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为两部分,上部分介绍对自己有所启发的四类能力模型(按读过的时间线叙述),下部分介绍自己基于工作经验和日常思考得出的适用于自己的能力模型。 一、 对自己有所启发的能力模型 1. 腾讯的产品经理能力模型 刚入行的时候,也参加过培训班,当时大概是大四。培训班的主讲是腾讯的一位PM,在课上,他给我们展示了腾讯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参见下表。 表格中所列的能力模型现在已经流传很广了。它把产品经理的能力分为四类:通用能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组织影响力。 按该路径培养的产品经理,一个人就是一个加强连,能做到这些,基本上也没其他人什么事了。 这当然是玩笑话,产品经理身为团队的中心(仅职能属性而言),自身的技能树枝丫注定要如蛛网一样,以涟漪状向四周蔓延。 在后来的实际工作中,虽然没有刻意比照,但也确实感觉到模型中提到的方方面面。与表格不同的是,模型要求的能力并不是以块状划分,可以明显切割的。一个执行力强的产品经理,背后藏着的是TA对需求的深刻分析,产品的设计能力和与团队的沟通能力。 2. 王诗沐提出的能力模型 19年的时候,王诗沐出了一本书,书名为《幕后产品》。我很喜欢网易云音乐,所以买过来看。在这本书里,师母提出了他眼中的产品经理能力模型: 与腾讯的模型相比,这个模型更垂直了。说白了,就是只跟产品本身相关,而产品之外的,涉及到团队的,例如项目管理、执行与沟通等等,都没有列上。 以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师母的这个模型。从最初的品牌经理,到软件行业的项目经理,再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品经理,产品经理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对市场的洞察和对贴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本身的设计。 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我认为这个模型中最关键的是洞察能力,其次是逻辑和思维。所谓洞察,就是发现市场空白点的能力。但这能力往往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浇灌和对行业的深刻理解。除了实践之外,平时对于竞品、行业和相关商业案例的分析也是提升洞察力的快捷方式。 如果说洞察力是顶层能力的话,那么逻辑和思维就是写在产品经理这个角色中的底层架构。逻辑保证产品决策的合理性,而思维能够拓宽产品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一个逻辑不清的人,往往做出的产品设计也是漏洞百出,而一个思维局限的人,只能做一个执行者。 相比于腾讯产品经理能力模型中提到的通用能力,逻辑和思维其实更应该成为每个产品经理具备的底层能力。 3. 俞军老师提出的能力模型 今年1月份的时候,国内产品经理界的大神俞军老师出了一本书,《俞军产品方法论》。 俞军老师在书里说,这是他把心理学和经济学引入产品经理能力圈层的一次尝试。这是对我最大的启发。实际上产品有了工作年限之后,基本的技能都能点满。但有时会产生"产品无学"的念头。 这其实蛮无奈的,开发也好,交互也好,设计也好,甚至运营也好,大学里都有对应的成熟学科和方法论供借鉴。但产品这个角色完全是新生的,而且是一个处于交叉地带的综合角色。于是,我们从软件工程学科那借来一点,再从交互设计那借来一点,再从质量管理那借来一点,再从实验科学那借来一点… 正是因为这些成熟学科的灌溉,才使得产品这个角色一点点丰盈起来,也更有趣一点。俞军老师之前,心理学其实已经有蛮多内容被"引渡"至产品角色中。典型的例子,可以参见张小龙做摇一摇和附近的人。但产品和经济学结合,市面上还不多见相关介绍。 产品的核心能力之一是了解用户和了解市场,而用户和市场同时兼具理性和非理性两种状态。经济学解决理性的问题,而心理学解释非理性的问题。从完备性上,它们俩是一对黄金搭档。 感谢俞军老师,以前我的关注点都聚焦在心理学领域,但自从读完这本书后,开始有意识去弥补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和原先已有的决策路径相互映证,受益匪浅。 4. 潘一鸣提出的能力模型 和师母与俞军老师相比,潘一鸣老师的名气可能不是那么大。不过也是一位潜藏的大神。清华毕业,历任过聚美、滴滴和字节跳动,现在在新东方在线。 去年8月,潘一鸣出版了一本新书,《产品逻辑之美》。这本书里,他认为新时代产品经理进阶需要掌握的基础能力主要有三项:信息架构、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 信息架构和数据分析不必提了,给我带来新的思考的是他提到的第三点:机器学习。机器学习在搜索领域应用很久了,随着自动化时代的到来,旧的业务模式与机器学习结合,都可以产生新的创新点。 在日常工作中,越来越意识到单凭人力去订立的规则,无法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做到精细化管理。尤其在在线教育领域(笔者从事的行业),个性化学习是千百年来追寻的方向,而想要只依靠教师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唯有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状态,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并随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进一步的调整,才是真正的个性化匹配。 而只有机器学习(核心是算法),才能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 每一个新的历史转向,都要求其中的角色发展出新的技能以应对。品牌经理时期的营销能力,软件时代的项目管理能力,移动互联时代的用户分析和交互设计,以及未来自动化时代的机器算法。我们有万千借口推脱不必去管新的浪潮,但我们无法否认掌握相关技能和知识储备无疑更占优势。 二、适用于我自己的能力模型 在生物科学领域,有一个重要的方法,即实践法。实践法的步骤如下: 发现并提出问题; 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方案; 实施实验并记录; 分析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其实产品的工作也遵循同样的逻辑,大到一款APP的开发,小到一个活动的上线,都需要走完上述七个步骤。 不妨拿具体实例举例。 假设,你现在是一个待业青年,想要自己创业。那么你首先需要考虑的有两点: 这个市场缺什么? 你能做什么? 想知道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首先需要对市场有所了解。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只有先成为这个领域的资深者,你才能知道这个市场缺什么。而不断增强自己在该领域的专业水平,才能决定你能在这个领域做什么。 因此,对我来说,所在领域的专业能力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只有拥有专业能力,才能发现并提出问题。 当你找到了市场的空白点并定位了自己的能力匹配度后,就需要搞清楚这个市场有哪些玩家,买家是谁,卖家是谁,产业链是如何形成的,相应的政策和监管部门有哪些。 这个时候,你需要的是信息收集、用户调研和竞品分析的能力。 当你把一切都了解清楚之后,差不多可以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当然在经过市场验证前,这个解决方案只能是一种假设。提出解决方案,考教的仍然是专业能力。譬如你选择了应试教育领域,提高学生的分数就是你专业能力的体现。 而设计实验方案则是将解决方案具体化的过程,放在产品中则是信息架构和交互设计。 产品开发完毕后,需要将其推向市场,这正是实验实施的过程。为了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需要对实验进行记录。因此,这一步需要的能力是定义数据的能力。 数据可以分为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但要采集哪些数据,哪些指标可以衡量实验结果,这是考验实验者功夫的时候了。 当产品得到市场的反馈后,你需要对反馈结果进行分析,这时候需要的能力就是数据分析的能力。是运用统计学的公式进行分析,还是以社会科学的知识加以解释,当然大多数情况往往是两者兼备的。 当前述六个步骤完成后,最后一步就水到渠成了,因此无需赘述。 总结一下产品的工作流程所对应的能力要求,大致如下: 在上述所需能力中,专业能力是核心能力,它决定着产品经理成长的上限和可能性,而其他能力则是基础能力,需要在工作不断精深。 当然,专业能力也并非每个领域都需要,一般,与传统行业结合的领域,例如教育、医疗、电商,都需要对于该领域的专业知识有所了解。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内容消费越来越红海,互联网会越来越与传统领域相结合,而专业能力则是关键。 产品经理界一直有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即产品需不需要懂技术。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你的专业能力。如果你是一个不懂技术的产品经理,而你现有的专业能力足以让你应付目前的业务,那是否懂技术并不是一件必要的事情。如果你的产品不需要自动化,那你不懂算法也没有关系。 但工具使用的前提是使用者需要先了解工具的用途(我称为功能的可见性),如果你不知道工具本身是如何使用的,能产生什么效果,你就不会想到它。产品经理不需要去造工具,但一定要了解工具,知道如何使用,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这样在思考的时候才会多一个维度。 除了上述所列的能力,在日常工作中,还需要梳理产品的迭代路径,进行文档的撰写、整理与归类,与团队沟通,推动项目进展并把握时间节点。这些能力,我称之为后勤保障能力。 至此,本文就告一段落了。虽然上述列了这么多能力,并划定了疆域。但我很喜欢《产品逻辑之美》里的一句话:产品应该是不设边界的。 你的视野有多广阔,你的舞台就有多大。