需要的思辨能力和在相关领域继续学习的潜质和创新能力,这是我院英语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二、基于TED演讲导入的可行性 TED是指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 在英语中的缩写,即技术、娱乐、设计。TED 演讲平台创建于1984年,总部设在美国,其宗旨是通过互联网平台"传播有创意的思想"并使之成为全世界免费共享的思想宝库。TED 演讲的时间限制非常严格,为了获得观众最大程度的关注,提高演讲的效果,TED 演讲者将时间控制在 18 分钟左右。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用准确凝练的语言表达高度浓缩的思想,这是演讲者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也是我们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思辨能力的一个目标。因此,把它运用于英语口语学习的课堂中,可以达到以下几点效果: 演讲语言的可模仿性:TED 演讲不是即兴演讲,而是演讲者经过精心准备的展示,所以语言是经过反复斟酌的。生动丰富的语言是英语学习者最佳模仿语料。学生们可以模仿演讲者的发音和语调,也可以以演讲词为蓝本,学习英语的词汇、句型并模仿演讲稿中的行文结构。 内容的多样性:语言是内容的载体,学生们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通过语言了解内容的本身。现在的大学教育,在强调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全面教育。希望学生既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又能具备较宽的知识面。而TED 演讲内容的多样性则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需求,又能在TED 演讲找到与本专业相关的最新前沿研究成果,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 翻转课堂的实现: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大量的网络学习资料为学生快速地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即把知识的学习放在课下,而把知识的巩固和问题的讨论放在课堂上进行,这样使得翻转课堂教学成为可能,也成为教师们纷纷采用的教育模式。当下,中国学生可以轻松在网易公开课中看到中英文双字幕的TED 演讲,这就为大学英语的翻转课堂提供了资源准备。学生可以在课下去学习TED 演讲的内容。而教师通过布置作业并在课堂上检查来巩固学生学到的知识。 三、TED 演讲导入与思辨能力培养途径 笔者教授的课程是《综合英语》。其中的文章涉及到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名家作品,语言难度大,语言知识点较多。如果直接进入文章的学习,学生会产生抵触心理。导入是学生思维培养的起点,好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导入成功,学生就会兴趣盎然、精力集中、思维活跃,理解和记忆的质量就会相应提高。特别是讲授较为抽象的文学作品时,面对自己不熟悉的文化情境,学生的内容图式相对贫乏,因此更需要老师适当的导入。因此,上课之前,老师可选择一个与所授课文内容主题相关的 TED 发给学生先看,提醒他们记下演讲中好的表达及引发思考的问题并带到课堂上讨论。导入的过程由输入、思辨加工输入材料和输出三个步骤组成。这里谈的输入和输出不仅仅是语言层面的词语选择、句子建构、语篇衔接和连贯等,而且包括思维层面的演讲者的观点、观点呈现的方式以及说服技巧等。下面将以《现代大学英语》(第二版)精读课中的一篇课文(Message of the Land)为例,分析探讨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途径。 1、TED 演讲导入环节。根据即将教授的文章主题,笔者选择了一个关联性较强的 TED 演讲导入: 英文记录片《美丽中国》的片头。讲解者是BBC公司的播音员。他通过拍摄中国秀丽河山美景告诉观众: 土地的寓意是什么?即土地代表我们的历史、我们的传统、我们的文化甚至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源。该课文主要揭示了泰国一对农家夫妇对于土地的热爱,对传统价值观、人生信仰坚守的主题。这样的教育紧扣课文主题,入情入理,对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是十分有用的。且演讲者语言典雅优美,思想深刻,极富煽动力,是一部非常好的视听材料。根据演讲者的体验,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教学内容应该指向学生的生活经验,应处在学生与其生活有所交会的区域中。这类演讲无疑会唤起学生的某种经验,将听到的内容和自身的亲身体验关联起来。 2、课堂倾听环节。倾听环节实际上是学生的语言、思想输入的过程,也是对输入材料进行加工、隐形的思辨过程,通常不易发觉,也无法评定。但是,倾听过程中的思辨能力与说、读、写过程中需要的思辨能力,有同样的本质。比如,如何在倾听的过程中识别主要观点和具体细节、甄别演讲者观点的可信度、发现语言与非语言行为的不一致之处等等。Lucas提出了四种倾听能力,分别是:(1)欣赏型听力:为了娱乐或享受;(2)移情型听力: 听的目的是为了给说话者以感情寄托;(3)理解型听力: 为理解说话人的信息而听;(4)批判型听力: 听的时候评价信息的价值和有效性,以决定是接受还是拒绝。Lucas 认为,在这四种倾听方式中, 后两种与思辨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听的过程中,老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解型倾听和批判型倾听能力。包括: 总结归纳所听信息,记住事实,分清主次,抓住要点,明确区分事实与观点,思考哪些观点是自己赞同的,哪些是自己反对的,反对的理据是什么?因传统教学习惯于考查学生对听力材料的记忆,对分析、推理和评价,诸如区分事实与观点、分析演讲的逻辑性、识别推理过程中的论据是否可信等等,练得比较少。在倾听Wild China《美丽中国》纪录片之前,老师也可设计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推理和评价演讲中的主要内容; 同时要求学生在听的时候辨析并记载演讲中的关键词和主要观点,作为他们在接下来讨论的参考和提示。学会提问也是思辨能力的关键环节,老师可以鼓励学生们自己提出问题,例如: What does the author expect to convey through this article? What does "land" mean to you?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among "land", "soil"and "earth"? Do you think land can carry secret message?What are they? 3、课堂讨论和辩论环节。由于选择的话题与现实生活及学生的经验息息相关,学生兴趣盎然,有了想表达的愿望。学生们将问题与个人经历和社会现象相关联,识记理解 Message of the Land的主要事实观点,应用演讲者的观点和精彩语言分析评价现实社会中的主要问题, 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比如: 如何避免讲单一的关键词"land",如何做到从多个视角审视這个问题。更为难得的是,大家还对演讲中不易察觉的问题提出了质疑: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年轻人的价值观与老年人的价值观发生冲突,且大部分年轻人离开农村,涌入大城市,这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到底是好还是坏?在讨论和争辩的整个过程中,思维活动的主要要素都运用其中,从识记理解到综合分析再到评价应用,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老师们常常会遭遇这样的问题: 学生可能具有一定的思辨能力,但由于语言能力滞后于思维能力,无法用英语清晰地表达和表现思维能力,怎么办? 是否可以在无法表达之处使用汉语表达,使其即便是在语言能力还未成熟之际,仍然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思维能力? 笔者认为,在遇到这种情形时,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先用中文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老师则充当"译员"的角色,将其转换成准确的英文表达,这样既保持了学生思维过程的连贯性,又帮助他们找到了正确的英语表达方式。 四、结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我们需要扩大教育开放,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有益的教育经验,探索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如 open courses,Khan Academy,TED等。这些资源为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重要的机遇和挑战,使身处教学一线的英语教师首当其冲地体会到危机感和紧迫感。我们应顺应时代的高标准、严要求,与时俱进,奋发有为,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知识素养和实施个性化教学的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型英语应用人才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 苏雪梅,吴树敬,黄小蓉.英语专业口语演讲课程思辨创新教学实证研究[J].大学教育,2016,(7):80-83. [2] 汪燕华.TED演讲导入与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12):12-15. [3] 赵巧红.TED模式的"翻转视频"与高级英语课堂演示演讲[J].语文学刊,2016,(8):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