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于1957年12月1日,首次公开发行可以流通的铝镁合金硬分币,面值分别是壹分、贰分、伍分三种,这属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流通的第一套铝镁合金硬分币,到2011年为止,这套硬分币整整经历了五十四个春夏秋冬!其流通时间如此漫长堪称钱币史上的一大创举!其中1965年到1970年没有发行;2001年至2004年这四年里也没有发行,其它年份都发行过。值得注意的是:1979年、1980年、1981年的伍分币;1980年的贰分币;1981年的壹分币,她们本身数量就少不说,而且没在国内发行过,她们被套装成纪念品或礼品,出售给外国游客和外国钱币公司;或者当作礼品赠送给了外国友人,国内极少见,价格也不菲,因此被钱币界叹为"五大天王",市场上见到的基本上是通过微雕等技术和手段,改刻其它年号的普通硬分币来冒充"五大天王"来忽悠买家的;再是由于发行量各地区不平均或其它原因,造成了此地某种硬分币稀少的错觉,其实此种硬分币在彼地却极为常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爱好者信息灵通才是;另外,自2005年开始,硬分币基本上不对民间百姓发行了,只发行给银行,有时候,银行再发给客户,致使结算钱账能精确到"分",这种硬分币比起普通的硬分币来略微少见些。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9年1分硬币。) 现在的小青年或许会讥笑道:"一分钱能买到什么?"而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会告诉你:那个年月虽然东西很便宜,但是物资奇缺,买什么都得凭定量的相应供应票,没有相应的供应票光有钱,是买不到东西的。那时候的一分钱,能在食堂里买一份蔬菜吃。 (化三建工人食堂的饭菜票。) 这套硬分币,是由当时在北京印钞厂任副总工程师的赵延年设计、沈阳造币厂和上海造币厂负责制造的。图案设计得简洁明瞭,一点没有繁芜之感。正面是两交缠的麦穗,两穗芒之间是代表面值的或阿拉伯数字"1";或阿拉伯数字"2";或阿拉伯数字"5";对应阿拉伯数字下面的是中国大写的数字或"壹";或"贰";或"伍";两麦穗交缠处的下面是用阿拉伯数字写的制造年号。若用放大镜仔细看两穗芒,又可细分为"平芒版"和"露芒版"两种版别。硬分币背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图案;图案上方有繁体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字样。每枚硬分币的侧边都是齿牙轮状。 硬分币制作得非常静美,看上去银光闪闪,很受大众们地喜爱,不愧为我国钱币苑地里的一朵瑰丽奇葩。 而最令人们议论不休的是2分硬币上的"贰"字写法,"弋"上放"二",查遍各类字书也找不到这个字,电脑里也打不出这个字来,官方至今都闭口不谈此事——纸币里也存在这个问题。 笔者据资料统计:1分硬币是沈阳造币厂所造;侧边周齿牙101个;直径18毫米;重0.67克;共发行42种。 2分硬币是沈阳造币厂所造,侧边周齿牙115个;直径21毫米;重1.08克;共发行34种。 (2分硬币图。) 5分硬币归上海造币厂制造,侧边周齿牙123个;直径24毫米;重1.60克;共发行27种。 (五分硬币图。) 合计发行了103种硬分币,面值总计人民币2.45元。 古书旧刊(淮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