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六旬老人胡老太在家中去世近两年才被发现的新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也促使人们更加关切上海老年人的生活状况。 截至去年底,上海户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已超过300万,占户籍人口的21.6%——老龄人口比例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上海老人的生活质量如何?他们的养老需求到底有哪些?社会应当如何应对"白发浪潮"的来临?昨天,由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主办、美国杜克大学社会学系和杜克大学老龄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合作支持的"应对老龄社会的挑战:国际经验和上海选择"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沪举行,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上海养老模式创新"课题组发布了题为"万名老人需求快递"的调查报告。这份报告通过对10343名老人的调查,为我们提供了看待和分析包括胡老太事件在内的老年人生活状况和需求的一个样本。 保健和医疗服务是老人的重要需求 健康状况在上海老年人生活中是个需要备加关注的问题。"万名老人需求快递"调查显示,58.9%的受调查老人认为自己"身体健康状况一般",近两成感觉"身体较差";在80岁以上老年人中,自己认为"身体较差"的比例达32.3%。 有65.7%的老年人说自己患有慢性疾病,但这个数字并不包括有慢性疾病而自己还不知道的。在老人们自述的所患疾病中,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等高危疾病的比例分别为49.4%、24.9%、6.6%。 医疗保障已经是老年人生活中仅次于饮食的最大开销,在这方面,老年人的评价满意度只有36%。虽然92.5%的社区设有医疗保健中心,但实际使用和提供服务的情况还不够理想,社区层面的保健、医疗及其运作模式有待完善。比如,民政部门大力推广的"安康通"项目,可以提供居家生活、报警、医疗、咨询等4大类31项服务,24小时响应老年人需求,但对安装使用者的年龄有限制,像胡老太这样患有慢性疾病却还没有达到65岁规定年龄的老人或准老人,目前没法提供相应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