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在学精神分析理论的时候知道,肛欲期(1-3岁左右)是孩子学习规则的时期,又是竭力争取自主性的时期,作为养育者尽量要做到"温柔的坚持"——足够宽容的同时足够坚持矫正(当然这个尺度是有点难)。如果太过于严厉,孩子将会刻板地遵守规则,从小是个乖孩子,没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去坚持自己的意愿;如果太过于松懈,孩子缺乏恒定的约束,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甚至以打破规则为乐,长大后可能趋向"反社会性人格"。——Psy525.cn 本文讲述的"反社会性人格"(或称精神变态)是基于个体的内部动机而非仅仅外部表现。在一些影片中,我们能看到这类群体的特征,比如说《沉默的羔羊》,剧中的人物和画面让观众不寒而栗,他们的想法和行为让常人极难理解。"反社会性人格"者多为边缘型和精神病性,他们偏爱原始性防御,以战胜他人为乐,有意操控他人。这类人缺乏依恋,高度投注自体,如果有个看似和他亲密的人(包括咨询师),那也充其量是被他利用的人。这类群体的大脑中管理语言情感的区域出现了异常,是先天和早期经历共同导致的。他们具有更多的攻击性,愉悦的阈限值很高,因此他们看起来缺乏情感(除了暴怒和狂喜),缺乏表达情感的语言能力,直接用行动代替语言,他表达的情感并非内心,而是操控别人的手段。 反社会性人格者经常在全能控制和极度恐惧两种状态间不断切换,他们唯有通过攻击和施虐行为来维持自我的感受,恢复一点自信。"得不到就毁灭"的原始妒忌(envy)是所有反社会性个体的共同特征。除了"全能控制"外,还有"投射性认同"、"解离"、"付诸行动"也是他们常用的防御机制,以此来抵御羞愧。他们恶意自大、吹嘘、招摇,因为没有依恋,所以他们缺乏认同,缺乏良知,甚至别人的存在仅是自己展示的舞台(重性的)。由于他们不善言辞,没有能力表达情感,因此用"投射性认同"来激起别人相同的情感,如果要去共情他的话,此处可能是咨询师唯一的途径了。 反社会性个体的早年充满着不安和混乱,养育者教条式的严厉管教夹杂着过分的纵容和忽视令人迷惑不堪,没人鼓励他将情绪外化,甚至于在家里言语被用于控制他人。他们在家人身上很难获得自尊以及体会爱与被爱的感觉,于是只能投注于自身,心理上很少有依恋,他们严重缺乏指导性的认同。成年后他们用尽余生来确认全知全能,无法清楚地阐述内在感觉。 反社会性个体很少有治疗动机,治疗常常在被动的情况下进行(比如说在监狱里),因此极难治疗。但是之前我也说过,同种人格类型从轻微到严重,有不同的发育水平,比如有些反社会性个体是因为早年重要客体助长了他的全能幻想,或者家长自己喜欢挑衅和反抗权威而导致孩子效仿,这些来访者就能够有改变,因为他们至少有认同。 在治疗关系中,这类人善用投射,不相信咨询师的真诚和善意,理解为咨询师正在利用他满足自己的私欲。同时咨询师的真诚和靠近,激起了他对依恋的抗拒,因为早年的他知道,亲密意味着危险。所以咨询师对此无可奈何,感觉被蒙蔽了,不禁产生敌意、蔑视和道德疏离。由于我们常人很难切身体验他们的感受,平时很少接触到此类来访者。他们需要一个具有父权的人来进行干预,因此使用"威慑法"因势利导可能还有些效果,假如在治疗过程中,他出现抑郁的情绪,倒是说明有所好转(参见克莱因的理论),我们的总体目标是将他从"偏执-分裂位"引向"抑郁位",尝试控制冲动,体会自我控制的成就感,一切细微的变化都是重大的进步。 作者简介: 范雪莲 已帮助过 23人 入驻年限 3.9年 预约咨询 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