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屈原与粽子


  粽子的产生主要是祭祀神灵的需要。而端午食粽纪念屈原的传说相对较晚出现。现在,在广大的汉民族地区流行着的端午节食粽纪念屈原,则来源于南朝梁时吴均的《续齐谐记》。其云:"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士人自称三闾大夫,谓回曰:‘君常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苦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五日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遗风也。"
  吴均写成这样,可能和他本人的境遇有关。当时南朝局势和屈原所处的时代极为相似,吴均面对动荡不安的南朝局势,对国家前途倍感焦虑,不敢直言梁朝倾危与当年楚国灭亡极其相似的现实。吴均曾私撰《齐春秋》,武帝恶其实录,下令焚其书并免其职。而吴均却对皇帝忠心耿耿,"我有北山志,留连为报恩","君恩未及报,何论身命倾","为君意气重,无功终不归",一生怀才不遇,郁郁不得志。他接受了私修《齐春秋》的教训,运用志怪小说的特殊形式,抒发自己的心志,来唤醒国君和国人的觉醒,表达自己忠君的情感。
  自从《续齐谐记》中写到此事后,此说颇为流行,且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出现了好多类似的传说。如《太平御览》引南朝宋刘敬叔(?—468)《异苑》云:
  "粽,屈原妇所作。"又如《太平寰宇记》卷一四五引《襄阳风俗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其妻每投食于水以祭之。原通梦告妻,所祭食皆为蛟龙所夺。龙畏五色丝及竹,故妻以竹为粽,以五色缠丝之。"
  角黍祭屈原之说是后起的。即便在古代,也有人对此说"保留意见"。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谷部"粽"条中说:"糉俗作粽。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榈叶心之形,故曰粽,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为节物相馈送。或言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饲蛟龙也。"这段话中的"或言"即有人说之意。也就证明李时珍对粽子祭屈原之说是取审慎保留态度的。
  这种端午吃粽源于祭祀的习俗如何在以后的岁月里长久固化下来的呢?节日的食俗均有其象征意义,而粽子在阴阳相裹方面的象征意义前面已经分析过。而故事或传说之所以能和习俗紧密结合,正应了荀子的那句话:"圣人明知之,士君子安行之,官人以为守,百姓以成俗。其在君子,以为人道也;其在百姓,以为鬼事也。"对老百姓而言,要以崇拜超自然鬼神的办法来进行诱导,才能使其成为习俗。
  随着时间的流逝,祭屈原之说愈加风行,以至于其他诸说均鲜为人知了。这是和屈原的爱国爱民精神、高尚廉洁的品格、对美好理想的执著追求有关。屈原自沉汨罗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楚地人民,对屈原当然更是怀念,对其遭遇更感痛惜。"楚人哀之",就是明证。加以"楚地……信巫鬼,重淫祀",故在端午以角黍祭屈原之风一开,势必引起更多人的共鸣,于是端午食粽祭屈原之说也就不胫而走,广为流传,历千百年而不衰了。
  虽然粽子最初的起源是出于祭祀神灵与祖先的需要,但后来的人民群众更愿意把它看做是对爱国者的纪念。端午节全民吃粽子、划龙舟忆屈原,在中华大地绵延数千年至今,强烈地折射了中华民族的团结精神和人民祈望疆土一统、国泰民安的愿望,这也是粽子传承数千年不衰的文化之根。
网站目录投稿:思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