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在古代的各个朝代都是由宦官的,而且宦官的权力还是很大的,有的时候甚至是参与执政了。但是在历史上,什么时候宦官这个称呼变成太监的?为什么后来叫太监不叫宦官了。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宦官是怎么来的 中国的太监制度,要追溯到西周,当时的阉人被用来作"寺人"、"内竖"、"阍人"等职,但是人数不多且地位低下,只是负责杂役、传令等工作,是家臣的一种。随着专政王权的发展,到了战国、秦朝时,受宫刑的人大量增加,使用阉人的机构亦增多,阉人当政亦开始出现。 到了汉朝,侍候皇帝的人统一被叫作"宦者"或"宦官"。据说此名是出自拱卫在天帝星旁一个叫"宦者"的星座。至东汉时,规定宦官全部要用阉人,大规模宦官当政亦在当时首次出现,东汉末年成为宦官与外戚之间彼此厮杀的舞台,称为"第一次宦官时代"。 至明朝时,宫廷内设十二监二十四衙门,提领者被称为掌印太监,俱由宦官出任。低阶宦官名"少监"、"中监",高阶宦官是"太监";于是"太监"变成了高级宦官的称谓,后来成了对宦官的统称。 2、宦官是什么时候变成太监的 宦官被称"太监",说来原是一种官称,始于唐高宗,他把原来的殿中省改名为中御府,由宦官担任太监和少监。后来宦官权势日增,人们就把他们都称为"太监",里面还免不了有一点尊敬或者巴结的含义。 太监大多都是生活不下去被迫净身入宫的底层人,但中间出了不少大奸大恶。从汉代的"十常侍"到明代的魏忠贤,他们干预政事,残害忠良,直接导致一个个王朝走向衰亡。 清朝入主中原,对明朝宦官害政的教训当然非常警惕。顺治帝曾经在交泰殿铸有铁碑,明文规定凡太监有不法行为,均凌迟处死。而乾隆对此更有深刻认知,他曾经下过召谕: "明亡,不亡于流贼,而亡于宦官。历览前车,可为鉴戒。" 乾隆七年,下令修编《国朝宫史》,太监的总人数限制为三千三百人。他要整肃宫禁,就从管理太监入手。太监的日常行为都有严格礼仪规定,如有违反,处罚非常严厉。 有一天,乾隆在乾清宫的西暖阁里看书,偶然抬头,从窗户里看到,西廊之下,有一个太监与三位大臣相遇,竟然没有侍立一边让路,于是乾隆大怒。因为在太监的行为准则上明确写着:"太监等见诸王大臣进内,必须起立,行走必须让路。" 乾隆立即唤来总管太监,纠察那位太监的失仪之处,严厉处罚,并且告诫,要随时查处太监的不轨行为,如再发生类似情况,则将总管太监一同治罪! 乾隆认为太监阴狠歹毒,为人君者必须时刻提防。于是他下令,几是跟朝廷官员在职务上有交接的太监,统统都得改姓,姓氏只有三个,姓秦、姓赵、姓高,汇总起来就是秦赵高。乾隆的用意很明白,用这三个姓就是随时提醒自己,这些人都有可能成为秦始皇时指鹿为马的权宦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