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农村新教师"顶岗培训";下乡,城区老教师"顶岗支教"。据悉,安徽省界首市创新的这种城乡教师交流模式反响很好。这一剂"良方"也确有推广价值,但是破解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真的会像"进城"和"下乡"那样简单吗? 农村新任教师到城区"顶岗培训",空缺的岗位让城区老教师下乡"顶岗",两岗位互换,正好弥补了因新教师"顶岗培训"带给农村学校的教师不足问题。这样,一方面新任教师得以成长;另一方面,城区老教师也能换个环境、丰富阅历。一年后,在城区学校历练的新任教师回到农村学校,将自身所学、所感、所闻带回去,激发农村学校活力,这样的作用毋容置疑。但要将"界首模式"进行推广,笔者认为并不那么乐观。 实际上,大多数农村学校教师都不情愿留在乡下,让城区老教师自愿下乡支教也是难题。结果是,个别城区学校不得不论"绩"排辈,将成绩"后一辈"教师"发配"乡下,美其名曰"下乡支教"。试想,让城区老教师带着这样的"礼遇"下乡支教,又有谁能吃得下这颗自愿支教的"定心丸"呢?换个角度讲,又有哪一所乡村学校、哪一位乡下校长愿接这个"烫手的山芋"呢?所以,城区老教师下乡支教绝不是换换环境、增长些许阅历那么简单。 要让城区老教师下乡"顶岗支教"有效推进,关键要有好政策、新机制、正能量。 一要有好政策导航。教育行政部门要出台硬性规定,城区教师必须要有服务乡村教育的年限,如一年、两年,或是三年。服务年限要和教师职称评审、岗位晋级等方面挂钩,成绩优秀的支教教师要给予优先考虑,甚至破格晋升,"倒逼"城区老教师怀揣着那份梦想,自愿下乡支教、潜心授艺、大爱育人。 二要有新机制对接。城区老教师下乡"顶岗"支教不能马虎应对、盲目安排、草率收兵。否则,乡村校长会困惑,乡下孩子会茫然,老百姓会不满意。对此,不妨在新机制方面下些功夫,比如城区学校与乡村学校对接,甚至签订合作协议书,保障两学校共同调查研究、出台对策、相互磨合、力争实效。 三要有正能量榜样。城区老教师下乡支教是一种境界、一种情怀、一种责任。这不仅是教育的需求,更是乡村孩子们的期盼。支教教师表面是暂时放弃优越的工作环境、温馨的生活环境,实质却要蕴藏重事业、爱孩子的正能量。因此,总结支教经验、树立支教典型、宣传支教成果,不断营造下乡支教、服务基层的浓厚氛围,既是对支教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支教教师的褒奖,更是对师德师风的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